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鸟齐飞酿佳话
黄鹤楼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之一,建造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位于武昌西边的黄鹤矶头。背依蛇山,前瞰大江,绮姿雕甍 ,飞檐彩柱,轩昂雄伟,辉煌壮丽。从远处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宛如仙宫琼殿。这里是古代的游览胜地,曾经招引了无数的文人学士,大官巨贾。他们登览于此,大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极目远眺,更觉江山如画。睹物兴感,或伤亲朋之离聚,或悲身世之飘零,或叹仕途之坎坷,或羡山河之娇妍,或叹人生之须臾,宇宙之无穷,形诸翰墨,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楹联,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全诗抒发了诗人登楼远眺时产生的一种淡淡的愁思。在艺术表现上,运用古代神话发端,接着写眼前之景,最后抒心中之情。以抒情达意为主,没有拘泥于七律的固定规格,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对这首诗,历来的评论很多,如宋代的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的《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这句话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清代的沈德潜说:它“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集》)都是激赏之言。
在唐代,这首诗就很有影响。负一代文名的李白来到黄鹤楼,诗兴沛然,援笔欲题,偶见崔颢的《黄鹤楼》诗书之于壁,读来十分钦佩,自己觉得一下无法措词,便暂时搁笔而罢。从他这一敛手的行动上,可以看出李白对崔诗是叹为观止的。据说当时李白有语: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离开黄鹤楼后,好强的他不服输。一心要和崔颢比个高下。天宝年间,他在长安,受到权贵们的排挤,于是离开都城,漫游金陵时,仿效崔诗,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内容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国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本诗也从神话传说起笔,接着写眼前所见,心中所思。吴国和东晋王朝的遗迹,触起太白对社会沧桑、人事代谢的感慨;远处青山、眼底沙洲,激发起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第七句中的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皇帝。浮云能蔽日,说明那伙奸佞小人在朝廷搬弄是非蒙蔽圣听。结尾一句,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和眷眷于朝廷之心,含义十分深刻浑厚,余味悠长。
李白的这首诗,足以和崔颢的《黄鹤楼》相媲美。方回说得好:两首诗的“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灜奎律髓》)“凤凰”终于赶上了“黄鹤”。在诗坛上两“鸟”比翼齐飞,嘤嘤相鸣,李白最后方感无憾。这也成了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