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间音乐创作特色探微
内蒙古的广阔草原和丰美水土,不仅养育了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更催生出了丰富多彩、式样众多的民间音乐。内蒙古民间音乐十分发达,早在公元7世纪之前,蒙古人民就创造出了曲调短小、节奏鲜明的歌舞音乐,这种音乐古风浓郁、风格粗犷,主要被应用于狩猎、祭祀等具有宗教性质的活动中。7世纪以后,内蒙古人民逐渐形成了以牛羊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大草原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为他们提供了音乐的灵感,他们在大自然的感召下,创作出了节奏绵延、音调高亢辽阔的民间音乐,这种音乐的内容主要是歌颂草原的美丽、反映生活的艰辛、表达人民的情感等等。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交往的密切,原来以放牧为主的蒙古人民向汉民族靠拢,开始了半牧半耕的生活方式。与这种生活方式相适应,民间音乐也产生了新的体裁,出现了大量的长调歌曲、叙事歌曲、说唱歌曲等等,这些音乐的共同点是曲式短小、节奏整齐、音调简明、音域适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民间音乐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具体而言,它可以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和其他的音乐形式,这些音乐不仅形式不同,而且在创作特色上也各有特点,共同构成了内蒙古民间音乐灿烂而辉煌的音乐传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在创作上的特色。
一、内蒙古民间歌曲在创作上的特色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内蒙古民间歌曲都占据着音乐形态的主流地位。民间歌曲是内蒙古人民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为了表达生活愿望、传递喜怒哀乐、反映生活状况而创作出来的音乐形态,这种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其中以长调民歌最具有代表性。我们就以长调民歌为例,来分析内蒙古民间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伴奏、歌词这三方面的创作特色。
1、长调民歌的旋律特色
“长调”一词在蒙语中有两层含义,第一指时间上具有历史久远、绵延至今的特点。第二指曲调上具有旋律悠长、音节舒缓的特点。从音乐形态的角度来看,长调音乐的旋律悠长、舒缓,好像是缓缓起伏的草原与连绵不绝的山脉的缩影。这一方面是由于长调民歌多采用比较繁复的装饰性波折音和拖腔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乐汇的贯穿发展和乐句的派生引申,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长调民歌的旋律舒缓绵长、绵延不止。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主要由两个乐句的单乐段构成,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结尾处,都采用了高音“la”的拖音形式,因此形成了整首歌曲抒情悠扬的旋律特色。
2、长调民歌的节奏特色
长调民歌经常采用“密—疏—硬密—疏”的节奏模式。一般来说,上行乐句的节奏与旋律相配合,呈现出悠长、缓慢的特点,下行乐句则使用活泼、欢快、灵活的三连音节奏,从而形成了绚丽的华彩乐句。例如《辽阔草原》,这首歌曲一开始就使用长长的拖腔,在悠扬舒缓的慢拍节奏中,生动地表现了草原的辽阔、美丽。接下来使用了三连音的节奏形式,在声音的抖动、战栗中,蒙古人民面对大自然时的愉悦、自豪的心情流露无疑。
3、长调民歌的歌词特色
长调民歌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为自我娱乐而创作的,因此歌词具有简短通俗、明白易懂的特点。在形式上,长调民歌经常采用两句歌词或四句歌词构成一段的方法,每段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基本押韵,这就使得长调民歌的歌词宜唱宜吟,整齐有力。例如《枣红马》:“我那小小的枣红马,走起路来真可爱。我那温柔的小情妹,见面说话好和蔼。”这首歌曲的歌词犹如一首小诗,语言流畅,歌词简短,形式工整,内容通俗,体现了长调民歌在歌词上的特点。
二、内蒙古民间器乐音乐在创作上的特色
内蒙古人民可以说是天才的音乐家,他们运用简单的工具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常用的主要有抄兀儿、马头琴、四胡、三弦、蒙古筝、笛子、扬琴等,其中马头琴以音色美妙、表现力强而备受蒙古人民的推崇和喜爱,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器乐。我们就以马头琴音乐为例,重点分析器乐音乐在创作上的特色。
1、马头琴音乐的音色特色
说到马头琴的音色,就不能不谈到马头琴的音箱。马头琴因琴杆上雕刻马头而得名,它的音箱成梯形,用马皮包裹,这样的音箱外形使得马头琴的音色柔和醇美、低沉浑厚、圆润动听,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气息。此外,马头琴的演奏方式也和其他的丝弦乐器有所不同,它是用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所以音色清晰、明亮,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例如《四季》,这首歌曲歌颂了草原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马头琴欢快明亮的音色伴奏将草原人民发自内心的愉悦欢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再如《洁白的毡房》,马头琴用它那嘹亮悠长的音色,向听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草原的崇尚之情。
2、马头琴音乐的曲式特色
