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阙下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提供虚拟的数字化空间,打破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速度和容量的束缚,在信息传播时间、速度、内容、方式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实现“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不仅提供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服务,还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服务。这些特点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最大限度的影响其学习、生活、交友等各个方面。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管理的现实要求。他们处在生理成熟和心理不成熟的矛盾冲突之中。自主意识强、个性化凸显,但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身心发展的失衡为自我管理带来了难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易造成对社会和他人的认识偏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困难、交往危机、独立意识欠缺。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自己培养为适应社会的人才。大学生需要自我管理、组织、控制,经过信息分析、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形成最优决策。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一方面带给大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手段,但也让大学生迷失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之中,茫然而失去自我管理。首先学习管理失衡。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内容仅限于专业知识,忽视了全面发展,有的甚至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目标和计划,学习的兴奋点随着外界的影响而变化,功利化倾向明显,重视知识的工具性、实用性,忽略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其次,缺乏时间管理。对大学生而言新媒体不仅是信息获取的方式和通信的工具,还是大学生的娱乐、休闲、交友、学习的工具,全方位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对新媒体的应用失衡,娱乐化应用偏高,学习应用相对较少,大量的时间被耗费在网络之中。第三,自我行为管理失范。新媒体提供的虚拟空间极大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优越意识和满足感,导致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疏离;有的甚至在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之后逐渐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放弃对自我进行管理而对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成瘾,甚至走上网络犯罪之路。最后,自我心理管理失衡。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逐渐发生转变。大学生生理上趋于成熟,心理上相对晚熟,身心发展不平衡。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尖锐对立,造成对自我在某些方面的错误认知,从而导致内心的种种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此外,很多大学生自小缺少实际生活的磨练,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盲目自信和自我膨胀的心理,导致他们不仅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自我定位模糊,缺乏合理的自我生涯规划能力,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惘使其陷入无法自拔的心理困境。
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的形成有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传统教育体制对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视不够,在应试教育下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没有给予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锻炼和教育。家庭教育同样注重学习,忽视对独立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引起大学生的思想混乱,无所适从。从大学生自身原因来看,自我管理能动性不足。高考曾是激励他们奋力学习的唯一目标,进入大学则迷失了人生奋斗的目标。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使他们的学习、生活陷入盲目、无序状态。很多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的自由学习和管理方式,陷入学习危机。大学的集体生活和远离父母亲朋的照顾,使他们曾经拥有的人际交往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从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本能的选择逃避,而新媒体环境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可以逃避的虚拟空间,让他们还可以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这些原因使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