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保障加强小学网球有效教学研究
1.网球场地建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条件
网球运动只所以发展缓慢,除了起步较迟以外,最大的制约在于其对运动场地要求较高,而积极大、标准高,一片标准网球场地约在670平方米以上整个场地的总长为36.6米,宽18.3米,其中包括有效双打场地标准尺寸是:23.77米(长)×10.98米(宽),在这个有效双打场地以外四周要留有缓冲余地,每条端线后应6.40米以上,每条边线应在3.66米以上。有条件的学校,场地要铺设软塑胶,软塑胶的铺设要求较高,下面的地基要结实,防止上面的塑胶脱落与变形。球场安装上网柱,网柱的安装标准也很高,两柱的间距是12.80米,网柱高为0.914米。虽然有的学校有这种高标准的场地,但是,因其占地面积大,只能安装一片场地,这显然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网球运动的学习与锻炼,就需要安装多片多功能网球训练场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校也尽可能的做出一些解决方案,最大化地优化网球场地,实现网球场地的多功能化,高频率运用。比如,第一,借用校外场地。为了满足网球课堂教学的需要,借用校外场地教学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积极联系学校附近的具有可供网球教学的单位或者社区,通过双方的协商,运用无偿使用,有偿租赁或者联合教学的方法,进行场地的有效运用,如果离学校近,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如果离学校较远,则可以运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或者周末集中进行网球教学。由本校老师教学,或者由校外兼职教学进行网球教学,从而保证网球教学高效进行。第二,对现有体育场地进行改造。学校内部有很多其它运动项目的场地,虽然不能从而网球,但是可以对其进行改造,使其适合网球教学,比如,篮球、排球、羽毛球场面积大,在面平整,非常适合改造最成为融多种项目于一体的场地,满足网球教学。比如,在篮球场地上划上网球场地线,安装可移动的网球网柱桩,建成共用的场地,学校有多少篮球场地,就有了多少片网球场地,重新改造过的场地,可以根据教需要进行调整使用,篮球、网球教学两不误。同样,也可以将其它场地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将场地进行重新的布置,成为多功能场地。实践证明,对校内多种场地改造的方法可行性强,节约校内资源,实现了网球教学的高效发展。
2.师资力量配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起步晚,学校开展网球教学也相对满后,没有预告配备专业的网球教师是真实现状,高校也没有预先开设网球课程,因此也没有培养出专业的网球专业学生。在小学仓促开展网球教学时,只有临时由现有的体育教师担任网球教学工作,也可能其他专业通过培训或者自学后兼项的,这种情况不利于网球的高效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在高校开设网球课程,培养专业的网球教师,为以后义务教育阶段培养专业师资,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对现有的师资进行培养,从学校现有的教师中选取优秀的体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责任心,良好的悟性以及身体素质,乐于学习、研究,这种方法见效快。三是从校外聘请专业的网球运动员或者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来进行网球教学,他们专业技术强,训练方法得当,学生能学到专业的网球技术与运用方法,有利于快速提高网球水平。
3.掌握运动保健恢复是有效教学的可持续条件
学生喜欢网球运动是因为网球运动具有很大的魅力,能在运动中感受到它的力量、速度之美,但是,这些美会让学生付出一定的代价,学生在运动时由于过度用力与奔跑,没有掌握正确的的做法而是一味用蛮力,导致自身受伤,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网球水平进步提高,也影响了学生感受网球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当学生在从事网球学习与训练时身体受到损伤,影响了网球学习时,掌握网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显得非常重要,有利于预防运动损伤,也利于快速恢复身体。网球肘是一种觉的网球运动损伤,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损伤情况在老师的指导是科学修养,从事保健恢复,会起良好的效果。比如,休息时间得当,及时运用药物辅助,涂抹一些扶他林、活血散淤的红花油之类的药物,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得以痊愈。作为小学生来说,运动强度一般较小,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控制运动时间、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网球肘可以得到避免。
4.灵活多样的教法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4.1合作探究教学法
相对于学生,网球技术并不是一学就会,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体验、反思、尝试、比赛等环节才能掌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老师、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教的合作、探究,在学练中寻找网球的技术的学习规律与运动规律。合作探究有如下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网球教学的执行是教师,多个网球教师现时执行教学时,更需要合作,需要探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共识。老师们要共同研究如何才能有效的教,教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简洁明了,语文精练且有鼓励性,教学过程以学生的主体,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学练。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最高效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观摩学习,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二是教师也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网球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是共同促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习的高效进行。在网球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大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现自己,遇到困难时敢于向老师提出,在共同探究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思维是开放的,有效促进了网球技术的掌握,整体提高网球水平。三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网球课堂上,学生依然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是否深入学习,看其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从他们之间的合作探究情况得以判断。在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之间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探究关系,强调主动参与、实践操作,能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讨论、共同研究,相互促进。他们在合作与探究中解决问题,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4.2战术引领教学法
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运动技术其中之一,相对于小学生而言,网球教学以技术教学主为是公认的,但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在比赛中正确并熟练运用技术,这里就涉及到战术的问题,在战术在引导下正确运用技术才是网球技术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网球运动基本技术有发球、正反手击球、随球上网等等。在技术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技术的运用,向学生说明技术的结构、在组合动作中的位置、技术运用的场合、时机等。让学生在学习技术时懂得为什么要学、如何运动等,并在学习技术的同时结合战术,进行组合动作学练。教师在在网球技术教学时,可以对场地区域进行划分,分为进攻区、防守区和过渡区等,对在各个区域运用什么样的技术与战术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进行体验,这样,学生在网球学练时,就会清楚地知道每一次击球的目的是什么,运用什么样的技术与战术,从而发挥出击球的最有效威力,给对方造成威胁,直到得分。
4.3心理训练教学法
当网球技术与战术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从事各种比赛便提上日程,比赛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娱乐性比赛、班级比赛、校内比赛、校外比赛、省市级比赛等,随着规格的不断提升,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高,除了技术上的要求外,心理上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要取得比赛的胜利,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但成为网球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运用心理暗示法,特别是在比赛时,要求学生有清醒的头脑,不被对方吓倒,有信心自己能打羸比赛,运用技术运用连贯、不变形,击打力度、方向合理,整个比赛体现出从容不迫、节奏合理,占居比赛的主动权,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的同时,不被对方的压力所干扰。在平时还要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当输了球时要积极反思、调整心态,尊重对手、学习对手的长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4.4身体素质训练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规定应包括:专项运动技术、健康知识、体能三方面,其中体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体育学练中同时要提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等体能,当具备良好的体能时,运动技术才能得到理想的发挥水平。同样,在网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能提升网球教学的有效性。网球体能的训练有两个途径,一是在网球学练中形成,通过有球的情况下的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比如跑位击球、多球训练等,让学生通过跑动、急停、启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奔跑能力,从而提高体能;另外,可以通过无球的情况下进行体能训练,比如50米快速跑、长距离跑、负重跑、跳上跳下等方式进行体能训练。
总之,网球运动是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并在近几年得以盛行,特别是我国运动员李娜在网球比赛中取得大满灌的成绩,以及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取得奥运冠军以后,极大的鼓舞了人们学习网球的热情,在学校也安排了体育教学内容,成为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虽然起步晚,但我们应当看到它的发展前景,积极创造教学环境,在校内积极建设网球多功能设施,培养网球教学队伍,教会学生网球保健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方式,研究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球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网球的有效教学,培养网球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网球事业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 《网球天地》 https://www.zzqklm.com/w/qt/3101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