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出圈策略与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郭毅涵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4-11-05人气:93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综艺节目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网综、自媒体短视频等互联网生产内容来势汹汹,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关注度造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若能顺势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进行内容制作理念更新,顺应新时代大众新的观看需求和消费心理,也许能寻求到新的创新路径预出圈策略。

《非正式会谈》是一档访谈类节目,它聚焦全球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目前已制作到第八季。该节目由不同国家的代表每期围绕几个话题展开讨论,以模拟会谈的形式,就某个特定的主题,结合国家和民族特色,进行观点的碰撞和辩论。节目精神内核是以戏谑调侃的“非正式”态度,来谈国事、家事、身边事,一定程度上与互联网去中心化和解构主义的趋势相吻合,节目第五季也开始与互联网视频平台b站进行合作。因此《非正式会谈》是电视综艺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的典范,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试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出圈策略与创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

互联网时代技术与观念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品味也在发生剧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包括市场占有显著下降、节目制作缺乏创新、传播渠道趋向狭窄等。

市场占有显著下降。随着新媒体向纵深发展,在利益驱动下,资本与技术合力推动现存优质资源和人才向网络平台转移,传统媒体虽然在内容来源和权威性方面依然保持着较大优势,但在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传统媒体都将受到来自新媒体持续而激烈的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我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为2.02亿户,而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0.92亿人。显而易见的是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媒介信息和消费文化产品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综艺节目市场传统电视综艺同样的市场占有显著下降,即使是诸如《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样的头部的台网双播综艺,观众也更倾向于在网络平台观看。根据艺恩内容智库统计,2022年头部综艺中电视综艺占比只有43.3%,与传统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市场占有相比发生了显著下跌。

节目制作缺乏创新。电视综艺的市场滑铁卢一方面与媒介环境和当前主流的信息消费模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内容制作缺乏创新也是我国电视综艺面临的一大发展困境。这首先体现在“综N代”节目泛滥这一现象上。“综N代”指一个成功节目模式被做成很多季节目,这几乎成为中国综艺制作的成功秘诀,各大地方卫视乃至央视都会推出“综N代”节目,比如湖南卫视中餐厅、向往的生活;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这反应出目前中国综艺节目制作创意的匮乏。当前,部分电视节目的内容空洞,制作粗糙,有个别电视台违背节目制作理念,为了流量和热度创作一些重复性高、哗众取宠的节目内容,不仅没有深入挖掘综艺文化的价值,甚至还有存在一些低俗情节片段。其次,节目制作缺乏创新还体现在节目选题上。一方面由于传统电视平台审核相较网络平台更加严厉,传统综艺节目选题范围更为狭窄;一方面电视综艺制作方在选题方面贴近的更多是宣传政策,而网络综艺更多地将眼光聚焦社会议题。

传播渠道趋向狭窄。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人们把大量空闲时间花费在刷短视频和浏览公众号推文、微博热搜、头条新闻等碎片化信息上。留给长视频的观看时间本身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一部分电视台安于现状,面对网络平台的洪流选择故步自封地躺平,而不是主动融合发展,因此错失利用网络宣传电视节目的机会,导致电视综艺的传播渠道趋向狭窄。即使利用短视频切片、营销号宣传、微博热搜等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节目营销,网络热度也难以成功转化为电视收视率。一言以蔽之,短视频时代电视综艺的传播渠道已日趋狭窄。

《非正式会谈》出圈策略

《非正式会谈》自2015年在湖北卫视播出后,一直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2019年与哔哩哔哩联合播出后更是大受欢迎,豆瓣评分居高不下,下面从节目内容、节目流程、文化传播、嘉宾主持四个方面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出圈策略。

内容根植本土特色,创作精品文化节目。非正式会谈的节目创意源自韩国JTBC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一档谈话类综艺节目非首脑会谈》,前身是湖北卫视节目世界大不同》。非正式会谈并没有照搬《非首脑会谈的节目流程,在节目内容上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的创新升级,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心。《非首脑会谈》更偏向于正式的辩论,知识性和思维严谨性较强,虽然有助于观众多方面了解各地人文历史,但趣味性不足,对一般观众吸引力有限。反观《非正式会谈》节目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话题既有深度又具有娱乐性。节目取“非”字作为节目制作的题眼,以寓教于乐、谈天说地的方式谈论实际上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节目在各个方面贯彻“非正式”的调侃风格和幽默诙谐的节目基调,紧跟热点的选题和各国嘉宾出人意料又笑料百出的发言保证了节目的娱乐性。而立足中国国情和本土特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拔高了节目的层次。节目组每次都会在恰当的时机给大家提供基于中国国情看问题的角度,把讨论结果落脚在中国文化上。节目在紧凑而轻松的流程中一直有一条以不同视角看中国问题的主线。作为一档综艺文化节目,在娱乐的同时,也回归到文化本身。

