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与价值导向,也是响应现代教育改革政策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当前高校网球教学中,部分学校存在着重技能传授轻素养培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全面等问题,既制约了网球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围绕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校如何实施网球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确立“技能-素养-价值”三位一体教学目标、打造“技术+素养+生活”融合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互动-体验-探究”多元教学方法形式等一系列策略,旨在为高校优化公共体育网球教学机制、网球俱乐部创新教学模式等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网球教学;改革;路径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1]。”如今,在我国大力倡导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下,高校应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科学合理地推进网球教学改革,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提升网球教学水平,真正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1.网球课程核心素养概念阐析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教育理念[2]。具体到网球课程方面来讲,其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其中,运动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健康行为是核心素养的实践保障,体育品德是核心素养的价值升华,它们共同构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框架,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
1.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主要由基础体能、专项技能和运动认知构成,强调基础与专长并重[3]。其中,基础体能是指学生在网球训练及网球运动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它们是学生提高网球运动水平的基础,也是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水平的关键;专项技能则是指学生在网球训练及网球运动中必须具备的项目技能,比如正手、反手、发球、截击等技术,其技术掌握程度及运用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网球运动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运动认知属于思维意识范畴,主要指的是学生对网球运动规则的理解及战术策略的布置和应用,良好的运动认知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
1.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主要涵盖锻炼习惯、健康知识、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运动锻炼习惯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4]。其中,锻炼习惯是指鼓励学生在学习网球运动知识与技能之后,能够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和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逐步养成每日参与体育锻炼或者练习网球运动技能的良好习惯。高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比如早上或者晚上等),以个人或者组队形式练习网球运动,以形成持续性锻炼习惯,不断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健康知识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之后需要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懂得一些基本的伤病预防知识,同时能够有效调控个人情绪,以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定期参与网球等相关运动项目的方式,释放学业压力,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以体质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之目标。
1.3体育品德
在体育核心素养体系中,体育品德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参与网球等各类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可谓竞技精神与道德规范的融合体,主要涵盖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其中,体育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网球训练或者网球比赛运动时应具备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乐观积极的精神,它们是学生提升运动技能水平的强大内驱力,能够激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球等各类体育运动;体育道德主要是指学生们参与网球训练或者网球比赛运动时应自觉遵守运动规则和基本的伦理规范,比如,学生们在参与高校网球社团活动、院际网球比赛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意识,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等;体育品格是指学生们参与网球训练或者网球比赛运动时应具备的人格修养与性格品质,比如自信自律、胜不骄、败不馁、和善稳重、包容大度、有责任感等。
2.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高校网球教学改革路径
2.1确立“技能-素养-价值”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在倡导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师应打破以往“重技术、轻素养”的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强调运动技能发展的单一教学目标,构建集“技能-素养-价值”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导向规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设计,为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水平夯实重要基础。
第一,确立层级化技能目标。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由“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实战技能”为一体的网球运动技能目标体系。首先,基础技能教学目标主要包括: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与握拍动作姿势;②掌握合适的击球点与击球节奏;③能够规范地完成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基本动作。其次,专项技能教学目标主要包括:①使学生掌握前后左右移动步伐;②灵活掌握交叉步和侧滑步等步法;③能够稳定、准确、有力地发球和接发球。最后,实战技能教学目标主要包括: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用于训练或者比赛;②使学生懂得常见的战术安排并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战术[5]。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按照如上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网球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制定具体化素养目标。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两方面入手制定素养目标。首先,在身体素质方面,教师可以将开发基础体能、提升专项运动能力、增强损伤预防与恢复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基础体能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跑步速度、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改善身体耐力等;专项运动能力则主要强调提升学生的身体核心力量、快速移动能力、灵敏反应能力等;损伤预防与恢复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健康常识与自我防护能力,使学生能够懂得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及健康安全地生活。其次,在心理素质方面,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专注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旨在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第三,设置内隐化价值目标。网球运动作为一项优雅而激烈的运动项目,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重要项目,也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网球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网球运动蕴含的“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尊重自己与他人、团结协作”等精神融入教学目标,以网球课程教学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精神塑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完善的人格。
2.2打造“技术+素养+生活”融合教学内容体系
在指向核心素养的网球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发展需求,打造“技术+素养+生活”深度融合的结构化教学内容体系,以丰富网球教学内容,增强网球教学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例如,在围绕“网球基础技能”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遵循“技术场景化、素养生活化、内容模块化”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将“正手击球、发球、移步”等基础技能知识划分为“动作观摩”“讲解示范”“模仿训练”“组队训练”“实地对抗”等多个模块,再针对各个模块分别设计多媒体场景、游戏场景、演练场景,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快速准确地掌握“击球、发球、移步”等基本动作,为提高学生的网球运动水平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面向各项基础技能的教学场景时,可以将“体育精神”“安全健康知识”等“软文化”要素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网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培育运动精神(包括敢于拼搏、不屈不挠、抗挫折能力等),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3实施“互动-体验-探究”多元教学方法形式
网球教师应打破以往理论讲解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焕发学生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采用“互动-体验-探究”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运动能力与思维能力协同发展。
首先,实施互动式教学。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角色定位,将其定位为学生学习网球运动的“引导者”与“支持者”,同时通过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实施互动式教学,营造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下娴熟掌握网球动作要领,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增强规则意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抛球 - 击球”等专业动作之后,可以安排学生们两人为一组(学生们可以自由组队,也可以由教师按照一强一弱的方式对学生组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同时,鼓励学生们在组合训练中正确认识个人长处与不足,在协同训练中共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其次,实施体验化教学。体验是网球运动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网球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创设技能学习情境、裁判判决情境等)、团体训练(比如小组训练、对抗训练)、实地比赛(比如擂台赛、团体赛)等方式,带领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运动技能、体悟网球运动的魅力,以此达到“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运动技能水平,更好地掌握网球运动的规则,同时使学生学会尊重队友、裁判以及对手,懂得合理分工、团结协作[6]。
最后,开展探究式活动。在网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布设项目任务”“设计问题链”一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反思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网球技能”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构建如下问题链:
问题1:你认为你们在打网球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发球不稳,没有力气,接球不准等。
问题2:十次发球中,大概有几次是成功的?几次出界?几次下网?
答:成功率比较低,大约只有五六次能够稳定有力地发球?
问题3:你们认为发球不稳、接球不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身体力量不足、身体摇晃,同时也存在着预判不准的问题。
问题3:你们认为应如何解决现有问题?
答:加强力量训练,强化无挥拍纯抛球训练,同时要进行目标高度练习。
按照如上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既有助于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3.结语
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之根本教育原则,坚持以“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创新和优化网球教学模式,使学生们以网球运动为媒介,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