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离婚家庭不断出现,使离婚家庭的子女面临着更为突出的教育问题。根据相关研究,父母的离婚将对孩子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小学。因此,研究离婚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至关重要。
一、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现状调查
(一)调查过程
1.调查设计
由于整体环境影响,小学的学生,特别是离异的家庭,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父母离婚不仅伤害双方,而且对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孩子产生不可预见的不利影响。这里列出的心理问题通常被忽略,但是其潜在的危害与青少年的生活直接相关。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离婚的单亲青年问题。人类健康必须是身心健康的并存。一方面,离婚的单亲家庭青少年必须面对身心的快速变化,另一方面,必须忍受家庭离婚的负面影响。作者参考心理健康诊断测量表(MHT)来确定本文研究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
2.调查对象
本调查问卷共有100个问题,共有8个指标,每个问卷汇总了要点。在这项调查中,共有463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包括141名离异家庭学生和322名非离异家庭生。在这项调查中,由于相互合作,共收回了421份问卷,有效问卷382份。
3.调查与实施
测试是在学校进行的,所有班级的老师都会发布直接调查表,每个班级都由学生完成并组织起来以进行回收。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情况
离异家庭孩子有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对别人的焦虑情绪,孤独和自身使命感,均值比例达到37.5%。在学习焦虑层面,有69名离婚家庭学生们占总量的32%。从数据中看到离婚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普遍。此外,大部分层面上身体问题的发生率超出25%(离婚家庭学生们的比例),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在382名递交有效问卷的学生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中,他们期盼在学习与课业层面不断进步。次之,严重的心理问题是许多人的焦虑。在382名学生中,有110名身患这类精神类疾病,占29%。与人相处存有阻碍。不理智和无力感都是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分别为105和85名学生,分别是27%和22%。从自身使命感,身体症状,皮肤过敏和恐怖的角度看,这一占比较低,分别是17%,15%,9%和6%,有的学生表达自己在问卷中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三)小学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情况
当下阶段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统计分析了离异家庭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及其所占的比例,结果如下所示: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
1.学习焦虑,对别人的焦虑情绪,孤独和自身使命感,均值比例达到37.5%。在学习焦虑层面,有69名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总量的32%。总而言之,离婚离异家庭的心理问题十分普遍。此外,大部分层面上身体问题的发生率超出25%(离婚家庭学生们的比例),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
2.自卑,学生原生家庭的破裂,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父母离异的环境。由于缺乏双亲关爱,孩子可能会感到无助、不安全和恐惧。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未来,并对人际关系和信任产生质疑。突然面对家庭的变化,孩子难以接受实际情况,因为他们的心里还不成熟,不能理解和体会生活的苦衷,再加上心灵脆弱而且敏感,没有及时的自我调试,一旦受到了冲击,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有可能造成孩子自卑孤独的心理,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自责,认为自己是父母离异的原因,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导致父母关系破裂的原因。单亲父母通常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和愧疚,认为自己成为了单亲家庭的负担。自责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不高,从而责怪自己、不相信自己、自我轻视,将一切的不顺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悲观态度。离异家庭的子女有较强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悲观失望。他们拒绝和别人交流,他们自卑、敏感、孤僻、忧伤,甚至还会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产生猜忌的心理,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
4.有些离异家庭的学生心理充满了憎恨,他们憎恨父母的争吵,憎恨父母不顾其感受而离婚,憎恨离婚后父母不够关心他,甚至会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一方。长此以往,这些孩子会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对他人和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性格孤僻,认为没人关心、在乎自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憎恨感,而且无论当初的他是多么的听话,现在的他只会用打架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朋友,来对待他遇到的任何事情,性格特点表现为,自卑,自闭,焦虑。不自信,底层缺乏安全感,叛逆,逆反心理严重。尤其恐惧和身边的人谈论涉及父母的话题,恐惧同学和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父母离异。对将来的婚恋行为,婚恋心理,情感认知造成扭曲。
(四)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方面的比较分析
1.学习焦虑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习焦虑问题,是单亲家庭学生及完整家庭中小学生们一同显著的一个心理问题,根据对比分析大家得到:中小学生中最明显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情绪,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们。从上述数据信息能够明显看到,离婚家庭中幼儿心理的压力占比超过有问题孩子比例。因而,得到的结果是,离异给孩子增添了心理创伤,这不但使得他们担忧学习效果,并且对他的生活和学习也会形成严重影响。
2.对人焦虑问题
通过分析,单亲家庭的学生们与完整家中小学生们在这一方面出现问题的占比,在对一个人的焦虑情绪层面,离婚家庭含有后进生比例达到60%,远大于完整家庭里有什么问题学生们的18%比例,说明离婚家庭的学生们很容易出现恐惧和任何问题。
3.孤独倾向问题
通过调研,大家得到单亲家庭与完整家中学生们孤单趋向的诊断率及占比:
