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象征意义的三种解读视角

作者:高利芬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8-14人气:20426

一、引言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以下简称《奥》)是美国科幻小说家乌尔苏拉.勒.格温(Ursula Le Guin)的一部讽喻小说,它向读者展现了发生在奥米勒斯城的三个画面:“夏庆节”狂欢的市民;囚禁在漆黑地下室里悲惨的孩子;无法目睹孩子痛苦而离城出走的市民。这三个画面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三个核心故事。

讽喻(Allegory)在文学领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它不用直接的表现手法,而是假借这种故事来传达意义。讽喻中的人物往往没有独特的个性,而是一些道德品质和其它抽象概念的化身。其定义为:a symbolic story that serves as a disguised representation for meaning other than those indicated on the surface. The characters in an allegory often have no individual personality, but are embodiments of moral qualities and other abstractions [ 1 ]、 象征手法在讽喻作品中不可或缺。象征的运用给文学作品添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使作品的解读产生多种可能性。讽喻作品中的象征手法之具有的神秘感和艺术魅力在于所有的解读和可能性都没有被绝对的指出。

   同样,不论是小说读者还是英语学习者,《奥》这部小说的理解难点就在于如何来理解该故事的寓意,或者说象征意义。笔者认为,弄清这篇小说的象征含义要结合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下面将从美国社会当时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三个视角来透析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

 

二、三种解读视角

  《奥》这部小说于1973年发表在“New Directions 3”,其创作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的美国,此时的美国正值风云变幻的年代,很多美国历史大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1. 政治视角

青年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尽管美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美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引起了美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这场和平反战运动持续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美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从1965年到1967年渐具规模,不断发展,手段日趋激进,并逐渐拓展到政治领域,直到1975年越战彻底结束,反战运动才走向终结。整整10年,和平反战运动从校园反叛、街头抗议到非暴力反抗。

《奥》中有多处可以看到这场反战运动的投影,如小说第一个场景中作者谈到奥米勒斯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快乐幸福的基础是能分辨什么是生活必需之物,什么是既不必需又无危害之物,以及什么是有害之物…...既然我们已经排除了教士,我们也理应排除武士。建筑在争斗拼杀成功之上的欢乐不是正当的欢乐。那种欢乐是要不得的,是可怕的,也是不值的。使奥米勒斯人心中充满欢乐和自豪的是一种巨大无边的满足感,是一种巨大的胜利的喜悦,但这胜利不是指击败外敌的胜利,而是指自己心灵上与一切美好心灵以及光辉灿烂的自然世界产生共鸣的胜利。他们所庆祝的胜利是人生的胜利。”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很明显的表达了一种反战的思想,奥米勒斯城里没有士兵,靠战争胜利取得的欢乐(很显然指的是美越战争中美国战胜越南)不是真正的欢乐。

反战思想仍在继续,在小说的第二个场景中,囚禁在地窖下的孩子可以被看作是殖民地或者说战败国受苦民众。奥米勒斯人的欢乐是建立在地窖里孩子的痛苦上的,同样,美国的幸福是建立在殖民地和战败国人们的悲惨命运之上的。奥米勒斯人明白那个孩子的痛苦,但是却不能去解救它,因为“只要那样做了,奥米勒斯的一切,包括她的繁荣气象,美丽景色和欢乐生活等都会立刻化为乌有”。

小说的第三个场景描写那些因目睹孩子痛苦而无法忍受继续生活在奥米勒斯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反战运动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出走的画面。这些人究竟走往何处去?作者也不清楚,因此只能让他们消失在黑暗中,darkness一词恰好说明了他们去往目的地的模糊性。但是文中还是指出:“每个人都是单独的向西或向北一直往前走”,为什么向西和向北?有些人认为,美国西部和北部相对南部而言,在早期的奴隶解救运动中解放的更彻底,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也使得其交南部更文明发达。

以上细节都表明,该小说显示出较浓的反战思想,这正是当时的青年反战运动在这部小说中的投影。当然,除此以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美国政治方面还有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主权运动和女权运动,这些运动关注社会的底层大众。

2.文化视角

   反文化运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一场以青年为主体的反文化运动,推行一种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生活方式。反文化运动不仅仅只是在看得见的领域影响人们的穿衣打扮,毒品使用,音乐风格,更深层次的影响着美国人的价值观,家庭观和生活方式。谈到“反文化(Counter-culture)”一词,我们自然联想起美国六十年代的摇滚乐、吸毒、同性恋、堕胎等荒诞怪异的嬉皮文化。许多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爵士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由于许多嬉皮士在他们的头发里带花或向行人分花,因此他们也有“花童”的外号。

