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初探
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
(1)专业的特点:较早确定专业方向为学前教育,便于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利用所开设的课程、安排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五年的学制时间,相对于中专幼师或者高职类学前专业都长,这更加利于学好、学精、学透专业知识,更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
(2)学生的特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上从未接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她们对音乐的认识不足,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音乐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她们的年龄大多是15-16岁,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水平已经成熟,错过了身体机能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成长阶段,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十个手指在韧带的弹性、指尖的伸展、肌肉的反应、双手协调等方面都不如儿童优越,这些都不利于对演奏技术的训练,对于提高演奏技巧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她们的学制为五年,学习钢琴的时间非常有限,练琴的时间久更加不足,这些都是她们在学习钢琴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虽然这些学生在生理水平上有诸多局限性,但是,在心理成熟水平和认知心理的特点也为她们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因素。心理成熟水平使她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体会钢琴艺术的不同情境。认知心理上的成熟也使她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对学习目的的确定性能使她们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钢琴教学的特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区别于一般的钢琴教学,它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她们不需要高超的钢琴技巧和演奏水平,重在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方法的同时具备音乐基础理论、弹唱、编配、编排等综合音乐素养。加强钢琴教学的“实用性”,避免“专业化”。因为幼儿的音乐活动一般都是各种音乐活动的综合体现,而不是单一的形式,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这些音乐素质融会贯通。
而目前,我国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还缺乏一套相对完整统一、行之有效、符合本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未形成清晰的框架和标准;在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材的搭配和选择上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模式
(1)集体课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一次2节,学生人数大概每班45-50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教学任务,集体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教学方法。集体教学模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讲授钢琴演奏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识谱、节奏、作品介绍、弹奏方法等,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利用相关理论知识的衔接,在钢琴课中将多门专业知识相互渗漏。它的优势在于:
①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需要详细讲解的共性问题,在集体课中教授,减少了在分散教学中对知识的重复,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②在集体课中的复课,可以为学生提高一个舞台实践的机会,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习的上进心和自觉性,促进竞争;
③有利于学生在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和方法的同时,听觉、识谱、视奏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④利于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欣赏一些乐曲的演奏,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培养乐感。
(2)小组课
每个班因学生各自的音乐天赋差异、勤奋刻苦的程度、练琴时间的多少、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等不同,在教学进度上会呈现出阶梯式的现状。因此,小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三个等次(优、中、差)是可取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在于:
①对于优等生,可以通过弹奏大量的曲目,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解决她们在集体课上“吃不饱”的现状;
②对于中等生,保持良好的现状,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③对于差等生,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她们的消极情绪,安抚她们的自卑心理,让她们对钢琴的学习保持一种坚持的态度,而不退缩,放弃。
(3)个别课
钢琴课毕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方法施教。而个别课教学模式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开设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在于:
①教师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并解决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②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演奏水平及特点,选择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曲目,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
(4)角色转换教学
钢琴课的课堂上是一名老师教多名学生,而且是学生轮流复课,平均每个学生的复课时间只有1分钟左右,明显存在时间不够的现况,很多技巧性问题都不能在课堂上解决。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让个别优等生转换角色,扮演教师,参与到教学中,给差等生复课,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能够到很好的互动教学作用,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它的优势在于:
①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更细致、耐心地班学生解决技巧问题;
②让优等生得到锻炼。每一次的教学实践,同时也是自己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
③让差等生消除对老师的恐惧紧张心理,放松弹奏,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让她们更好沟通,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能增进同学之情。
三、提高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方法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首先,給学生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的,学生就会具有较大的学习动力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当将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及教学要求在学习之初都明确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与教师合作去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其次,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主要为集体课授课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一味由教师指导,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2)精弹与泛弹相结合的范例式教学
以我院为例,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制为五年,但钢琴教学计划只有216学时,且为45-50人左右的集体课。因此,在学习时间上存在紧迫性。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采取精弹与泛弹相结合,渐进与跳跃相结合的办法,把具有典型性的基本技术类的曲目,音乐风格上有代表性的曲目作为典型范例列入精弹课程,精雕细琢。把技术上、音乐上属于重复类型的曲目列入泛弹课程,一带而过。精弹意在提高弹奏的“质”,泛弹意在扩大弹奏的“量”。在教材的安排上,也可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渐进与跳跃相结合,在保证扎实地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考虑到学习的进度。
范例式教学能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典型的范例曲目进行讲解、分析、示范等,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帮助她们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目的。而且通过一对一的复课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际弹奏能力,解决技术问题,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她们总结出一套实用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强调看谱弹奏,提高视奏能力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从未接触过钢琴,在学习之初往往由于对键盘不熟,弹奏时不肯看谱,喜欢“埋头苦干”。其结果常常会误入歧途,键盘并未因此而熟悉,却养成了不看谱弹琴的坏习惯,很多学生一旦弹错就停下来,连谱子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而且不能接下去弹,只能从头再开始。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视奏能力,譬如做这样的练习:用一首程度较浅的乐曲,先是默读几分钟,“目测”调号、拍号、音区、音程距离等,边读边想键盘位置,想和声效果,然后再上琴练习。速度可适当放慢,尽可能看谱,用余光顾忌键盘,即使弹错个别音,也不要停顿,保持节奏的统一、乐曲的连贯及完整性。切忌不要看一个音符弹一个键,眼睛要有“提前量”,眼与手的动作要有时间差,手指弹第一拍时,眼睛应看到后几拍的音符。最初可以从几小节开始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掌握这个方法了,便可以逐步扩大篇幅。
在强调看谱弹奏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大量的泛弹曲目来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视奏能力的提高既能加快键盘熟悉的进程,又能提高读谱能力,必将引起钢琴学习的良性循环。
(4)选用合适的钢琴教材
我们应针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选用有针对性的钢琴教材,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内容。钢琴教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技巧为主的教材,另一种是以音乐表现为主的教材。
譬如以技巧为主的教材:《哈农手指练习》、《音阶、和弦与琶音》、拜厄、车尔尼599、849等。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型、坐姿、指法、识谱、节奏,掌握如何触键、放松、弹奏技巧、踏板的运用,并解决双手配合的协调性等。
以音乐表现为主的教材:《儿童钢琴曲选》、《小奏鸣曲》等。主要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经典作品,来达到让学生尽快掌握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主要风格的教学目的。当然,在启蒙教学阶段,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很多作曲家的代表作由于难度太大,很难让学生直接弹奏原著,可以选择市面上买得到的一些缩编版本或简易版让学生学习,以便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风格特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