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剖析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间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5-27人气:3451

一、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贵财富

工艺作为一个复合词,自然包括工与艺的内容,谓之百工之艺。《新唐书·阎立德传》曾记有阎家父子具有独特手工艺之事。由此可见,在古代,所谓工艺主要指建筑、造物的技能技艺。到了近现代,工艺泛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或处理,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方式与过程,含有技术经验与制作过程等意义。同时,工艺又作为工艺美术的特定缩写,形成诸如工艺品、手工艺等专用名词。二十世纪初,在使用“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一词的同时,还使用着图案、实用美术、实用艺术等异形同质的概念。

据我所查的资料(蔡元培《美术的起源》),较早使用“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一词的是蔡元培。如上文所提到“工艺美术”作为专有名词是新出现的,但却并非是一种新发展的艺术形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已有近万年的发展历程。工艺美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具有两种基本的社会职能,在满足人们日常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也要满足人们的思想上美学价值上的需要。从上述工艺美术一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有内容来看,在当时工艺美术就有“生产的设计艺术”的含义所在,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什么工艺美术被认为是手工艺的代名词而受到各种误解和不认同呢?可以说,那个时期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缺失和工艺美术人才后继乏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我想还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始的几十年来的工艺美术实践,走上了以“特种工艺”也就是传统手工艺为中心的道路。作为行业的工艺美术生产,其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玉器、象牙雕刻、漆器、景泰蓝、金银首饰制品以及竹编、抽纱、刺绣、地毯等手工艺品。作为工艺美术存在的社会性窗口的营销业,是以遍布全国的工艺美术服务部为代表的,其经营范围基本上是陈设欣赏类的工艺美术品。这种存在的形式也决定了大多数人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和态度。而实用工艺品类的生产由于大机械工业的发展而基本上改变了生产的性质,即结束了手工业生产的历史,并在行政归属上与手工艺类的产品生产分离。这些行政或行业上的区分致使一些人以此来替代学科上的区别。第二个是工艺美术这一概念产生之初的时代局限性。当时所谓的设计,还是对物品外观的美化装饰罢了,这是工业和美术的一种“生硬的结合”,人们所看重的是器物外在的装饰,其中包含着相当多肤浅的传统奢华装饰内容。当然那个时代的生产能力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这些。

当然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当代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已经完成了工艺美术到工艺文化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简单变动,它是工艺认识和研究整体性深化的标志,是力图突破旧有工艺美术研究仅仅停留在作为造型艺术的形式分析局限,是对那种仅仅把工艺作为一种贵族手工艺存在的反驳。从本质上说,对工艺美术所进行的文化研究,一方面来自工艺美术研究本身的需要,是工艺美术对自身科学事实的把握,是人对事物、对历史认识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需要。

二、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困难多但潜力无穷

在我国相对于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还是二十世纪后期才开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些高等院校先后建立了设计或艺术设计专业,着手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和师资,与先进工业国家的艺术设计发展相比,我们落后了相当长的时间。首先,长期以来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研究机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和研究多通过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其次,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才正式以“艺术设计”取代沿用多年的“工艺美术”,学科才定名为“艺术设计学”。最后,诚然我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正在逐年增加,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快速增加。但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原因,很多院校都忽视了设计教育的内容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随着社会变化而做出改变的特点,造成艺术设计的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需求,纷纷改行换业的局面,并且由于我国各区域、各行业设计发展不平衡,许多企业领导对设计投入的关注不足,导致企业的设计流于形式毫无市场竞争力。这种对企业发展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抄袭和仿制的设计风格,再加上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国外众多知名企业的强烈冲击,模仿和雷同的设计策略无异于慢性“自杀”,这些种种原因致使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缓慢。

但让我们欣喜的是众多艺术设计界的有识之士,已经纷纷提出很多可行的改革方案,虽然因为时间的原因其效果还没有凸显出来,但我国艺术设计无论是在教育模式上还是在发展模式上的改变已是势在必行。回顾世界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变革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的变化为人类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成为了人们生活多姿多彩的催化剂。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互补互为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努力标志着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艺术设计在世界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中国作为学科门类建设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而带有时代和新生的特点。艺术设计自身的存在与工艺美术或手工艺的矛盾便是这种特点之一。对工艺美术的否定思潮实际上早就潜伏于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关系之中。传统的工艺美术是通过手工艺完成的,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上的,虽然民间也有相当多的工艺品,但总体上还是为当时所谓的贵族和文儒之生服务的。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工业的基础之上,带有明显的工业化特征,它是民主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中带有非常明显个人情感,装饰意味十足,而现代艺术设计则体现大批量、标准化的和谐、统一、理性的技术美特征。如果说工艺美术是艺术与个人技艺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就是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融合。

不难看出,传统的工艺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之间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并且在艺术设计确立之初这种“区别”被很多人当成了“矛盾”,很多当时的学者对这种矛盾已经提的非常公开化了,那么造成这种矛盾存在原因作者认为有三点:第一,非工艺美术思潮对工艺美术的认知理解认为其只能是传统的手工技艺,并没有与现代大工业结合的可能性存在;第二,工艺美术品兼具实用和欣赏两大价值体系,他们自认为是功能主义者,只注意到了工艺美术品的欣赏价值方面而忽略其实用的价值方面;第三,他们对艺术设计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甚至是想当然。因此,这种“矛盾”的提出显然是不平等、不公允也是人为的,自然不会得出什么定论。不过,这样的学术讨论仍有很多收获,也有人认为工艺美术不能被抛弃和全盘否定,相反的应该更多的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精华所在并加以提炼,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艺术设计在初期所表现出的对手工艺、工艺美术的否定和排斥,并不是艺术设计本身内在属性的支使,而是大工业与手工业,大工业设计艺术与手工艺术相互关系的不协调造成的。相反,自石器时代中晚期便伴随着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至今的工艺美术,却是艺术设计同仁们所要加强关注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通过手工生产的多种器物,它们在造型上以及文化内涵上对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共存共生、共求繁荣。那种“争权”“夺位”“取而代之”的无知之见是不可行的,必须认清两者协调关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长远着眼,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不是一种对立的互相排斥、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为的关系。

四、结语

传统工艺美术所体现的文化氛围,它历史性的影响和传承,不仅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设计风格,而且我们也应该主动地去学习和吸收工艺美术中有益的东西。因此,对这些缔结在社会学、民俗学和积淀在民族心理遗传素质上的文化现象,仅仅从工艺美术形式的角度是难以认识的。倘若仅看到具体的工艺美术品类的历史遗留,依“玩古董”的态度去看待工艺美术,必然导致对工艺美术文化本质的曲解和否定,抹煞工艺美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幼稚、狭隘而短视的“艺术设计”观。

参考文献

[1]朱和平. 中国工艺美术史[M].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夫也. 全彩东方工艺美术史 [M].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版

[3]李砚祖. 工艺美术概论 [M].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版.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