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电影《末代皇帝》的视听语言分析

作者:郝锦玥来源:《视听》日期:2019-09-17人气:31906

电影是真实的人文主义世界,如何用影像展现更准确的时代印记,是每一位导演在初期创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末代皇帝》诞生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也诞生于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对中国封建帝制的思考之中。贝托鲁奇的电影,体恤下层阶级,嘲讽豪绅权贵,理性与人文主义在他的镜头里表现的更加纯粹。带着欧洲电影的美学心境,贝托鲁奇来到中国,西方与东方第一次在电影艺术领域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从三岁进入皇宫到离开皇宫所经历的事情。时间经过了晚清、民国、还有新中国的建立,三个时间段下的溥仪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牺牲者。或许难以将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于个人身上,但无疑溥仪成为了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缩影,神秘而又承载着历史。

一、镜头语言

镜头是决定影视艺术生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各镜头的巧妙组接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它使画面具有生命力与活力。《末代皇帝》是导演贝托鲁奇影视创作生涯的巅峰,很多人在褒扬这部电影的时候,刻意避免了从人物的角度讨论电影本身的合理性,然而在贝托鲁奇的内心世界,把人的灵魂推进显微镜一般的视角,是让观众体会到电影角色内心最直观的方法。这种细腻的镜头捕捉为影片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在溥仪的回忆中,“门”的镜头可以说无处不在。三岁在牙牙学语的恍惚之间被送进宫时,对于“火门”的远景展现,使人物命运在这种“门”的意象之间传达得清晰而又毫不费力,“一入宫门深似海”的艰难曲折不言而喻。无论是得知乳娘被送出宫、亲生母亲在城外自杀的“开门”,还是婉容被送走时,日军的“关门”,通过“门”来向观众诉说溥仪从唯我独尊的皇帝变成了一个无人听从的傀儡。在这种悲惨身份转换的背后,门一开一关之间,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迂腐。溥仪的命运,其实也是晚清中国的命运。那时的中国,故步自封,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深渊。也有人说,在“门”的对面,隐藏着溥仪的欲望和不甘心,他一生的命运被操纵在别人手中,有名无实的感受也使他的欲望逐渐滋生,在溥仪身上,有太多种复杂的感受。贝托鲁奇用人物外界和内部冲突的交织,把溥仪身上的扭曲感和复杂状态表达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溥仪身上所有的矛盾点都映射着时代的畸形。影片中也不乏出现门和窗亦或是墙的镜头,还有其他四方整齐的构图方式,导演是想通过这种镜头和构图向观众阐释颇有“中国味”的平衡、稳定、对称的建筑风格,并且暗喻旧中国深处高墙下的闭塞思想。缓慢的镜头运动方式让观众能够逐渐融入到故事中。文化的相互碰撞是需要时间磨合与交融的,从西方到东方,镜头在感观上的平衡让故事娓娓道来,人物命运也被勾勒在画面之中。

二、音乐与剧情的传达

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更为凌厉,也更为客观。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血泪辛酸,更多的是关于溥仪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映照出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影片将具有中国古代宫廷韵味的鼓点声与打击乐相互交融,并配有竹笛声,在浅浅的扬琴与小提琴结合的主旋律中渐渐拉开帷幕。

贝托鲁奇在开篇就用音乐把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表达出来了,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都融入在开篇的音乐中,也间接增添了影片的神秘感和对溥仪本身情感线索的关注。溥仪在片中与文秀、婉容还有最后一任妻子的感情通过音乐的渲染讲述出来,传达的更为细腻。影片最后的一段二胡配乐伴随着西方的交响乐,把溥仪一生的命运表现出来,音乐节奏始终缓慢悠长,给人压抑之感。或许溥仪从一出生,就已经有了属于他的结局,这是无法改变的。对于溥仪而言,想做过尝试,但无济于事,通过音乐,也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溥仪的一生,是一次次努力想走出门而又被束缚的一生。对于他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人物的无力感通过音乐展现的如此绵长。本就细腻的镜头加上音乐的渲染,将影片的叙事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剧情的传达上也更加深入人心。

