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优化党建工作质量的实践策略研究
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是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质量、提高师生政治文化素养、探索新时代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立足职业教育实际,创新和培育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特色党建品牌建设与党建工作质量优化的关系
品牌建设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企业深化消费者产品认知、扩大知名度、增强消费者黏性、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目标。将品牌建设理念引入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探索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新模式,对于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聚合器”
创建党建品牌,可以使党建工作实现从零散到系统,从特点到特色的转变,从而让党员干部干有方向、行有参照。同时,也让外界对党组织形象有了清晰的认知,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产生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必然需要调动高职院校的各类党建资源、专业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在各资源的组合碰撞之中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从而有助于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其他组织的共同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试金石”
在高职院校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的过程中,必然要结合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合作等进行建设,以突出党建品牌的优势与特色。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打造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党建工作平台、开发特色党建工作项目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辐射、带动、感染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党组织战斗力提升的“推进器”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一线战斗堡垒,如何激发其组织活力,增强其组织效能,是我国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实基础,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高职院校加强特色党建品牌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活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促使基层党员能够主动推进党建改革、争当先进模范,从而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满足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内在需求。
二、高职院校特色党建品牌的建设现状
党建品牌不仅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还扩大了党组织的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和组织形象、增强党的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党建品牌创建后,将成为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党建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党建工作的自我升华,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依靠这个载体,党组织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配套机制不完善、品牌建设意识不足等多个方面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在党建品牌建设中的困境和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品牌建设意识不足
党建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但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意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品牌化”意识不足,认为党建是一项严肃性的工作,不适合品牌化建设,给高职院校特色党建品牌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另外,还有部分基层党组织认为党建品牌建设是“面子工程”,不如日常“三会一课”、党员培训教育等日常性、规范性的党组织生活工作重要,因此在党建品牌建设中存在随意、敷衍的现象,也并未主动根据最新的党建品牌建设要求来精进自己的业务技能,影响党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品牌特色不鲜明
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品牌建设的首要要求,缺乏“特色”会让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陷入模仿、抄袭等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终使得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丧失活力。但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党建品牌项目都存在雷同现象。如“重走长征路”“寻访革命足迹”“红色文化学习”等参观类、学习类党建项目活动,而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科研成果、实践项目挂钩的党建项目品牌却较少。并且,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正确梳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过于强调党建工作在育人工作中的融入与结合,偏离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实际,导致高职院校内部党建工作趋同化明显。
(三)党建品牌宣传工作不到位
宣传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但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中,部分院校对于党建品牌的宣传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党建品牌建设意识未能深入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且,在品牌建立之后,由于缺少持续的宣传导入,也导致师生对于院校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的认可程度较低,从而逐渐侵蚀了院校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职院校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具体方案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带动高职院校党建质量工作不断提升,需要高职院校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创新特色党建品牌建设的方式方法,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逐步将党建工作的开展落实到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实处,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内部,而应该从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的基础条件、内外部环境,确定党建品牌的内涵、定位、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并且,高职院校还应该主动调查本地区其他高校的党建品牌建设情况,积极汲取先进的品牌建设经验,通过不断地对比与分析找准本院校党建品牌建设的优势,拓宽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思路,保障特色党建品牌建设的有效性。
其次,完善高职院校党建品牌建设保障机制。组建党建品牌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院校的党建品牌建设方案与长远战略规划的制定,统筹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力量,共同推进院校党建品牌的建设工作。同时,科学划分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的工作内容,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责任,积极发挥先进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使其充当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的“排头兵”,营造积极的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氛围,提高党建品牌建设工作质量。
再次,构建特色党建品牌的长效运营机制,组建专业的党建品牌宣传队伍、维护队伍和管理队伍,保证党建品牌建立之后能够茁壮成长,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
第四,完善党建品牌人才培养机制。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纷繁复杂,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梳理相关的工作岗位内容,根据具体的岗位职责加强对人才的专业化培育培养,使其能够灵活的掌握党建品牌建设的相关技能,遵守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保证高职院校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的有序展开。
最后,特色党建品牌的建立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主动邀请本校经验丰富的党建工作者、优秀党员、校外专业学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及时对高职院校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查缺补漏”,保证党建品牌建设优化工作的有效性,避免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沦为“面子工程”。
(二)贴合专业特色,突出品牌优势
党建品牌建设离不开品牌载体,只有培育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载体,才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品牌建设“有形可依”,助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
首先,高职院校要坚持“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将“职业文化”作为培育党建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并不断结合本校的特色专业、实践项目、科研成果等为党建品牌文化内涵建设赋能,突出本校党建品牌的特色与优势,这有助于在无形中增强师生对于党建品牌建设的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党建品牌的建设中来。
其次,党建品牌建设离不开“品牌故事”。高职院校可以邀请校友、党建模范、先进工作者事迹等来打造“品牌故事”,真正让党建品牌“看得见、摸得着”,并在广大党员师生中形成品牌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其建设特色党建品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党建品牌建设离不开“品牌项目”。品牌项目是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实际与院校特色专业、特色育人项目相结合,如课程思政改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项目、特色科研项目等,实现高职院校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与学校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从而可以党建品牌建设带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尊重学生需求,完善育人功能
党建品牌的建设与优化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突出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并要将党建教育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美育教育等工作实现深度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党建工作矩阵,从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组织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人格塑造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高职院校可以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实践项目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学生专业实践项目的思想内涵,拓宽其设计思路。如针对设计类专业,可要求学生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产品设计,并利用专业知识、信息科技为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促使学生能够深刻感悟红色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而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实效。又如,高职院校可以主动结合新媒体平台推动党建品牌建设的深入开展。不仅要主动拓宽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个新媒体渠道,还可以推动“品牌卡通人物形象”设计,通过品牌标识、标语、宣传片、互动话题等多元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打破学生对党建工作开展的刻板印象,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够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品牌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增强党建育人实效。
(四)强化品牌效应,提升工作效能
优质的党建品牌必然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并在党建工作中始终能够发挥振奋人、鼓舞人、带动人的重要作用。而要想强化高职院校的党建品牌效应,就必须坚持传承党的革命传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守立德树人的宗旨和使命,如此党建品牌建设才能够充满“党味”,并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战斗堡垒”。首先,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促使其树立“争当模范先锋、展现时代作为”的目标,自觉将党建品牌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再者,新时代,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对党建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培训,使其能够运用先进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如利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党建工作平台,对高职院校各类党建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并间接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方式创新、传播创新,构建良好的党建品牌生态环境,打造独一无二的党建品牌。
四、总结
综上,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是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培育创建基层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就是坚持政治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用品牌化思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传递定位价值,提升传播效能,产生影响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层基础。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应树立“品牌观念”,推动其与党建工作深度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结合本校特色突出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育人功能,以党建品牌建设引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