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洛丽塔》的戏仿手法

作者:韩松晓来源:《芒种》日期:2014-09-05人气:1967

摘要:纳博科夫的著作《洛丽塔》在1958年首次出版后,一度被列入黄色书籍,其模糊的道德主题一直是评论界议论的焦点,有些评论家指出该作品情节和色情语言让常人难以忍受,也有许多读者疑惑,这样的一部违背道德的著作究竟传递了作者怎样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洛丽塔》中作者使用的戏仿手法,指出作者通过巧妙细致的设计:对传奇喜剧的戏仿,对故事人物的戏仿,对情节结构的重叠戏仿,既赞扬了主人公亨伯特对艺术和爱的主张,更嘲弄了亨伯特的性变态和肉欲,这是对人性的双重认知,纳博科夫通过巧妙使用戏仿,不仅有力地表达了小说的主体,也反映了其美学思想——艺术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洛丽塔,纳博科夫,亨伯特,戏仿

 戏仿

    戏仿是指“对词语、态度、语气和作者的观点的一种巧妙的使用,以此来使作者的观点显得可笑的一种方式。“(34) 纳博科夫使用戏仿规避陈腐的写作方式,规避当时现有的文学艺术手段,希望能达到奇异的表达效果。同时,戏仿不同于讽刺。纳博科夫曾说过:”讽刺是一种训斥,戏仿是一种游戏。(35) 和乔伊斯一样,纳博科夫的作品显示了戏仿是如何产生顶尖的艺术作品,戏仿在其每部作品的设计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在《洛丽塔》中使用戏仿是试图掌控文学之间的关系,他告诉陪审团他已经知晓此书与此前作品的关联性的一种方式。戏仿作为一种作者主观选择使用的文学手段,为纳博科夫作品的指涉性特征提供了主要基础。戏仿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普遍性已使它成为其写作习惯。因此“戏仿”是解读《洛丽塔》,甚至是解读纳博科夫所有作品的一把重要的“钥匙”(3)戏仿在《洛丽塔》中以防御的、预期的方式出现,作品通过读者对嘲弄的语气的一种预期,从而使虚构作品更易被读者接受,也使读者相信《洛丽塔》可以是一部爱情小说,也可以是对爱情小说的戏仿。

纳博科夫说:“戏仿使作品最大程度上贴近虚构作品,而且,他的确通过使用戏仿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非过时的或者模仿性的,而是当代的原创的。《洛丽塔》的成功在于其避免了以陈旧的形式重现虚构作品。纳博科夫通过使用戏仿这一写作方式和艺术手段,使《洛丽塔》在文学作品长河中独树一帜、耀耀生辉。

 

对传奇戏剧的戏仿

   尽管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多次戏仿和模仿了各种文学体裁(比如:爱情小说,案件分析,自我分裂小说,侦探小说和色情文学等),《洛丽塔》中最好的描写是对戏剧形式的戏仿。通过对传奇戏剧的戏仿,纳博科夫使人物亨伯特复杂化,从而确定了该书的意义中心所在。

    《洛丽塔》对传奇戏剧的戏仿在其形式上清晰可见,在典型的传奇戏剧中,一对恋人通常会遇到一个阻碍其恋情的障碍人物,这样的人物大多来自恋人父母,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竭力反对二人的结合。但是恋人通常会设法逃脱其控制,或者通过他们象征性的婚姻来转变阻碍角色的,并且为最后的大妥协庆祝。同样,在《洛丽塔》中,亨伯特和洛丽塔就是这样一对恋人,被可笑的社会反对。甚至可以这样说,亨伯特很像是一个传奇故事里的英雄。He is "an exceptionally handsome male; slow-moving, tall with soft dark hair and a gloomy but all the more seductive cast of demeanor". 1

洛丽塔,有着一对灰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是典型的传奇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是他的情人。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这对恋人试图战胜其中一个阻碍角色——夏洛特(通过夏洛特的死),也试图去战胜另一个阻碍角色——读者。尽管可笑的社会一直反对他们的结合,但这对恋人通过他们的汽车旅行成功逃脱其阻碍,至少是暂时成功了。

