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以2025年河南春节晚会为例
【摘要】2025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秉承着“文化为魂、科技为翼、创新为笔”的独特模式,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舞蹈艺术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新表达。文章聚焦于河南卫视将舞蹈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细致剖析了晚会的舞蹈作品及其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深度挖掘作品背后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总结了河南卫视成功所带来的启示,以期为其他同类型节目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河南卫视;舞蹈;新媒体;春节晚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河南卫视凭借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舞蹈作品、独特的新媒体技术以及传统文化的当代全新表达,在众多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节目质量过硬,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内在文化表达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河南卫视在舞蹈节目的制作中始终坚持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本,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新媒体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根、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特征且具有新时代气息的舞蹈作品,助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根据CSM全媒体数据显示,2025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在首播七天后触达用户达到了6.6亿人次,且同时段在省级卫视中全媒体视听率、小屏与大屏视听率一举三棒登顶,由此可见2025年河南春晚传播范围之广。
1.2025年河南卫视舞蹈节目分析
1.1舞台视觉效果呈现
河南卫视舞蹈节目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大量运用了包括全息投影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交互式投影技术、实时渲染技术等,所以在舞台视觉效果上能够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舞蹈从业者开始探索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无限可能,河南卫视在舞蹈节目创作与表演过程中大量运用新媒体技术使舞台视觉效果呈现出革命性的变化,为观众带来了更加具有沉浸式、感染性、互动性、意趣性的作品。正如《蛇来运转》中以实时渲染技术在舞台上生成了女娲及伏羲的形象,当女娲与伏羲抬手或移动时,身后的云、背后的发以及身上的衣裙、天上的日月星辰都随着舞者的动作开始变化,仿佛与舞者有着真实的互动。
1.2晚会镜头语言应用
在2025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中有着丰富的舞台镜头的运用,除去推拉摇移等基础的拍摄手法外,还大量运用了慢镜头、长镜头等。同时舞蹈节目中以镜头通过光影的变化及色彩的搭配,使观众观赏到炫美多彩的舞蹈服饰及流畅优美的舞蹈动作,赏心悦目,给观众带来极高的审美体验。正如《蛇来运转》中以摄像镜头配合光影从舞者面庞慢慢扫下,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伏羲脸上的肃穆,配合舞者面部带有的鳞片纹饰,庄重之感油然而生,正是丰富的镜头语言配合着舞者柔韧的肢体语言,使观众能够在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的同时充分调动其想象力。
1.3舞蹈创作内涵分析
河南卫视近年来连连推出包括《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电视舞蹈,并在其举办的《中秋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活动中编创大量的优秀电视舞蹈,让人们看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传统文化+民族舞蹈+科技赋能”的方式,将舞蹈形式的视听艺术效果、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技术的创新表达结合起来。通过高规格高质量的文化节目和创新性的技术运用,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舞蹈节目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特质
2.1蛇元素的应用紧扣主题
作为2025蛇年春晚,蛇元素的应用在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蛇作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意义。首先,在远古时期,蛇以其神秘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许多部落氏族的图腾及守护神。而相传人类共同的始祖女娲与伏羲便是蛇身人首,象征着人类的繁衍与起源。舞蹈《蛇来运转》就将两位始祖作为舞蹈的主要形象,以舞蹈展现远古时期两人相互扶持的情景。其次蛇寓意着吉祥与财富,先民认为蛇能够潜于深渊、致云雨,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也用蛇来表现吉祥圆满。2025年河南春节晚会从蛇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运用大量的蛇元素紧扣本年的生肖主题,以舞蹈动作来模仿蛇的斗折蛇行。
2.2舞蹈《一扇百年》展现扇文化
扇在我国早已有之,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实用功能的纳凉扇风,到宫廷的礼仪用具,再到书生文人身份趣味的象征,具有多重功能。舞蹈《一扇百年》以不同的舞段分别介绍中国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不同种类的扇,魏晋时期出现蒲扇,后又以麦秸编织成麦秆扇。起源于中国商代的宫团扇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还有羽毛扇,始于周昭王时,有“盂夏取雀翅为扇”之说,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折扇,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南北朝时期,扇面可以作画。一支舞蹈简明地展示了中国的扇形发展,观众可以通过舞蹈对我国流传已久的扇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2.3舞蹈《茶茗东方》传承茶文化
河南卫视携手知名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跨界联动,共同打造舞蹈节目《东方茶茗》,使得该舞蹈同时兼具着商业性与审美性。霸王茶姬将东方文化与茶事传承、创新结合于一体,努力向全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舞蹈中以舞者不同色彩的服饰及或奔放或内敛的动作来表现不同品种的茶叶。红茶红裙张扬,动作妩媚多姿。绿茶则以清新温婉的浅绿色配以柔美抒情的动作来进行表现,红茶与绿茶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舞蹈中配以火起灼香,一火一茶,一雅一烈,万变其香,用文字来对中国茶叶进行表现,以翻飞舞动的手臂及裙摆来表现茶叶卷曲的状态,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整个舞台空间好像成了茶壶的内部。作为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茶文化,以舞蹈的形式进行展现,配合舞台镜头语言,将商业与艺术相结合,将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观众。
2.4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运用
河南卫视2025年春晚中出现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整场晚会的聚焦点,以艺术化的视听手段进行呈现。河南卫视在晚会中通过将舞蹈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生动、鲜明的方式展现出来。舞蹈《一扇百年》以舞蹈的方式聚焦百年制扇工艺,并将其展现在观众面前,不仅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现,使观众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时代性,同时河南卫视在春晚中还将AR技术与裸眼3D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结合在一起,使舞台上舞者的舞蹈服装随着舞蹈动作的流转而产生光影流动的效果,从而给人一种沉浸式的感受。除舞蹈节目外,《十二花神之花开永时》中运用的通草花、缠花等饰品;作为非遗的现代积极传播者李子柒身着带着全国各个不同地区非遗元素的服饰亮相。这件服饰由李子柒与全国多地非遗传承人共同创作,其中,她头上的桂花发饰采用了洛阳牡丹瓷工艺。这些都是河南卫视在春晚中向全国人民展现出的精品。
3.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舞蹈节目带来的传播影响
3.1传播范围与受众群体扩展
