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农林论文 > 正文

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增加新动能

作者:卢华杉来源:《经济导报》日期:2025-08-15人气:6

 摘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意义重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连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关键纽带,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态势良好,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其推动作用显著。它能有效破解人力、技术、土地等农业生产难题,稳固发展根基;以订单、智能、综合服务等创新模式激发发展活力;通过培育主体、完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持续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关键词:农业;农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破解“大国小农”矛盾的战略抓手,已成为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2024年全国服务组织达109.4万个,服务面积超21.4亿亩次,惠及小农户9400多万户。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可破解生产难题、激发活力、促进增收,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筑牢根基。

  一、克服种地难题,稳固农业发展根基

  (一)缓和人力短缺,化解“谁来种地”困境

  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短缺、村庄空心化、种粮副业化等现象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程或半托管服务,涵盖从“耕、种、管、防、收”到“金融、保险”的全产业链服务,让农户“离乡不丢地、不种保收益”,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困境,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耕种得好、种得精,稳固了农业发展的人力根基。

  (二)弥补技术短板,解决 “如何种地”问题

  小农户面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问题。服务组织凭借专业团队和经验,提供技术指导:种植前通过土壤检测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种植中利用病虫害监测技术预警并采取绿色防控措施;收获后提供科学储存保鲜技术。服务组织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活动,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通过理论讲解和实地操作,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

  (三)整合生产资源,突破“土地低产”瓶颈

  土地细碎化制约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服务组织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集中土地统一规划经营,实现规模化种植,便于大型农机使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和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整合农资、农机、水利等资源,通过集中采购农资、共享农机设备、统一水利灌溉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二、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一)推广订单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端

  传统农业生产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易受损失。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户种植适销农产品,并与加工、销售企业签订订单,确保销售渠道和价格,降低农户市场风险。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还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智能服务,推动生产数字化

  农业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趋势。服务组织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田安装设备实时监测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种植决策建议。同时,智能农机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如无人机植保、自动驾驶拖拉机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精准化、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拓展综合服务,促进产业融合化

  服务组织向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旅游等领域延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工方面建设基地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销售方面利用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拓宽渠道;休闲旅游方面打造田园综合体、农家乐等项目。通过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三、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农业持续动力

  (一)服务主体增强,产业发展力量持续壮大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要多元化主体参与。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鼓励合作形成服务联盟。如组建服务联合体,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从而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二)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服务组织在生产的过程中,促使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田水利及道路交通网络,优化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如建立省、市、县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应用。此外,政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与技术指导,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先进技术。

  (三)农业人才增加,创新发展活力持续提高

  人才是服务创新发展的核心。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服务人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服务组织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吸引专业人才。如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高素质人才将新理念、新技术引入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上一篇:果咖助农模式创新与发展路径优化
下一篇:没有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