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视角下的精神病医疗及精神病治疗机构发展概述
古代对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患者的治疗是在宗教场所进行的。在许多文明古国和原始民族当中,精神病人和神经病人被认为是受到“善良力量”的支持或遭到“邪恶力量”的诅咒。在古希腊,颠疯病被看做是一种神圣的疾病,在伊斯兰世界傻瓜甚至可以享受到特权。在中世纪信奉基督教的社会里,人们认为精神病是受到魔鬼撒旦的影响所致,因此采用驱邪术作为治疗方法。于此同时,人们开始相信能产生奇迹效果的圣人遗物和安置精神病患者的圣地,如比利时的吉尔圣地。我国医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对人类精神精神异常一类的疾病已有深入的研究,对人的精神活动的生理基础,精神疾病和病因病理、诊断与防治等都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皇帝内经》就是中医精神病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早在公元490年的耶鲁撒冷,出现了专门为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的医院。公元872年,艾哈迈德伊本图伦在开罗建立一家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医院。中世纪的欧洲,各种不同的场所被用来当做机构化的场所,用于接纳占人口比例很少的精神病患者。巴黎市最古老的医院Hôtel-Dieu还特别为精神病患者预留了少部分的小房间,附属于条顿骑士医院。718至1492年间,收复失地运动之后,一些为精神病人服务的机构逐渐建立,包括瓦伦西亚医院(1407),萨拉戈萨医院(1425),塞维利亚医院(1436),巴塞罗那医院(1481),托莱多医院(1483)。伯利恒的圣母玛利亚修道院,建立于1247年,在十六世纪初期,它只是个有着几栋石砌建筑、教堂、菜园的庭院,能容纳31位精神病人进行治疗,条件极其恶劣,护理的方法是对病人的完全禁锢实现的。
18世纪以前,对精神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们为了防止精神病人侵犯他人而将某些精神病人集中在一起,隔离起来。这种机构称为”疯人院”。”疯人院”的条件极差,管理不善,如同牢狱一样。18世纪后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才被肯定地认为是需要治疗的疾病。1773年,美国第一个国家建立的精神病学研究机构─美国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东州立医院建立。1793年,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埃尔担任了欧洲德比赛特尔静养院的院长。在此首先实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去除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从而也使医生有可能科学地观察和研究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并进行治疗。在1796年英国的York精神病医院(坐落于York的Lanel山,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目的是治疗患有精神疾病的病患)开创了一种开明的治疗方法─道德疗法。这里并不能称作一个精神病医院,实际上,日间的药物性治疗是被禁止的,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希望、道德责任和职业疗法。
1817年,威廉艾丽丝被任命为新建于维克菲尔德的新建的西区救济收容所。13年后,由于高度重视声誉,他们被邀请到位于米德尔塞克斯郡(英国英格兰原郡名)新建的第一救济收容所担任要职。在这里,艾丽丝开始引入自己的人性化治疗以及“道德疗法”和“职业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因此人性化疗法立刻在如此大规模的场所内以及其他避难场所里得到了继续性的成功。
19世纪的美国,许多的州都建立了州立精神卫生系统,费用来自于纳税人。由于这些中央机构往往与政府机构脱钩,属于监管,所以其质量往往差强人意。这些场所普遍地处偏僻的地理位置内,土地廉价,较少出现政治反对派,远离城市。美国许多的州立医院都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柯克布赖德平面(Kirkbride Plan)形式进行建造。各州对于建筑的庞大开支常常可媲美欧洲宫殿,却极度缺乏运营资金。许多病人都反对将私人医院转化为州立医院。
20世纪,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医疗技术和条件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精神病医院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激进的物理疗法在欧洲大陆中部逐步发展起来。电休克疗法仍然在西方世界使用着,但是是被作为对精神疾病治疗的最后办法,并且执行时相比过去更加安全可靠。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优生学运动,直接导致许多国家开始立法,对“意志薄弱、低能”的人群实施绝育,强制性对精神病人群进行绝育政策。20世纪50年代,日本也同意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进行强制绝育。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时期(1933~1945)在精神病学史上写下了最为黑暗的篇章。在1941年8月"T4"屠杀行动正式结束之后,仍有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注射"分散致死术"事件的发生。截止到1945年,德国纳粹共杀害了大约150000 名精神病患者。
到20世纪末,不断增长的病人人数导致了医疗机的过度拥挤。投资通常被削减,尤其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和很多病人甚至饿死在医院内。收容所因生活条件恶劣,卫生条件缺乏,过度拥挤和虐待病人而变得臭名昭著。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收容所的病人人数不断的增加,二十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第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机构方案被制定并初步实现。这种去机构化运动,在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许多的国家中脱颖而出。美国的集体诉讼以及通过残疾人权利运动和反精神病学小组而产生的审议机构,使得这种机构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治疗条件曝露于众。社会学家以及其他一些人士指出,这种机构使病人产生依赖,作用是消极的,且机构本身就是排斥残疾人的,号召大家应该去机构化。但是另一种观点指出,这种社区服务机构使得治疗费用降低,并且随着新型治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能够更好的让病人融入整个社区。
【参考文献】
[1]Elkes,A.& Thorpe,J.G.A Summary of Psychiatry[M].London:Faber & Faber,1967
[2]罗淑芳.试论《黄帝内经》中的精神病学[J].甘肃中医,2007(1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