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油画教学改革探析
网络的普及、媒体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观念也随之产生,并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油画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的艺术观念的冲击。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和艺术追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油画的单一性和主题创作型与人们的需求之间已经产生矛盾,这反映了高校培养出的专业性油画艺术人才与社会需求及人们的审美需要已有差距。同时也揭示了高校油画教学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与创作课无法同步协调发展
基础课以练习性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创作课不等同于创作,不排斥探索性习作练习,它与基础课有着内在的联系。【1】创作作为提高艺术技能、探索艺术技巧、掌握艺术规律的重要手段,在油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拒绝任何形式的模仿,因为它的价值就在于独创。在高校油画教学中,教师多重视以讲解、教授方式为主的油画基础理论教学,对于创作课的教学却缺少探索和创新。在以往的高校油画创作课上,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去郊外、农村、街道、工厂等地去搜集素材、寻找灵感,之后就开始勾画样稿、草图,修改几次之后就可定稿。这种传统创作课的模式和套路固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给人一种教条化、单一化的感觉,这很容易使学生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陷入重视内容和题材,轻视形式风格的误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免受到教师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模仿那些已存在的程式化东西,这样的作品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幅缺乏独创和自我精神的复制品。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作品也粗糙陈旧,对于艺术和时代的敏感度自然也不够强。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已意识到这种创作课模式的滞后和单一,并且作出相关的调整和协调,注重基础课与创作课的和谐发展,但学生作品风格、题材缺乏独创精神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2、高校油画创作缺乏民族文化特色
长期以来,在高校的油画教学中总是过多的学习甚至是照搬西方模式,缺乏本土创作意识,这不仅限制了我国油画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而且也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艺术若想实现其价值,寻求其发展就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上,油画艺术亦是如此,随着文化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油画语言来描绘祖国丰富的文化和事物,以油画艺术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展现中国五千年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油画创作者的优势,同时也是我国油画创作者的责任。因此,我国高校的油画教学在适度的学习西方的同时应注意探寻新的油画语言来展现中国元素。
3、教学思路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在当今的高校油画教育中,许多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都大多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种现象在各大美院和师范院校都普遍存在,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如出一辙,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油画艺术只能沿着单一的线性道路发展,更本没有多元发展空间。此外,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油画教育也从人数较少质量较高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班教学的“普及教育”。这使许多学生对待油画学习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精英教育”下的学子多将油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和毕生追求,在“普及教育”下的油画界这种学生已是凤毛麟角。高校学生在油画方面的艺术修养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而提高。单一的教条化教学思路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也限制了师生的创造力。
4、缺乏有效的油画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主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2】在现行的高校油画教学评价中过于重视学生油画技能的考核,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评价,这不免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单一的评价机制导致课程设置的单一化,这就使油画课堂缺少活力和动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发展都是不利的。由此看来,健全高校油画教学的评价机制也已成为当前高校油画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油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精湛技能,因为精湛的艺术模仿能力只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作品中映射出来的一个艺术家的修养和情操,创新与创造性思维才是艺术创作的决定性因素。【3】针对我国高校油画教学中的问题,我们既要努力探索与实践改变现状,又要脚踏实地,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应对油画教学中的各种挑战,积极实施改革,针对现阶段高校油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础创作教育与审美素质教育同步进行
我国高校的油画教学受写实派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设置相对单调,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艺术热情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对油画教学的改革中要对传统教学模式有选择的吸收,扬长避短。我国高校的油画教学改革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造型语言,这些都是油画创新的基础,在教学观念和理论指导上,注意由单一化教学向多元化教学的转变,在引导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挖掘自己的个性和艺术潜力。随着人们对人文关怀意识的逐渐重视,高校各项教学活动也开始加强人文基础课程建设,油画教学也不例外。油画教学不再被视为一种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学习,而成为一个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油画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打破油画创作中的常规思维和正常逻辑,鼓励学生在色彩运用和创作手法上大胆的改变和尝试。以此来弥补传统油画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2、实现民族文化与油画创作的有机结合
油画艺术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特色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因此自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我们也在一直探索如何可以使油画艺术民族化,以本土意识来创作。在高校油画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油画创作过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指引学生意识到只有不断加深其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国油画的创新。这首先需要在高校油画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虽然油画学习需要学生遵循西方油画传统,但若忽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也势必将限制学生在油画创作方面的宽度和广度,因此,在油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油画创作与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慢慢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中,结合传统民族文化实现油画创作创新。在培养学生重视民族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将民族文化渗透进油画创作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东西方油画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将有民族特色的创作素材创造性的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让学生在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同时,学会运用民族文化诠释油画艺术。
3、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油画基础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的重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并没有做到对基础教学的全面、多方位理解,导致高校油画基础教学始终徘徊在真正油画基础创作的边缘。因此,在油画教学过程中增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创造性思维即是指我们在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考虑,它挣脱了传统方法和已有认知的束缚,以一种开阔的视野来探寻答案。创新思维要求我们在打破成规的同时另辟蹊径,这对油画艺术而言是极为重要和珍贵的,也是高校油画教学传统模式所欠缺的。若想在油画教学和创作上取得长足发展我们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具体的油画教学课堂上发散性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改变正常的创作逻辑,鼓励学生在油画创作中大胆的改变描绘比例、事物色彩,甚至重新改造和组合事物形象等。其次是要指引学生最大限度的展开联想与想象,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学生在油画艺术方面的潜力。联想与想象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健全油画教学评价机制
健全的油画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油画的全面深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传统评价机制过分的强调技能训练和考核,造成学生素质过于单一,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油画教学改革中要注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除了注重优化技能考核,还要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此外还应加强油画创作与时代发展及民族文化的结核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还可以增加油画艺术的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油画教学中还存在诸如基础课与创作课无法同步协调发展、教学思路与体制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在油画教学创作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的面对学习和创作中的挑战和批判,进而形成拥有自我个性的独立人格,对油画的理论和创作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努力方向。在强调学生掌握油画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美。上述这些都是未来高校油画教学改革所要努力的方向,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探索适合我国油画教学的发展之路,需要我们不断的长期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大鹏 高校油画教学改革之我见 [J] 戏剧丛刊 2008(3):97
【2】单伟 论高校油画教学改革 [J] 华人时刊 2012(1):108
【3】邓新实 关于高校油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3):68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