单亲家庭学生们更加容易感觉到内心的孤独,占比达到45%,是完整家庭中学生们的三倍还多。
4.自责倾向问题
通过调研,大家得到单亲家庭与完整家中学生们愧疚趋向的诊断率及占比:在愧疚趋向层面上,单亲家庭学生们的比例是16%,完整家中学生们比例是18%,二者只有2%的差别,表明在愧疚趋向上,单亲家庭学生们与完整家中学生们根本不存在显著之间的差距。
5.过敏倾向问题在皮肤过敏趋向层面上,全部学生们的诊断率比较低,只有9%。单亲家庭学生们与完整家中学生们根本不存在显著之间的差距。
6.恐怖倾向问题
根据单亲家庭学生们与完整家中学生们对比,我们能获知:在可怕趋向层面上,全部学生们的诊断率比较低,只有6%,而且,单亲家庭学生们与完整家中学生们根本不存在显著之间的差距。
7.冲动倾向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学生冲动倾向的检出率及比例,在不理智趋向层面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单亲家庭学生们的身上主要表现更明显,单亲家庭学生们54%比例高过完整家中19%比例,表明单亲家庭的学生们更加容易在个人行为方面有着不理智趋向,在采访中,也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们表现出了不理智的趋势。
二、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突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
在21世纪,生存和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内的小学生深深地感到,当前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竞争力,生存和发展机会,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提高的强烈渴望。自然就引起考试焦虑。强烈的自尊心给他们强加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希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并希望在整个班级中保持一定的位置。好的成绩是满足此需求的有效方法。对考试的期望太高了就导致或加剧了考试焦虑和学习焦虑。
(二)产生身体症状的原因
研究发现,由于心理问题,离婚家庭的小学生有较明显的身体症状。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症状,精神不健康和过度打扰的人通常会出现各种身体症状。常见症状是身体症状,如焦虑症,心跳异常,脉搏混乱,呕吐,食欲不振,胃痛和失眠,但严重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头晕,这是一种异常的感觉。身体症状。帕夫洛夫曾指出,所有顽固的悲伤和焦虑足以打开疾病之门。事实证明,心理学和生理学是密切相关的。根据MHT量表测试,离异家庭的孩子比完整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身体焦虑,因此比完整家庭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身体症状。
(三) 产生自责倾向的原因
当自责这种趋势很严重时,他们会低估自己,表现出自尊和自卑。具有高度自我责任感的人通常与悲伤和沮丧有关。基本上,自责的趋势可以掩盖外部的敌意和攻击。这是由于在外部敌对和无法实现攻击之后,该人变成向内攻击的结果。
父母的惩罚会导致孩子的自我责任感。离婚家庭的父亲和母亲依靠他们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期望比一些两人家庭更高,并且有些人对他们的期望高,并过度注意学生孩子的教育。此外,一些长期父母疲倦的单身父亲(母亲)感到孤独,无助,并导致过分严格的教育。对离异家庭学生的蔑视和歧视仍然在某些学校和班级中表现出来。一些学校将离婚的学生归类为“另类”,并将其视为“无”。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负责班级的老师不仅要表现出良好的面孔和态度,对离婚家庭的学生的老师的冷漠或严格的矫正为其他学生对待和评估他们提供了基础或指导,并导致其他学生看不起离婚家庭。
三、对小学离异家庭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
(一)了解心理特征,把握教育契机
离婚家庭小学生的许多因素也可能导致学习焦虑。学习焦虑的发展与家长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有必要加强对知识的综合研究,并全面准确地评估智力,能力,兴趣,性情和水平。结合现实改变现状,将测试成绩视为追求目标的一种方式。要关心、关注离异家庭学生,还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教育中及时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帮助与保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把握最佳心理健康教育的事迹,尽量弱化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家庭沉闷的氛围与苦闷心情,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进行评估、预防,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当学生不想让教师指导自己的具体信息时,也可以采取线上疏导。
(二)给予关爱,分散注意
教师要给单亲学生更多的关注,在平日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微妙之处,用心、用情,补偿他们缺失的情感,使他们感觉到被关注和支持而感到温暖。组织各式各样的趣味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消除其内心的恐惧感、自卑感、孤独感;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并创设机会,让他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性格;激发单亲家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转移他们的低迷情绪;在集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加以正面引导,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当他们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自我目标,就会减少负面情绪,产生正面情绪,对学习与生活产生期望与憧憬,获得健康的心态。
(三)家校配合,加强沟通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构建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学校可以为学生与家长组织互动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化解家庭矛盾。避免学生将沉重的情绪堆积在内心,消除学生自卑心理与压抑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例如组织“两人三足”在游戏中家长与学生积极合作互动,共同应对困难,增进亲子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帮助家长正确关心自己的孩子,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教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交流学生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引导家长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关心学生,为离异家庭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与指导,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状态,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