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大多突出职业特性,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1]。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职业特性的突出,对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职业模拟”是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式,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中的情境、建构、专注、能力、团队基本要素为依据进行设计的[2];现代学习理论强调的情境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现实和虚拟的建构达到同化或顺应新经验,专注内在动力的激发,注重多元能力的发展,注重学习团队的作用,而“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模拟职业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实现学习与工作情境的一致(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专注),通过团队合作等方式完成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实现知识的建构(团队,建构),引入企业对员工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能力),这正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应用。
“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过程[3]是:在学生入学时就通过自我评价和职业定向进行职业规划;在学习阶段,构建并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建立基于模拟职业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材,通过完成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企业对员工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通信技术专业“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实施SMART职业规划体系,建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机制
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施“职业模式”,系统化地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首先是进行SMART职业规划[4](图1所示)。SMART职业规划体系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科学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运用企业的培训与评估方法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在企业中学习与发展的氛围,并配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定制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环境与条件,为学生明确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与发展的方向。
图1 SMART职业规划体系
2、搭建职业模拟教学平台,为“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结合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搭建 “职业模拟”教学平台(图2所示):采用与现有通信网运行环境一致的先进实训平台与教学仿真软件,构建企业工作环境;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教材,实施企业现场的真实工作任务;采用独特的MIMPS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企业工程师指导并参与授课,指导学生完成实际工程;引入通信企业人力资源考核评价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图2 “职业模拟”教学平台
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根据通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面向通信运营商及生产企业,从事通信系统设备生产、现场安装、开局与维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主要为:移动通信工程督导、移动通信基站系统运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光传输设备安装与维护、程控交换设备安装与维护、通信终端生产与维修等岗位。
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解析,构建基于通信工程项目的以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核心平台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4、采用MIMPS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引入企业员工培训的相关要求,借鉴能力本位教学方法,针对专业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特点,采用MIMPS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图4)。
M
图4 MIMPS教学模式
MIMPS任务驱动教学模式[5]是以模块化教材为基础(M—Modularization);以分层交织的工程项目为载体(I—Interlacement);以真实的工程任务为驱动(M—Mission-driven);以应用型的实训过程为导向(P—Practical-training);以自我评价的助推力( Self-evaluation),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在MIMPS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和学生间的团队精神,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情,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传统教育体系中常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单纯的实践技能训练之类的教学现象,理论和实践技能难于齐头并进。“MIMPS”教学法采用“分层-交织”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中“分层”是指课程中的每个模块在内容上是相对独立的,但所要求的能力层层递进;而“交织”是根据每个模块中完成任务的需要,相同的基础理论会在不同的模块内重复出现,逐渐完整、逐渐加深形成一种交织型组织形态。更有助于学生在运用中通过适当的重复,层层加深的理解,最终对理论实践融会贯通。该教学模式涉及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结构来对课程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做整体规划,通过研究行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各个技术岗位的职责,把行业技能知识域化。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域,把基础理论知识,实训实践内容整合成模块,整门课程被划分为若干模块。采取模块式课程结构,使每个模块的知识对应某一类职业领域,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不再是口号,这种设计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性。
三、通信技术专业“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实施全程职业模拟的教育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校企专家共同参与,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的主要工作岗位进行共同分析,采用“五步工作机制”即“技术实践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技术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设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针对专业课程的特点,设计创新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简称为“MIMPS教学模式”即“以情境化的模块教材为基础(M),分层交织的工程项目为载体(I),真实的工程任务为驱动(M),应用型的实训过程为导向(P),360°的自我评价体系为保证(S)”。依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MIMPS),总结归纳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特点,分别采用灵活的“趣味案例教学法”、“炸弹教学法”、“问号”学习法”、“助教式”讲解教学法”、“角色扮演法”、“360°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校企共建模拟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模拟职业环境的移动通信业务应用实训基地,设备均与运营商运行的商用设备一致,从而满足学生实现模拟职业技能训练要求。
2、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素质培养并重
“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除了要求学生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专业素质,更重要的还包括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它不仅要求劳动者具备良好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行为操守。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开展系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硬素质”的教学和训练外,还引入企业管理类培训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定制化开设有效沟通、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时间管理、团队协助、情绪控制与压力管理等课程,同时,积极营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如由校企合作的企业方主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信百科知识竞赛”、“企业走进校园”等。把符合企业价值取向的职业道德、文化理念等“软素质”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3、由企业认证讲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授课
专业课老师通过前往通信企业培训、实践锻炼等手段,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证书,获得工程师认证讲师任职资格认证后才可上岗。专业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持续获得通讯的技术培养和技能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技术上的疑难问题由企业培训师和校内任课教师共同负责。通过创造专业教师成长环境,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师具备较高水平专业能力,在教学中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职业模拟”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接近企业所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实际最大可能的近距离对接,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通信专业技术人员。最大发挥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企业与学校更深层次的合作,解决企业用工难与学校就业难的矛盾。学生在做中学,先会后懂,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早的进入职业角色。
参考文献:
[1] 孙韬,彭庆环,陈汉平.国外高职教育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2):4-6
[2] 刘彩琴,刘兴.高等职业教育“共融共赢”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11):29-30
[3] 包华林,刘良华.“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7):49-51
[4] 杨前华,邓韦.基于职业规划的“S.M.A.R.T”高职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233-234
[5] 杜庆波,杨前华,闫之烨等.以职业化为导向的“MIMPS”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0):60-6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