亨伯特是对典型的传奇英雄人物的戏仿。亨伯特像一个传奇戏剧的英雄人物, 一直在努力美化他对洛丽塔的爱, 急切地保护洛丽塔的“纯洁”,为她的“贞洁”辩护。 然而,他对洛丽塔的一厢情愿的保护是荒唐的,因为正是他利用一切手段在摧毁着她的贞洁。他保护洛丽塔的本质是要保护她不受任何人的玷污,除了他自己。事实上,他是洛丽塔面对的最大的威胁。尽管他利用温柔纯洁的语言守护着洛丽塔,从而达到伪装自己的目的,他的行为是丑陋的,他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描述和实质的自相矛盾带着强烈的荒唐的戏剧效果。他试图去保护情人洛丽塔的戏剧效果最好的例证就是,在黑兹房子的客厅里,亨伯特和洛丽塔单独在一起时,他得到了绝好的机会,让自己内心着实体验了欣喜若狂的喜悦。Tussling with his nymphet over an Eden-red apple, he manages to use the friction generated by Lolita' s legs across his lap to accomplish a sick private ecstasy ...(47一48) 

然后,他继续宣扬洛丽塔被“安全地占有”了,不管从哪种角度看,他都没有损害她的纯洁。那个荒唐的场景削弱了亨伯特的完美主义的标榜和对洛丽塔的天真的关切。因此,可以看出亨伯特是对典型的传奇喜剧英雄人物的戏仿,他对洛丽塔的“保护”实质上就是为了把洛丽塔囚禁于其欲望的一种手段,所以,传奇喜剧中英雄式的亨伯特和丑陋的变态的亨伯特之间的矛盾为文本提供了喜剧所不可或缺的对立因素。

    同样,洛丽塔也是对喜剧中女英雄的戏仿。文本中两个洛丽塔之间的矛盾也产生一种强烈的喜剧感,我们可以看到亨伯特对洛丽塔唯美的描写与一个嚼着口香糖的低俗女孩之间的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常常是由语言上的不一致而暴露出来的。例如,在文本的第一段中,亨伯特对他的情人的充满诗意的描写,被一下的语句所削弱:“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讲着一口本土语言的洛丽塔和亨伯特的高雅的词汇描写下的洛丽塔被并置在一起,时不时地暴露出现实和幻象之间的距离。另外,纳博科夫常常提醒我们这个亨伯特笔下的带给他无限感官享受的女人实际上是个七年级的小学生。通观全篇读者可以看出,亨伯特笔下的洛丽塔的幻象的美感和现实中洛丽塔的幼稚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

    另外,亨伯特的结局也和典型的传奇喜剧产生了矛盾。在传奇喜剧中,恋人成功地逃脱了父母的反对并庆祝他们的结合。在小说的结尾,亨伯特慢慢地褪去了虚构故事的英雄特质,变成了一个阻碍式人物,成为一个阻碍他的女儿与他人形成任何个人关系的父亲的角色。当他最终允许洛丽塔与其他男人交往后,他喜剧性地潜伏在车里,关注着洛丽塔的行踪来保护她。然而,洛丽塔,正如传奇喜剧里常见的女英雄,的确和她的恋人奎尔特成功地从亨伯特视线里逃脱。尽管她没有与奎尔特结婚,而与迪克结了婚,而且打算用亨伯特的钱和迪克幸福地生活下去,最后她腹中未出生的胎儿作为一种社会延续的保障,这符合了多数喜剧的结尾,愚蠢的角色被消除,恋人因此而庆祝。因此,小说是由故事的阻碍人物亨伯特的视角所讲述地对传奇喜剧的戏仿。在故事结尾,正如传统的传奇喜剧,阻碍人物被去除,恋人得以从阻碍中逃脱。

    在纳博科夫对喜剧结尾的戏仿中,还有另外一种因素。亨伯特死于冠状动脉血栓,洛丽塔和她腹中的胎儿死于分娩,他们的死不是在故事结尾,而是早在故事开始就已经公布。这说明故事并不是一场悲剧,却是一场戏仿,因为,正如文章开头的序言里小约翰·雷博士所言,“如果洛丽塔连同她未出生的胎儿,和亨伯特死于一场对戏仿喜剧的小说结尾,社会和读者还是会照旧生活,事实是,正是这个可笑的社会强化了这种戏仿效果。(39 ) 

  