   在《奥》这篇小说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反文化运动中嬉皮士的影子,文中经常出现如“young men”、 “young people”的字眼。小说中写道:An old woman, small, fat, and laughing, is passing out flowers from a basket, and tall young men wear her flowers in their shining hair. 如果读者不了解美国的当时的社会现实,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强调年轻人,为什么男人还在头上带花,小说结尾为什么是年轻人离开奥米勒斯城。了解了嬉皮士文化后,我们意识到,它指的就是西方国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

除此以外,反文化运动的口号是:爱、自由、正义与和平,嬉皮士推崇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因此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样社会的描述:奥米勒斯没有国王,不用剑也没有奴隶,不存在君主制和奴隶制,同样也没有股票交易,没有商业广告,没有秘密警察,没有原子弹,没有罪恶。但是这里拥有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却又无害的东西,如中央空调、地铁火车洗衣机以及其它各种各样尚未发明出来的玩意,如流动光源、无燃料动力、治疗伤风感冒的秘方等等,这些能表达出当时的年轻人对乌托邦式的社会的一种憧憬和向往。

在奥米勒斯城这样一个乌托邦的社会里,却允许毒品的存在:城区的街道上也可以闻到一种称作“德鲁斯”的麻醉药品散发出的清淡而沁人心脾的香味。服了这种毒品后人会产生一种幻觉,变得头脑灵活,四肢轻便,而且这不是一种会使人上瘾的麻醉毒品。这与嬉皮士倡导的“毒品文化”是相吻合的,嬉皮士追求一种毒品带来的“玄想”(Mysticism,a religious practice in which people search for truth, knowledge, and closeness to God through meditation and prayer.)允许吸毒但是又不会给这个乌托邦式的社会带来罪恶。另外,嬉皮士认为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的思想在小说中也有一定的反映。

3.宗教视角

     囚禁在漆黑地窖里的孩子究竟象征着什么?例如,囚禁于漆黑地窖下的孩子的象征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点引起了评论者们的争议。有的认为小孩是邪恶代表, 有的却视之为耶稣基督的化身, 还有的将其看作殖民地人民的缩影,还有人却认为地窖中的小孩是一只替罪羊,一个无辜的社会牺牲品的象征[ 2 ]。无论是将其看作殖民地人民的缩影还是一只替罪羊或者是说象征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底层劳苦大众,这些都好理解。但小孩象征着耶稣基督这一点有些读者可能无法理解,所以这部分要从宗教视角来探讨小孩的象征意义。

     为什么说小孩可以理解为耶稣基督的化身?我们可以从小说中找到很多线索,如在描写关押小孩地窖的房间时,读者可以看到房间里有两个拖把和一个桶,两个拖把交叉即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难怪“它怕这拖把,它觉得这拖把很可怕。它闭上眼睛,但它知道拖把还在那儿”。而桶则象征着耶稣生前使用过的圣杯(Holy Grail),后用来盛放耶稣的鲜血,代表渴望但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努力追求但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圣经中,背叛了耶稣的犹大将耶稣推向了十字架,被拘捕的耶稣囚禁在耶路撒冷城内,有人看守,而小说中的孩子被囚禁在一个叫“绿野”(Green Field)的地方的漆黑的地窖内,也有专人守卫。小说第一个画面中奥米勒斯人的“夏庆节”狂欢中,一支支游行队伍穿过街道,穿过庭院,走过林荫大道、公园和公共建筑……这样的游行队伍恰好可以看作是圣经中人们为庆祝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进行的“朝圣之旅”。耶稣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而小说中的孩子为了全城人的幸福生活被关在地窖漆黑房间中受尽苦难。另外,小说在描述地窖房间时用到的度量单位是“Pace”,这与圣经中用到的衡量单位是一致的。

三、结语

     象征主义手法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具有讽喻功能,折射出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是真实社会生活的缩影。如果抛开其象征意义,这篇小说就会失去其阅读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读《奥》这部小说时,我们不能只读字面意义,否则就无法理解小说中提到的一些让我们感到迷茫甚至是矛盾的问题。《奥》这部小说折射出的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我们只有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它,才能意识到它向读者展示的青年反战运动,嬉皮士文化等当时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