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情感教育方式下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

作者:梁剑来源:日期:2014-05-31人气:1260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

五年制高职学生有很多优点:他们精力充沛,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参加活动积极等等。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的不足之处:

1.学习中: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对象大多是初中或职中毕业生,考试分数多在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文化课成绩基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许多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上课不专心听讲,实习不愿意动手,课前没有预习,课后不做复习,很少向教师提出学习上存在的疑问。入校后,一些学生对专业课及基础课的认识不足,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及发展方向,就业形势等问题知之甚少,加之高职院校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的不求上进,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为五年制学生的普遍现象。

2.纪律上: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年龄比较小,由于之前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无法尽快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导致这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日常学习中表现为纪律散漫,课上不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始终要教师不停地维持课堂纪律;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较差,文明礼貌缺乏,集体观念不强,不能形成良好的文明守纪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3.素质上:基本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存在逆反情绪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相对薄弱,校方和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地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对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不高。五年制高职学生中有很多在初中时就不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他们得到的肯定太少,否定太多,这一情况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暴自弃。加之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不成熟期,考虑问题容易偏激,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地认识,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4.心理上:认同感不高,心理问题多样

大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因为考试分数不高,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选择职业院校,这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失落和情绪上的消极,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入学之后,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难以一时适应周围的事物,以我为中心,与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不高。加上社会对高职生的偏见,使之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面对种种困惑,许多学生只采用消极、得过且过的方式应对。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不够
  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初期,正确的教育管理可以使其终身受益。叶圣陶先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强调:“教育往简单方面说, 只须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目前我国教育方针正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教育理念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乃至社会,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从而导致校方和家长往往偏重于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而忽视了理想信念、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其结果就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具有优越感,而成绩落后的学生日渐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2.教育管理的合力需进一步协调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形形色色的社会因素及互联网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产生巨大诱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却不能形成一致的有效合力。目前,处于学习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均生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由于社会发展的转型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学生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好坏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家长只关心子女的成绩,而对子女如何为人处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五年制高职学生好奇心强,识别真假对错的能力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社会和家庭中的种种错误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3.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管理人员是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随着教育管理队伍的日益年轻化,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育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但同时也存在思考问题片面,处理问题易走误区等问题。良好的道德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管理人员的模范示范作用和教育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会导致学校德育教育的深入不够。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端正态度,积极热情,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意义深远。
  4.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需要加强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目前从教育理念到管理方式都还不够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不强,教育引导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会导致教育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及行为特点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有别于本、专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结合实际制定规范的实施细则,明确学生的培养标准与目标,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上到下落实教育管理工作。

基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成因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思想认识落实到位,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情感教育在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著名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情感。”“知识教育让人更加睿智,情感教育让人更加完整。知识教育可以造就人,情感教育可以拯救人。”情感教育从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对以往“应试教育”的认识,情感教育的实施在根本上为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及良好行为的养成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2003年在英国沃里克大学举行的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学者就情感教育的本质达成了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及情绪。”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就是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以富于感性的交流方式去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自信感、归属感,焕发前进的动力,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目的。”

情感教育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情感教育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1.增强对情感教育的理解

首先,教育管理者需要精心选择教育管理内容,以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尽可能地满足受教育者对情感认知需求,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使之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使教育双方对情感教育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要求教育管理者对情感教育方式保持足够的热情,并始终能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和诚挚的态度积极投身到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去。同时,尊重受教育者整体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努力营造一种严肃活泼、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方式下加深理解教育管理内容。

再次,要运用丰富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管理手段,使教育管理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并通过双方互动沟通,调动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实际加以讨论,加深感情上的共鸣 。  

最后,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他们走出课堂和学校,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去,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知识,从而加强对情感教育方式的认同,使情感认知在实践中转化为内在情感。

2.加强教育管理中的情感交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教育管理既是思想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教育管理双方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产生思想共鸣,保证教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强调教育管理目标与情感教育目标并重。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五年制高职学生群体及个体在不同时期情感的变化,尊重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适时适度地进行有效沟通,才能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易于接受并认同教育管理内容,进而实现教育管理双方情感上的的融通,从而提高对教育管理内容的接受程度,使之逐渐转化为自我情感教育的内在动力。

3.重视情感激励的积极作用

情感的产生与形成不是心理活动的自然伴发现象,是需要通过教育管理来培养和发展的;情感教育也不简单的只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教育管理工作除了要使之产生对情感教育的认知和主动,还要对其进行适时适度地情感激励,促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内容建立在一个自愿自觉并能从中得到情感满足的基础之上。

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自然情感需求旺盛,而社会情感尚未成熟的阶段,同时又对外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渴望,是情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波动时期。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会使其对情感教育方式产生积极的态度,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教育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形成一套对道德行为有效的奖惩机制,使情感体验成为践行情感教育的强大驱动力,推动学生由情感认知到具体实践的升华。

4.促进教育管理双方的和谐关系

建立和谐的关系不仅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和谐的环境氛围,需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的实际情况,要诚心诚意地融入他们,尽心尽力地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即传授知识又给与对方良好的言传身教影响,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教育反过来又可以加强双方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相互的信任感。建立和谐愉悦的关系,是保证教育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的作用,使情感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情感教育是一种实践,又是一种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又具有研究价值。情感教育是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它需要教育管理者在情感教育方式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教育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基本道德素质,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情感教育的感知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情感认知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晶.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J]. 武汉商贸.2012.2

[2]曹士东,陈琴.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因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3]杭红霞.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12

[4]孙志方.五年制高职生教育管理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