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婚恋节目收视长虹的艺术探索——浅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作者:于冬梅来源:《当代电视》日期:2014-09-13人气:1480

摘要:《非诚勿扰》节目三年收视长虹并成为哈佛大学授课时援引的成功案例。节目的收视率高有赖于节目的话题选择、观念把握、形式编排以及准确的受众定位。在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定位上增加引导性和趣味性,增加话题的冲突性,进而实现文化观念地有效传达。本文试图从服务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娱乐功能三个方面对其高收视率进行分析,力求对同类电视节目的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词:话题选择  角色设置  嘉宾选择  观念把握  形式编排

“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收视率已经成为评价一个节目的重要指标和节目追求的重要目标,而且很多电视台采取了收视率末尾淘汰制。”[1]江苏卫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保持了节目三年较高的收视率并成功成为哈佛大学授课时援引的成功案例,在同类节目当中脱颖而出。从社会效益来看,选择什么样的节目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形式是一个节目的载体,《非诚勿扰》的节目形式成为广大同类节目的形式模板被争相仿效;反过来看,选择婚恋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它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只是为男女嘉宾选择伴侣,它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传递正能量、反映婚恋现象、反映当下青年人的爱情价值观;另外,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的娱乐性价值。

《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定位是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无论是在节目的形式、还是内容设置上都体现着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特点。作为一个常年保持较高收视率的服务类节目它体现出了服务功能、文化(观念)传播功能,还有娱乐功能,这些基本元素保证了节目的收视率,而较高的收视率反过来又保证了这三个功能的实现。它作为一种成功模式,这些方面的具体表现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一、 服务功能——资料详实 风格中肯

为男女嘉宾提供客观真实的资料是服务功能体现之一。节目开始播放一位女嘉宾的资料;节目进行中通过三条短片来介绍男嘉宾的基本资料、情感经历、朋友采访;在看完男嘉宾的三条短片和相应的语言交流之后,如果中意可以留灯,男嘉宾有权灭灯,此时设置了留灯女嘉宾和心动女生有关的十项基本资料供男嘉宾了解。十项资料详细包括了择偶标准、情感经历、家庭背景、家务能力、收支状况、约法三章、素颜照、亲友采访、我的生活、闺房真容。男方看完资料后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请女嘉宾们回答,做出最终选择。节目下男嘉宾可以发短信或登录节目的官方网站了解女嘉宾的资料。

嘉宾选择上体现了年龄、行业与地域的全面性。嘉宾设置在各个年龄段:20岁到40岁;各个学历层:初中肄业到博士毕业;各种职业:农民工、IT业、教师、自由职业者、自主创业等方方面面;各个地区:哈尔滨、新疆、北京、南京等中国的各大城市,以及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各个国家。甚至举办职业专场(如农民工专场)、异国专场,增加观众角色的代入感,最大限度地提升节目的服务功能。

节目尽可能引导和表现参与者最真实的状态和人性特征,也会有很多现实的映射:老年人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类似状态、青年人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比对,可以帮助一部分打算选对象的人找到参考。

“满足你的心愿”是节目主持人基本的出发点。主持人孟非经常为了适应嘉宾的现场需要而灵活变通节目进行的规则,且自己打趣称:“你说、你说,你们接着说。我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又如对男嘉宾单眼失明,嘉宾宁财神便自爆自己的裸眼视力0.1、色盲等去阐明人体器官服务于人,不必因此自卑;主持人孟非则用照相机的各种镜头来说明单眼视力相当于50mm标准镜头的视力范围,强调双眼的视力效果可以通过回回头就能弥补。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客观地看待节目当中涉及的状况,实现对男女嘉宾正确的心理引导、对择偶对象进行正确判断,最终实现节目的服务功能。

详实的资料准备、真实、诚恳、灵活的主持风格加上两位嘉宾及时到位、鞭辟入里的分析对《非诚勿扰》节目服务功能的实现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二、 文化观念传播功能——敏于分析、亲近直言

观众除了有想通过节目寻找伴侣的,还有想通过观看节目感知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的,通过聆听他们的交谈感知时代的变化在年轻人的价值观上所起的变化。作为电视节目正确舆论导向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节目的嘉宾设置和自由言论的形式使得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被直接表述出来。    