河南卫视2025蛇年春晚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和技术媒介进行传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播的范围扩张及受众群体的丰富成为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课题。观众可通过河南卫视、大象新闻等传统渠道观看,同时覆盖Bilibili、爱奇艺、优酷等头部视频平台,形成“电视+新媒体”双轨传播。河南春晚以舞蹈配合AR、裸眼3D等技术的手段也紧跟时代潮流,兼具时尚性与艺术性,吸引了新一代年轻观众。舞蹈节目也深挖非遗文化,对于文化爱好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2舞蹈作品效果留存的全新可能
新媒体技术与舞蹈相结合,其数字化、互动化和全球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留存、传播以及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以身体语言配合光影技术以及镜头语言等,以生动鲜明的方式对文化进行传播。作为即时性较强的舞蹈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也更有利于舞蹈作品的留存,使得舞蹈作品可以通过摄像保存。由于河南卫视舞蹈节目大量运用实时渲染等技术,所以使观众在电视上观看时仍能较强、甚至更强的感染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舞蹈作品及其所传达的文化的留存。
3.3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表达
河南卫视2025年春节晚会在中华传统文化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与表达。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有利于我们明确我们是谁,更好地发展我们自身。这些舞蹈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性及多样性,还通过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性,对中华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次地挖掘,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生命力,去除了传统文化中国一定的糟粕部分,予以正确的时代表达。正如舞蹈作品《蛇来运转》中女娲与伏羲,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类共同始祖的故事,原本作为原始人类社会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质的产物,但是在舞蹈中却表达着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有利于新一代年轻人接受及传播,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于中华文明的敬仰及热爱。
3.4文化认同感的建立与民族自豪感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必须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意识。所以其文化认同感极为重要,是我们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重要标准,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石,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河南卫视以创新的方式对中华文化进行展现,有利于我们文化认同感的建立与民族自豪感的增强。舞蹈作品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着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成就,将传统文化以现代的形式进行呈现,展现了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活力。而河南卫视将2025年春晚于多个平台播出,有利于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给全世界,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4.河南卫视春节晚会成功的启示
4.1坚持原创,彰显作品独特性
创新是一门艺术持久发展的源泉。在文化艺术领域,我们必须要坚持原创,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创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舞蹈作品。在各大媒体创作电视节目同质化的背景下,河南卫视坚持原创成为其独特的标识,对比其它电视节目更具有竞争性。河南卫视坚持原创,从内容原创到形式原创,再到与多门类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无不彰显着其独特性,通过新颖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大量的年轻观众。未来河南卫视将继续坚持原创,在其已经形成的、具有鲜明风格的道路上继续发展,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新为其发展的驱动力,借助舞蹈的形式,结合新媒体技术创作出更高质量、更新颖独具特色的作品。
4.2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运用艺术手段展现
河南卫视深度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后进行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生命活力,为观众呈现一场文化盛宴。其从历史神话故事、传统民族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入手,以艺术的方式向世界人民进行展现。习总书记曾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因此,舞蹈艺术的发展一定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深度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舞蹈艺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形式进行全新阐述,成为观众认知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3创新舞蹈传播方式,多平台同步上映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单纯的通过录像对舞蹈作品进行传播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人短、平、快的生活方式,难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必须要创新舞蹈传播方式,将舞蹈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舞蹈作品的传播创造全新的路径。河南卫视2025年春节晚会的成功经验也说明我们要丰富舞蹈作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传播。线上主要运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如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软件进行传播,或利用3D建模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创造舞蹈作品,使观众可以通过线上观赏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线下传播可以创作更多的环境舞蹈等,突破舞台空间的限制使观众能够近距离观看甚至亲身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舞蹈艺术的感染力。舞蹈作品也可以进行跨界合作,与不同领域的热门IP进行合作,将舞蹈作品与其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全新的作品,扩大舞蹈作品的受众群体。正如河南卫视此次与霸王茶姬合作创作的舞蹈作品《茶茗东方》,既展现了我国独特的茶文化,同时也吸引了霸王茶姬的爱好者观赏作品。
4.4与时俱进,更新新媒体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舞蹈艺术领域发展,也要积极寻求全新的新媒体技术,并与之结合创作出全新形式的舞蹈艺术作品。2025年中国新媒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跨界融合、数字化营销新技术与新模式、人工智能等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新媒体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而舞蹈艺术发展必然要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以拓宽其传播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舞蹈创作的重心应该是在表现人民生活、传达人民的情感上,而非技术至上,着重强调其新媒体技术必然会错失重点
5.结语
河南卫视2025年春节晚会的成功毫无疑问与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运用舞蹈、音乐等多门艺术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的结合更加有利于舞蹈作品内容的诠释,使广大观众能够充分理解其所表达的内涵,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有望在未来迎接更多的突破。舞蹈编导应继续积极创作更具有创新性的舞蹈作品,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
文章来源:《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