   然而,《洛丽塔》不仅仅是对传奇喜剧的戏仿,它有着更复杂的特质,因为亨伯特自己认识到他是个愚人,正是他自己欺骗了自己。是亨伯特自己写下这部对传奇喜剧的戏仿小说,有意地暴露自己的可鄙的行为,这种自我披露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复杂化。亨伯特利用其复杂的叙述策略,使读者相信他是一个聪明的叙述者,同时也是一个喜剧里愚蠢的行动实施人。这正是纳博科夫在戏仿传奇喜剧方面的独特造诣,没有这种能力,其文学个性和独创性将大打折扣。

 

重叠戏仿

    《洛丽塔》不仅是对传奇喜剧的戏仿,同时也是对小说情节结构的重叠戏仿。尽管看起来是亨伯特在建构故事,但显然,还有两外一只手在控制着他。仿佛是亨伯特在控制着故事的人物和风格,而真正在掌控着小说情节的却是“McFate”(纳博科夫)。纳博科夫揭开亨伯特的伪装的外衣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其对小说结构的重叠戏仿。《洛丽塔》中这样的戏仿比比皆是。

一方面,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和亨伯特与其他女性的关系产生了喜剧的平行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夏洛特很像亨伯特,夏洛特对亨伯特的爱显得毫无希望,这正是对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的戏仿。夏洛特疯狂地爱着亨伯特,她在第一眼看到他时就一见倾心,她称他是“我最最亲爱的人儿…  she calls him "my dearest, dearest, mon cher, cher monsieur" (104).

但是亨伯特对她的第一回应却是“厌恶和退却”。(106)他并不爱夏洛特,婚后和她只不过是同床异梦。这使夏洛特对他的爱显得毫无希望,最后惨死于车祸。同样的,夏洛特的感受与亨伯特的毫无差异,亨伯特第一次见到洛丽塔就开始疯狂地爱上了她,在小说中,亨伯特像个疯子一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他对洛丽塔的热烈的爱,她是我的生命之光。但是他的爱同夏洛特一样,也是徒劳的,因为在他们成为恋人之后,洛丽塔偷偷地和奎尔特约会,而且,随后和他一同私奔了,最后和迪克结婚并怀孕。所以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疯狂的爱最后也以无果告终,他也于狱中死于绝望。

然而小说最具喜剧性的重叠戏仿是亨伯特与其原配瓦莱里亚的婚姻,这是对亨伯特和洛丽塔后来关系进展的一种戏仿,当亨伯特娶瓦莱里亚时,她看起来像个小女孩,亨伯特以为她还是处女之身。“瓦莱里亚身上最吸引我的是她模仿小女孩的那种神态”(41),“他显得轻佻、活泼…她撅着嘴,露出酒窝,蹦蹦跳跳,穿着紧身连衣裙,用可以想象得出的最矫揉造作、最陈腐的方式晃动着她的蜷曲的淡黄色短发。”(41)

但是,和洛丽塔一样,瓦莱里亚迅速地老去,而且亨伯特很快发现她并不是她的初恋。和洛丽塔一样,瓦莱里亚发现魅力“无可抵御”的亨伯特后来竟变得可以抵制,最后和另一个男人私通,弃他而去。瓦莱里亚和出租车司机私奔,洛丽塔和剧作家私奔,瓦莱里亚后来的婚姻是对洛丽塔和迪克的婚姻的可笑的戏仿。亨伯特发现他们的出租车司机是瓦莱里亚的情夫时的第一反应是杀了他们两个;“威严的亨伯特和渺小的亨伯特商议着亨伯特·亨伯特是不是应该把她和她的情人杀死,或是把她们俩都杀死,或者一个也不杀。”(46)后来他的确杀了奎尔特。尽管亨伯特没能用他的皮靴跺向瓦莱里亚,但他最后终于扇了洛丽塔耳光。最终,向洛丽塔一样,他的前妻瓦莱里亚也死于分娩。因此,可以看出亨伯特和瓦莱里亚的婚姻是对后来和洛丽塔的关系的双重戏仿,这一戏仿一方面嘲弄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的基础,揭开了亨伯特后来对真爱和怜悯的主张。