三、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观赏性

在20世纪后期,戏剧电影的盛行带动了戏剧用光的效果呈现,在突破自然光的还原之后,用光修饰镜头的“三点布光”式原则成为电影用光的主流。为了使光线与色彩更具画面观赏性,导演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中开始尝试用光参与叙事和表意,强调光线与色彩的作用。

溥仪回忆宫廷生活时,镜头多以暖色为主,象征着他无忧无虑的状态;溥仪在现代的镜头多采用偏冷色,象征着他被束缚的状态。对于溥仪而言,他的一生是灰色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色彩的。开篇在火车站的片段,画面质感并非舒适,这样的一个人物,更确切地说,这样的一个历史人质,从三岁登基开始,面对的就是风雨飘摇的中国。他的一生,只是象征性的一生,他所有的选择都是被动的选择。登基是如此,离开紫禁城也是如此,建立满洲国亦是如此,这样的一生,在斑驳的色彩与无尽的地平线间,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战争时期个人命运的无可奈何,没有比冷光更能精准处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了。贝托鲁奇将光线与镜头做到了无缝对接,当讲述溥仪小时候和大婚这两个阶段的时候,画面采用了暖光。对于溥仪而言,他人生唯一能够使他感觉到美好的事情,就是小时候无忧无虑的在皇宫里玩蝈蝈以及自己的感情生活。除此之外,都是灰色的。冷暖镜头的对比,展现了溥仪一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观赏效果。

其实在溥仪的成长过程中,光影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当小溥仪刚入宫时,周围的光线是阴暗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有些许恐怖的感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溥仪遇见了他的老师庄士敦。在他们初次交谈时,窗外的一束光打在了溥仪脸上,这也似乎象征着溥仪内心的开化。在溥仪决定改革的时候,半明半暗的光线也似乎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犹豫。而在溥仪被废除帝位后的镜头中,光线一直处于较明亮的状态,这也象征着他所获得的自由。但是这种处于明亮光线的镜头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在描述帝位被废的溥仪因为奢侈生活而焦虑时,镜头中的光线逐渐减弱,也暗示了溥仪阴郁的内心。后来讲述溥仪在伪满洲国复辟时,镜头中多明亮光线,表明溥仪当时似乎寻求到了一丝夺回权利的希望。但当溥仪发现自己被日本人利用,一步一步成为傀儡,失去自由时,画面中的光线又变暗,暗示他正处在被阴影笼罩、被日军控制的境地里。后来,中年溥仪入狱后,镜头的光线一直处于明暗交替中,在溥仪出狱后,光线又变得正常。这也许象征着曾经的末代皇帝在经历了社会更迭和自己的不断改变后,最终成为了一个心态平和且人身自由的正常人。在贝托鲁奇的眼中,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就算是要讲述对于他本身而言很快乐的一段故事,也依然笼罩在一层灰色之下。

影片中还有许多隐喻的细节。在小溥仪刚登基的时候,感觉无聊的他被门外的一个黄色大幔帐吸引。幔帐的使用非常巧妙,这好似权利的象征,一刻也不曾属于他,王权、尊贵在这一刻将他逐渐吞噬。而“蝈蝈”的出现,无疑是片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朝拜时大臣将蝈蝈送给溥仪,还是溥仪老后参观故宫时的再次出现,都似乎是在暗示着溥仪被囚禁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被掌控的一生,就如同在笼中的蝈蝈。当溥仪的母亲来看他时,只能隔着轿子上的门帘进行对话,这种距离与隔阂透过帘子表现出来,隐射了溥仪内心的无奈与痛苦。这些意象的使用,就如同一根刺进观众内心的针,疼痛却又难以言语。无论是何种情感的传递,同情也好,不解也罢,多元化的解读或许才是这个人物最后的归属。

四、结语

《末代皇帝》拥有着与其他相同题材电影相比更为特别且独到的内容阐释,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在讲述历史,而并未在内容方面加入过多的政治倾向和大肆渲染,只是把西方人眼中的溥仪讲述出来。贝托鲁奇的电影时空在《末代皇帝》中实现了艺术化的呈现,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构架起一个有力的平衡点,“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对错”。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