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影《一步之遥》的美术风格

作者:王然,刘宁来源:《芒种》日期:2015-07-18人气:3199

一部电影的主创部门主要有四个方向,分别为导演、摄影、编剧和美术,可见美术对于电影的重要性。目前的国产电影美术存在着一定的毫无个性、千“片”一律的情况。而姜文的电影似乎可以视作一个例外,其导演的作品虽说不多,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其在电影美术的美学定位上一直不懈地探索。作为导演姜文的表演美学,形成了一种“一根筋表演美学”,它介于状态表演到奇观表演之间,既有状态表演提升以后的“本体象征”表演,也有奇观表演包装下的夸张表演。经过了《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电影的摸索与积累,姜文在2014年上映《一步之遥》中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美学”。

尽管这部电影在叙事和美术运用上有虚张之嫌,全片充斥了大量的后现代元素与狂欢色彩,以至于无论是观众抑或是影评人都对其评价不高。但平心而论,正如在嬉笑怒骂的台词背后是姜文对人生百味的思考,对社会荒诞现象的讽刺,在五彩斑斓的画面背后,姜文实际上是用画面来表达了自己在美学上的一种颇为先锋而活跃的探索精神。《一步之遥》的美术设计师柳青曾经表示,大部分的人并没有理解姜文。作为一个曾经与孟京辉合作过《等待戈多》等戏剧的美术设计师,柳青本人也是一位具有先锋姿态的艺术家。在这一次与姜文的合作中,姜文一度表示美术的预算是没有上限的。这给予了美术团队的工作人员们极大的发挥空间。《一步之遥》美术设计体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美学姿态,主要体现在它结合了魔幻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将银幕的表现力和哲理化提高到了最大程度,对于当代国产影片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一、魔幻主义色彩与欲望呈现

《一步之遥》的风格更为贴近《让太阳照常升起》,整部电影都充满了魔幻主义的色彩,柳青在总结《一步之遥》中的上海场景时,将其形容为是“比上海还上海”。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握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的某些特点并将其放大到极致,这个特点就是冒险家的乐园。为了感受那种纸醉金迷的感觉,柳青还特意去了澳门,因为澳门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斥着不实用的夸张感,有着一种专为冒险家和赌徒设计的感觉。而在《一步之遥》中,姜文饰演的前清遗老马走日与葛优饰演的租界警官项飞田正是两个人生的赌徒,上海这个地方不仅成就了他们在金钱上的大起大落,也见证了马走日在两段感情上的得与失。

影片的第一个高潮,同时也是马走日人生的巅峰便是“环球花国总统总决选”的成功举办。在影片中,故事发生在“上海大世界”,但是电影实际上是在北京的影视基地中搭棚拍摄的。对于场景的设计,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能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因为这对于组委会主席马走日和花国总统完颜英来说,实际上都只是人生中一段绚烂的美梦,他们在结束了这次选美之后就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只是两人此刻都没有意识到。马走日本人还为他一手打造的“花国总统大选”造成全世界人的疯狂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操控了他人,实际上他自己也沉迷其中而不自知,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被命运操纵的对象。因此上海大世界舞台的搭建以盛大华丽为主,颇有西班牙十九世纪建筑师高迪为巴塞罗那设计的建筑特色,特色全场坐席能容纳两千观众,舞台背景恢宏而灿烂,环形的金色灯柱仿佛围成了一张性感的大嘴,雍容华贵。而仔细看观众席便可以发现,二楼的贵宾席是海葵型的,而马走日和项飞田在主持时所站的阳台则有海螺的韵味,可以说整个大世界都充满着魔幻主义的灵动气息。这正是为了说明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就像整部电影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选美案件,但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是远远超过历史的,在场景的设计上,也要有一些想入非非的,乌托邦似的虚幻感,这也是影片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观众认为选美的场景太过夸张,事实上姜文正是要让其经不起理性的推敲,甚至让人产生一些焦虑和恶心感,来体现物欲中的人性。