另外,《洛丽塔》的反英雄式人物——奎尔特,也是一个重要的重叠戏仿,奎尔特是对亨伯特的喜剧讽刺式的戏仿,以简化的形式反映了主人公亨伯特的愚蠢。纳博科夫非常强调这种平行喜剧。在小说的开始,亨伯特读到一个剧作家的自传,并且发现《小仙女》和《父亲般的爱》是奎尔特所写,(洛丽塔在《小仙女》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而且他发现“奎尔特的很多剧作在孩子们中间都耳熟能详”(23)。向奎尔特一样,亨伯特也有自己的小仙女,对他们有着父亲般的爱慕,他也为孩子们写过剧本。这两个角色竟然如此相像。“His genre, his type of humor, the tone of his brain had affinities with my own","He mimed and mocked me::(222), said Humbert. 在洛丽塔被奎尔特诱拐出医院后,护士披露了绑架者的身份:“他是你的兄弟。”(395)当他和奎尔特最后对决时,他们似乎已融为一体,亨伯特写道:“我翻到他的上面,我被压在我们下面。他被压在他们下面。我们滚来滚去。”(479) 纳博科夫对代词的妙用暗示了两人身份的融合,说明了这两个人物本质上是一对双重人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另外,奎尔特通过重叠他的两个主要特质,喜剧性地暴露了亨伯特的性变态和他想把人生转向艺术的努力。亨伯特试图去掩盖他的变态,奎尔特显然也是一个变态的人物。和亨伯特一样,奎尔特也对小女孩情有独钟,在帮助洛丽塔逃脱亨伯特控制之后,他也试图将洛丽塔囚禁于自己的幻想之中。毁了洛丽塔人生的人是亨伯特,伤了洛丽塔的心的人是奎尔特。(249)作为对手,奎尔特是彻底的传统艺术的实践者,他是一个被公众关注的作家,他出现在香烟广告和青少年杂志里,还拍摄黄色电影。但是,他以一种冷酷的、精明的方式利用着艺术。他没有创造力量(他向亨伯特表白,他并没有和洛丽塔发生性关系,因为他性无能)。他迟钝的感觉使得他为了自己的享受利用别人,把他们看做是造就自己艺术的潜在的原材料。他利用洛丽塔,又抛弃了她。所以亨伯特需要杀了他。两人都是艺术家,一个是多产的剧作家,另一个是抒情的忏悔小说家。亨伯特想要杀掉奎尔特,但奎尔特并没有认真对待所面临的谋杀威胁,相反他将此看做一个笑话,或者一个审美经历。比如,当亨伯特递给他一首艾略特的诗,解释他为什么要杀他时,“因为你所做的一切/因为我未做的一切/你必须死”。(482)

奎尔特荒唐地评价这首诗:“噢,先生,这的确是一首好诗,就我所知,是你写的最好的一首。”(482)奎尔特这样的喜剧反应削弱了事态的严肃性,亨伯特握着枪的手变得有气无力无法瞄准。和亨伯特一样,奎尔特如果不能将生死场面转化为一个笑话,他至少可以把它变成一场戏剧,利用艺术来拯救自己。奎尔特毕竟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写过无数个戏剧,而亨伯特只是个冒名顶替者。当亨伯特设法瞄准奎尔特射击时,奎尔特想尽一切办法,将眼前的场面转化成为一场戏剧演出。因此,可以说奎尔特对亨伯特的喜剧重叠反映了亨伯特的变态,也反映了其把现实转化为喜剧或艺术的努力的愿望。这样的结构重叠也暴露了亨伯特利着迷和自负。如果说戏仿能够同时嘲弄和赞美其客体的话,那么亨伯特对艺术和爱的主张就是纳博科夫对他的赞美,对亨伯特的变态和肉欲的披露则是纳博科夫对他的嘲弄了。

结论:

和同时代大家乔伊斯、普鲁斯特、果戈尔一样,纳博科夫一次次地拓展了传统的写作界限,他以实验精神利用新的小说形式和语言进行艺术创新,他拒绝被动接受已有的方式,通过对不同小说形式和技巧的重新结合使小说的边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参考文献:

Vladimir Nabokov, Lolita, Nanjing: Yilin Press, 1995, p. 17. 此后所有引自本作品内容将在论文中仅用(+页码+)直接标示。

Alexandrov, Vladimir E, ed. 1995.  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Appel, Alfred Jr.&Charles Newman, eds. 1971.Nabokov: Criticism, Reminiscences, Trau.slatiou.s and Tribute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Appel, Alfred Jr.,  ed. 1993.  The Annotated Lolita  (Revised&Updated).  London:

Weidenfeld&Nicolson.

Bader, Julia. 1972. Crystal Laud: Artfice in Nabokov’s English Novel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