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垃圾的无害处理和有效利用
作者:陈涛来源:原创日期:2014-04-03人气:1305
一、城市垃圾的种类及来源
城市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种:
食品垃圾。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
普通垃圾。包括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
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
清扫垃圾。包括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
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
二、城市垃圾的危害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及农作物。由于垃圾里化学产品含量越来越高,填埋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降解,这些耕地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经雨水渗沥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传播的,且导致江河湖泊严重缺氧富营养化,近海赤潮。
有害气体。垃圾在腐化中会产生大量热能,主要是氨、甲烷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通过散发热量,从空中包围城市。
自然、自爆。堆放的垃圾在天气炎热时会发酵,产生甲烷气体而自然或爆炸。
不易分解的塑料袋、塑料杯、泡沫塑料制品。这些垃圾不但降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水平,诱害动物,还遏制农作物生长。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废灯管、废油漆、特别是废电池。因为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肝损伤、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严重时致癌。
三、城市垃圾的无害处理
城镇垃圾处理是城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速增长。但目前仍需加大力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优先支持目前尚未建成设施的城市和县城加快建设,缩小不同地区垃圾处理水平的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在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资源化优先,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烧处理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宜集成多种处理技术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考虑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鼓励采取集中建设处理设施的模式。
(二)完善体系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按照统筹城乡的原则,推进垃圾收转运系统的建设。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应建立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完善收转运网络。
统筹布局垃圾转运站,减少和避免垃圾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探索路线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转运新模式。
(三)要加大治理力度
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封场过程中,要对填埋气及时收集利用,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态修复。应结合不同类型堆放场的规模、设施状况、场址地质构造、周边环境条件、修复后用途等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处理方案,对堆体整形、填埋气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地表水控制、渗滤液收集处理和其他附属工程等制定明确的治理方案。
对于环境敏感的地区,可采取鼓气通风、抽气、洒水等好氧填埋技术促进已填埋垃圾快速降解。在垃圾填埋量大、具有开发价值、土地资源紧缺或具有焚烧设施的地区,可对填埋场内的垃圾实施开发利用,对其中的金属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富含养分的筛下物做绿化用土,高热值垃圾可进行焚烧处理,大粒径无机物垃圾进行回填。
四、城市垃圾的有效利用
城市垃圾是丰富的再生资源的源泉,其所含成份(按质量)分别为:废纸40%,黑色和有色金属3%-5%,废弃食物25%-40%,塑料1%-2%,织物4%-6%,玻璃4%以及其他物质,其中大约80%的垃圾为潜在的原料资源,可以重新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因此为了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创造和采用接写化的高效率处理方法,回收有用成份并作为再生原料加以利用。
垃圾所含废纸是造纸的再生原料。由于纸张和纸板需求量的迅速增长,正导致森林资源的衰竭,而处理利用100万吨废纸,即可避免砍伐600平方公里的森林,120-130吨罐头盒可回收1吨锡,相当于开采冶炼400吨矿石。处理垃圾所含黑色金属,可节省铁矿石炼钢所需电能的75%,节省水40%,而且显著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低矿山和冶炼厂周围堆积废石的数量。
利用垃圾中的废弃食物,不仅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获得补充饲料来源,明显提高农业效率。用100万吨废弃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省出36万吨饲料用谷物,生产45000吨以上的猪肉。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们对垃圾的认识可以有一个全面的改善,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方面的垃圾的分类化回收做起,经过有关组织的综合利用,相信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有较大改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2〕23号).《“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城市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种:
食品垃圾。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
普通垃圾。包括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
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
清扫垃圾。包括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
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
二、城市垃圾的危害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及农作物。由于垃圾里化学产品含量越来越高,填埋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降解,这些耕地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经雨水渗沥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传播的,且导致江河湖泊严重缺氧富营养化,近海赤潮。
有害气体。垃圾在腐化中会产生大量热能,主要是氨、甲烷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通过散发热量,从空中包围城市。
自然、自爆。堆放的垃圾在天气炎热时会发酵,产生甲烷气体而自然或爆炸。
不易分解的塑料袋、塑料杯、泡沫塑料制品。这些垃圾不但降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水平,诱害动物,还遏制农作物生长。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废灯管、废油漆、特别是废电池。因为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肝损伤、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严重时致癌。
三、城市垃圾的无害处理
城镇垃圾处理是城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速增长。但目前仍需加大力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优先支持目前尚未建成设施的城市和县城加快建设,缩小不同地区垃圾处理水平的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在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资源化优先,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烧处理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宜集成多种处理技术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考虑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鼓励采取集中建设处理设施的模式。
(二)完善体系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按照统筹城乡的原则,推进垃圾收转运系统的建设。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应建立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完善收转运网络。
统筹布局垃圾转运站,减少和避免垃圾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探索路线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转运新模式。
(三)要加大治理力度
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封场过程中,要对填埋气及时收集利用,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态修复。应结合不同类型堆放场的规模、设施状况、场址地质构造、周边环境条件、修复后用途等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处理方案,对堆体整形、填埋气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地表水控制、渗滤液收集处理和其他附属工程等制定明确的治理方案。
对于环境敏感的地区,可采取鼓气通风、抽气、洒水等好氧填埋技术促进已填埋垃圾快速降解。在垃圾填埋量大、具有开发价值、土地资源紧缺或具有焚烧设施的地区,可对填埋场内的垃圾实施开发利用,对其中的金属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富含养分的筛下物做绿化用土,高热值垃圾可进行焚烧处理,大粒径无机物垃圾进行回填。
四、城市垃圾的有效利用
城市垃圾是丰富的再生资源的源泉,其所含成份(按质量)分别为:废纸40%,黑色和有色金属3%-5%,废弃食物25%-40%,塑料1%-2%,织物4%-6%,玻璃4%以及其他物质,其中大约80%的垃圾为潜在的原料资源,可以重新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因此为了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创造和采用接写化的高效率处理方法,回收有用成份并作为再生原料加以利用。
垃圾所含废纸是造纸的再生原料。由于纸张和纸板需求量的迅速增长,正导致森林资源的衰竭,而处理利用100万吨废纸,即可避免砍伐600平方公里的森林,120-130吨罐头盒可回收1吨锡,相当于开采冶炼400吨矿石。处理垃圾所含黑色金属,可节省铁矿石炼钢所需电能的75%,节省水40%,而且显著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低矿山和冶炼厂周围堆积废石的数量。
利用垃圾中的废弃食物,不仅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获得补充饲料来源,明显提高农业效率。用100万吨废弃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省出36万吨饲料用谷物,生产45000吨以上的猪肉。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们对垃圾的认识可以有一个全面的改善,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方面的垃圾的分类化回收做起,经过有关组织的综合利用,相信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有较大改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2〕23号).《“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