节目流程设置合理,观点输出引人入胜。《非正式会谈》分为非正式短剧、全球文化相对论以及最后的提案环节,节目流程设置合理,既不显拖沓冗杂又显得全面具体。非正式短剧大多是对经典著作或影视剧的改编,致敬经典的同时不乏搞笑元素,此外,各国代表带有不同口音的普通话更是一大精彩看点,令人忍俊不禁。全球文化相对论则是由各国代表发言,讲述他们当地的一些人文地理知识,包括对当地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比如互联网对某个国家的刻板印象、让人忍俊不禁的奇葩影视作品鉴赏、各国难以理解的法令等,例如阿根廷禁止给婴儿起名叫梅西,伊朗禁止在电视上出现乐器,马来西亚禁止穿黄色衣服等等,看罢让人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非正式会谈》也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尊重文化,尊重差异。而最后的提案环节更像是一场小规模的辩论赛,辩论的话题网罗当下热点,各国选手就提案内容选择态度并发表观点。节目中的无处不在的细节也证明《非正式会谈》环节安排的精巧。节目主持人大左在每期节目的尾声都会进行总结陈词,这些代表节目组态度的发言既有深度也有温度,总能为节目进行升华。

大力传播中国文化,打造文化融合盛宴。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提出跨文化交际概念认为人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科技迅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际中的多元融合的现象数不胜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非正式会谈》正是在跨文化背景下交流与碰撞的节目促进不同文化的传播和相互碰撞,提供一场文化碰撞融合盛宴的平台。《非正式会谈》作为沟通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其他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桥梁,也是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在《非正》中,很多国家的代表熟悉于现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行语、网络缩写等,可以感受到外国友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再加上例如俄罗斯代表萨沙、澳大利亚代表小贝喜欢在节目里引用中国传统诗词或者俗语,常常被粉丝戏称“假外国人”,《非正式会谈》这档高品质综艺节目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了力量。七季元老阿根廷代表功必扬,作为“外国队长”不仅汉语说得流利,在中国留学生活的经历使他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并在节目中介绍阿根廷文化,丰富两国观众对彼此国家的印象,并成为“中阿友谊大使、中阿民间大使”,搭建跨海“文化桥梁”,极大地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沟通。节目展示不同国家文化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倾听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声音,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逐渐破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减少对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展现了一场平等、开放、包容的文化盛宴。

嘉宾主持各具特色,虚心听取观众意见。节目经过几次变迁最终形成了大左、杨迪、陈铭、陈超四人组成的主持团。大左主持功力不容小觑,作为“会长”精准把控节目流程,在嘉宾跑题时能迅速抓住重点拉回正题。作为“副会长”的杨迪幽默风趣,在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放下包袱与会长大左相爱相杀,制造密集笑点,实现与嘉宾的搞笑互动。秘书长陈铭是一位出色学者和辩手,知识渊博,幽默风趣,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在提案环节中陈铭最后的总结发言将节目气氛推向高潮,带来议题的升华。书记官陈超作为主持团里唯一的女性,虽大多在提案环节发挥自己的作用,却为观众带来了温柔坚定的女性形象。节目嘉宾都是节目组精挑细选出来的各国优秀青年,他们外表帅气学识卓越、思想深刻,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虽然他们的文化背景、学业背景、专业背景各有不同,但他们在这里用汉语作为沟通工具,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或者激烈争辩,或者娓娓道来。重点是他们大部分都有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历,对于与中国有关的社会话题有强烈共鸣,基于外国身份,他们的多元观点和思想又给予观众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中国的机会。嘉宾代表不得不提来自意大利代表阿雷,凭借精致优雅的形象、真诚可爱的性格和杰出的才华,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有着标准北京腔,爱看《甄嬛传》的意大利男孩。节目在6.5季时新增了素人观察团,但效果不尽人意,观众一如既然给节目组发表意见,《非正式会谈》注重观众的观感体验,听取观众意见几期过后就取消了观察团。第七季回归时也听取观众意见加入了两位常驻女代表,为节目增添了女性视角,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让观众听到更多女性的声音。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虽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但依然有机会突出重围,下面从节目内容、借力社媒、台网联动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提高节目内容品质,贯彻用户至上理念。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曾经指出,“富有价值的作品一定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通过观照现实触及人们深层次的情感认知。”《非正式会谈》节目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内容品质,策划选题一直紧跟时事热点,聚焦工作、围绕亲情、立足友情。例如,在选择提案的环节,议题与当前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紧密相关,如青年人关注的结婚、购房、职场人际关系、感情生活、精神疾病等话题。