随着音乐家的不断探索,马头琴音乐创作在形态方面出现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这主要体现在不断扩大的曲式结构上。马头琴音乐的曲式主要分为以调式调性为主导的曲式结构和以速度节拍为主导的曲式结构,前者是指在音乐创作中通过调性的变化、调式的对比来建立曲式结构,后者是指在音乐创作中通过速度的变化、节拍的转折来扩充曲式结构。例如齐·宝力高大师改编的《东山哥哥》,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慢速—原速—二倍速—慢速,作者仅仅通过速度的变化就重新构建了一个再现三部性的音乐形态。再如《回想曲》,它的曲式结构的主体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音调、调式、拍子相同,只有调的主音高度不同,所以作者就在下属调上重复出现第二部分的主音,以此来达到扩大曲式的目的。
3、马头琴音乐的和声特点
为了突出草原音乐的主题、展现草原音乐的风格,马头琴音乐在和声上多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将西方传统音乐的和声手法和民族五声性的和声手法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和声方式。这种和声方式既适应了五声性旋律,又突出了主要旋律的线性表述,增强了马头琴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草原音诗》,这首马头琴协奏曲在调式上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和调式相配合,和声结构上采用了五声性色彩,和声织体上加重了民族化的特征。这种和声方式完美地再现了草原的美景、表达了草原人民的幸福之情、丰富了内蒙古民间音乐的风格。
三、内蒙古说唱音乐在创作上的特色
说唱音乐又被称为曲艺音乐,它是一种用来讲述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的民间艺术体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内蒙古说唱音乐主要有英雄史诗、乌力格尔、好来宝、长篇叙事歌等多种形式。这些音乐在创作上独树一帜,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色。
1、说唱音乐的语言特色
为了便于传唱、理解、记忆,内蒙古说唱音乐在创作时便有意地采用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大量的俗语、俚语、谚语和方言被写进说唱音乐的唱词之中,形成了说唱音乐平白浅易的语言特色。例如“好话说三遍淡如水,好马抽三鞭只摇尾”、“羊皮袄挡不住风寒,转世佛治不了疾病”、“启程的马勒紧绳还要奔,晚归的马打断皮鞭不抬蹄”等等,这些被运用到说唱音乐中的通俗化语言,不仅反映了内蒙古地区人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而且使得说唱音乐更加的通俗易懂,更能为普通人所接受。
2、说唱音乐的音韵特色
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内蒙古说唱音乐的唱词在音韵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对于头韵严格限制,对于尾韵则不加要求。例如“旗套里面在着的时候,发射出黄色的光芒;旗套里面拿出来的时候,发射出七个太阳的光芒。”这一段歌词用蒙文来表达的时候,每句歌词的第一个字都押“d”韵。“有模样和颜色美丽的龙头,压着佩戴上了,脖颈上的肉。压着佩戴上了,玉石颜色的嚼口。”这是最后一段的歌词,这几句歌词有的押“d”韵,有的押“s”韵,有的押“h”韵,在用韵方面并不固定。
3、说唱音乐的表演特色
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是边唱边说,歌唱和叙述相结合,这就使得说唱艺人在表演时无法统一自己的角色。在讲述故事时,表演者和听众都处于旁观的角度,故事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向前发展。但是在歌唱时,表演者的角色出现了转换,他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以主人公的名义进行代言,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直接呈现在听众面前。这样就形成说唱音乐的表演特色——角色的不固定性。例如英雄史诗音乐《嘎达梅林》,这部大型的说唱音乐讲述了蒙古族小伙子嘎达的故事,嘎达是王爷的侍卫,因护主有功被提升为骑兵统领——梅林。但是王爷收购了草原的土地,强行驱逐草原人民。嘎达目睹这种情况,十分痛苦,就率领人民揭竿而起,反抗王爷吞并土地、驱逐百姓的行为。但是在一次战斗中,他因掩护妇女儿童而壮烈牺牲。《嘎达梅林》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讲述嘎达的一系列事迹,但是当嘎达与情人分别时,作品却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直接抒情。这样的角度转换,不仅深刻表达出了说唱作品的内涵,而且也丰富了说唱音乐的形式。
综上所述,在内蒙古民间音乐的体系中,长调民歌、马头琴音乐、说唱音乐在创作上各具特点:长调民歌来自民间,歌词直白易懂、节奏优美恰当、旋律舒缓悠长;马头琴音乐音色明亮独特、曲式丰富多变、和声配合得当;说唱音乐的语言通俗浅易、音韵严格限制、表演角色不固定。这些源自大草原的音乐在草原人民独具匠心的创作下,表现出独特的草原风味,散发出强烈的草原气息,它们不仅仅是草原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董海丰 浅谈蒙古族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 《文学界(理论版)》 2011年02期
【2】李志力 浅谈内蒙民歌的特点与延长风格—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演唱要领 《大众文艺》 2011年12期
【3】李世相 蒙古族民歌的基本特征探微 《内蒙古艺术》 2005年02期
【4】乌云塔娜 蒙古长调民歌的艺术独特性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08期
【5】魏世夫 蒙古族说唱艺术的体裁特点与传承发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03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