二、浪漫主义色彩与情感高潮

早在《让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就表现了他对于火车特有的感觉。姜文认为火车代表了一种不知从何处来,不知到何处去的动荡感,而无论是人们的爱情还是民国时期的命运,实际上都是带着这种动荡感的。在《一步之遥》中,无论是风光一时的马走日还是富家小姐武六,甚至是权倾一时的武大帅等人,实际上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姜文再次运用了火车这一意象,只是比《让太阳照常升起》更为大胆的是,这里的火车是带有虚拟成分的,在电影中火车是出现在武六的书房中的,观众可以理解为是武六为了纪念她和马走日的相逢故意将书房设计成了火车的车厢,也可以理解为是马走日去拜访武六时心情激动,想起了他们认识的场景,因此联想到了火车并对这个场景进行了美化。总之火车确实都给两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影片结尾时姜文还特意安排了一个武六在火车边上的蒸汽中告别的镜头。可以说火车就意味着马走日和武六的感情高潮,因此在这一场景的设置上是有极具浪漫主义和梦幻感的。姜文对于情感世界的设定是要温暖,为此柳青等人专门试验了真实的沙子以及其他磨成细粒的粮食,但是颜色或是偏灰,或是偏红,都达不到姜文想要的效果,最后美术部门决定将六吨的玉米粒磨碎铺在车厢地面上,在俯拍镜头下形成一片金灿灿的,鲜艳夺目的沙滩,在上面还有沙滩椅、气球、棕榈树等真实火车车厢,甚至是真实的地中海或亚得里亚海沙滩上都很少能同时存在的事物。因为此时画面要表达的是两人肆意流淌的,不受约束的情感,武六告诉马走日自己在海边拍日落,马走日能够在武六面前吹嘘自己在法国拍过《火车进站》,要学六门外语等等,这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对此刻背负人命官司的他来说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此处的浪漫氛围越浓厚,最后马走日与武六感情结局的悲剧效果就越强烈。

三、现实主义色彩与戏剧感

如果说魔幻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运用给电影提供了前沿性的话,那么现实主义的运用是任何一部电影必不可少的,它的成功运用是电影经典性的前提条件。姜文在置景前期就曾对美术部门提出要求,那就是虽然可以在大处发挥想象,但是在细节上必须遵从现实主义,让观众有真实感。

以马走日在暴露身份后被关押时的监狱这一场景为例,就是取材于现实中的真实建筑,同时又营造出了戏剧感。这个监狱的设计灵感是位于上海虹口区的,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中国余洪记营造厂建造的1933老场坊。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宛如迷宫,体现出一种“天圆地方”的概念,拥有具有异域特色的旋梯、窗格等等。在《一步之遥》的制作中,姜文是毫无疑问的首脑,他将自己想要的意象与风格用各种语汇表达出来,再由柳青带领的美术团队将其变为现实,而姜文的语汇绝大部分都游离在电影与非电影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充满了舞台假定性的概念。老场坊本身并不是监狱,而是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场,它虽然极具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式风格的结构之美,但是其建造本身并不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享受时尚,追逐艺术的场所,而是为了用来进行杀戮,在建造宰牲场时,光是墙体的混凝土就全从英国进口,厚度达到五十厘米,可谓是坚固无比。而对于《一步之遥》中的监狱来说,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插翅难飞的禁锢感和恐惧感。监狱的整体呈现一种多边形的环形结构,而马走日就被困在中间,观众既看不到出口也看不到入口,这暗示着对于马走日来说,无论他答不答应拍摄电影,他的结局几乎都是死路一条。马走日与项飞田便是在这里见面,与上一次相见时两人的身份地位早已有天壤之别。镜头是跟着项飞田走向马走日的,在阴森恐怖的光线中,一个个面目不清的士兵对项飞田用安南语敬礼,趾高气扬的项飞田则沿着“回”字形走廊突然出现在落魄的马走日的面前,观众很难分辨出项飞田行进的方向,就如同马走日此时也分辨不出项飞田的用意。表面上,项飞田在劝导马走日要理智,给他讲日本武士日夏步的故事,似乎全是在为马走日考虑,但实际上项飞田早已做好了时刻出卖马走日的准备。整个监狱的场景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种压抑感和绝望感,又不脱离现实。

姜文是一个乐于挑战传统的导演,从他的一系列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姜文在电影美术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审美基本格局,而且不仅在概念设计上一直细心雕琢,在管理运作上也已经逐渐成熟。这是值得鼓励的。《一步之遥》的缺陷在于叙事而非美术。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步之遥》这种先锋带有先锋精神,叛逆色彩的美术表述方式还将散发出更为不可阻挡的魅力,对于中国的电影创作者来说,《一步之遥》既提供了教训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厉震林.论导演姜文的表演美学及其教育背景[J]. 当代电影,2012(2):53-58.

[2] 姜文电影的创造精神——关于艺术个性与审美变化的关系[J]. 文艺争鸣,2011(13):104-109.

[3] 左英,老晃.梦是唯一的现实——姜文专访[J]. 电影世界,2007(17):16-25.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