在新媒体时代,各类影视节目层出不穷,电视综艺要想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就得以用户为核心,贯彻用户至上的理念,提高观众的观感体验。一定程度上观众的参与度能直接影响到其对节目的喜爱度。电视综艺节目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双端同步的方式,设计节目互动的环节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充分与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头部平台合作,吸收平台观众,增加节目流量。在网络媒介技术的支持下,鬼畜视频、网络热梗等具有病毒式传播潜力的互联网迷因层出不穷,用户从单纯的观看者成为节目本身之外的意义制造者。当下互联网参与式文化下,用户参与节目互动的行为能够成为节目组进行节目宣传的工具,用户的参与也得到及时满足。传统节目拥抱互联网进行互动能创造双赢局面。而《非正式会谈》作为非常注重“爱非”的观感体验,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升级舞美,在b站的弹幕和评论区中积极与观众互动,在微博里准备周边抽奖给粉丝,甚至请粉丝上节目,亲身体验节目的拍摄与制作,并尝试在户外录制,积极创新节目形式,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大力增加节目热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拘泥于用电视观看综艺节目,爱奇艺、腾讯、优酷、芒果tv等视频网站成为年轻人观看综艺节目的首选。同时年轻人也更喜欢用社交软件搜索和浏览感兴趣的节目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看体验,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制作和讨论更多地集中在互联网平台展开。由此带来的是节目营销方式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主要是通过各大电视台进行营销,营销也大多围绕节目内容、节目嘉宾等展开,这种营销模式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变化,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运用新媒体开展新型营销模式。借此情形,电视综艺节目播出前后,可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大量精彩内容进行造势,吸引观众的注意,在节目中播出时,通过微博抖音各大APP的话题、热搜等方式引发观众讨论,从而增加节目热度。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打造粉丝效应,可以扩大综艺节目的营销范围。例如,《非正式会谈》里观众可以在b站上发表大量的弹幕和评论,节目播出时也会把部分弹幕呈现出来,实现与观众的双向互动,大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好感度,不仅提高了节目热度,还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台网互动深度联合,助力节目品牌传播。目前台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差别愈发减小,互相之间的界限也渐渐模糊甚至消除,甚至一些网络平台制作的节目开始在传统电视台播放,例如芒果tv制作的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在湖南卫视进行播出, 以《非正式会谈》为例,其节目第五季之前均为湖北卫视出品,在第五季与b站进行合作后,节目热度开始上升,在b站取得1.3亿次播放,豆瓣评分也维持住了8.7的高分。

传统电视平台与网络平台的合作融合经过了几个阶段,在融合初期,一些电视台执着于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网站与平台,由于资金、技术、内容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有少数几个头部平台获得成功,如芒果tv、央视网等;在第二阶段,电视台通过与网络平台的版权售卖进行合作,但网络平台的热度始终难以成功转换到电视收视率。好在芒果tv等电视台自家网络媒体在这一阶段利用人才优势反向输出内容到电视播出,创造台网联动新模式;而到如今,台网联动的形式从简单的联动播出发展到从研发、制作到播出等全流程合作,真正做到平台、人才、思维的全方面融合。

在新媒体时代,拥抱网络、以用户为中心是大势所趋,电视综艺要突破网络综艺、短视频等新媒体内容的合围,就需要主动与网络平台进行联动融合。这种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以节目制作为线索、以内容创新为目的。这种融合和转变不仅仅是节目播出平台的拓展,更是节目制作思路的升维,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台网联动深度融合,才能助力节目品牌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传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电视综艺节目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着市场占有显著下降、节目制作缺乏创新、传播渠道趋向狭窄等一系列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电视综艺应以《非正式会谈》这档长达七季评分居高不下的优质综艺为学习对象,提高节目内容品质,贯彻用户至上理念,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增加节目热度,借助台网联动深度融合,助力节目品牌传播打造出更多长盛不衰的优质电视综艺节目。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