20131207那期中关于“恋爱是否要以结婚为目的”的话题。男嘉宾的前女友说:“在和你结婚以前我有权利选择其他男人”。男嘉宾觉得很受伤;现场的11号女嘉宾也明确表达“恋爱要以结婚为目的”。分析师黄菡说:“我觉得恋爱就是为了试一试这个对象结婚合不合适,合适结婚不合适就不能结婚。要对感情真诚但不意味着要对对象专一。”孟非补充说:“恋爱不一定都要以结婚为目的,只要不是欺骗,两个人相爱,说好了在一起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但是不结婚,这也可以。那些认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彰显的是一种愚蠢的道德优势。”爱情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无法给出至理名言的话题,他们提供的只能是一些引起共鸣的感受或观点。即使这样,通过节目关于婚恋观念的传递,也可以让很多在爱情中偏执的人走出困顿。

关于“是否情感欺骗”的正确分析也很重要。男嘉宾称自己两段感情被骗。19号女嘉宾也说她被两个人骗。乐嘉分析:“我完全没有觉得你被骗了。因为你最后这段感情的女朋友的确是跟你在一起了。你之前的那一段感情你觉得你被骗了吗?你的那个网友对现实的婚姻有很多的不满,虽然和你在网上相爱,但当她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她又发现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害怕。而你也没有坚持。”乐嘉的话帮助嘉宾还情感一份真实。

另如有女嘉宾问男嘉宾:“你有B打头的车吗?”(即你有宾利、宝马或奔驰吗?)孟非很风趣地引导了现场的气氛:“我有B打头的车。我觉得比亚迪性能很好还环保。” 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其语言不仅幽默,还传达了一种让受众更舒适的婚恋观。不同观念、价值观的冲突碰撞伴随着整个节目的始终。那些直白的问话: “你结婚之后要和父母一起住吗?”“你有房有车吗?”“没有房子、车子我就看不到男嘉宾爱的能力”…… “拜金女”马诺的一句“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孟非做了如是评价:“一个真人秀的节目,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畴之内,在不损害别人的情况下,真实地表达自己,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东西,今天的中国人习惯性地说假话说了几十年了,我们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了。”对分歧的观念进行引导要有自己的立场。孟非和两位现场嘉宾用真实的情感流露去把握话题走向、宣传正能量、感召观众。

 

三、 娱乐功能——包装精美、话题不断

《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在节目创立初期就表示《非诚勿扰》是一档“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也被称作“真实电视”(Reality TV, Reality Show),它是用纪实的手法表现节目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状态,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1]中学求善、西学求真,“寓教于乐”不知不觉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传统。作为真人秀节目的《非诚勿扰》也存在着它的娱乐功能。

“《非诚勿扰》是打着婚恋节目的旗号,由时政节目金牌主持人主持,邀请社会多阶层时尚青年男女参加,以调侃娱乐的方式讨论严肃的社会婚恋家庭问题的话题节目。”[2]我觉得这观点也很正确。《非诚勿扰》话题冲突的源头表面是由场上嘉宾引起,实则是由于多因素造成的。矛盾冲突可以引起节目的高潮,激起观众的收视期待,使其坚持把节目看完并对节目形成收视依赖。

主持人与二位分析师的互相调侃为节目增色。 女嘉宾离场时通常都会选择拥抱这一礼仪形式。一次,乐嘉在和一女嘉宾拥抱之后问:“你与我拥抱和与孟非拥抱哪一个感觉更好。”现场一阵尖叫,瞬间又鸦雀无声屏气聆听。无论女嘉宾回答什么,这些瞬间无厘头似的提问让现场的观众瞬间精神——他们期待着情节的变化——女嘉宾说:“你懂的”。孟非说:“我那个是礼节性的拥抱,他这个不一样。”观众再一次尖叫并报以掌声。其实回答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观众们的会心一笑,他们在常规的刻板的主持模式之外感受到了轻松和自然。以真人为基础的节目话题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直接、语出惊人,增加了受众的亲切感和参与感。

《非诚勿扰》的节目包装很值得借鉴。把它从2010年2月2号看到2013年12月15号,近四年半的时光中我们看到了节目在包装上的日趋精美。节目的识别性元素(Logo、片花、宣传语)、灯光、音乐、场景布置、道具使用、节目间隔方式都体现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栏目的魅力。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到,《非诚勿扰》节目的包装与大型电视娱乐节目不相上下。女嘉宾的妆容也由日常妆趋于明星妆,追求偶像功能、提升观赏度。

“主持人名片”是节目打出的另一张王牌。主持人孟非在主持《南京零距离》节目时即创立了民生新闻的收视狂潮,深受观众喜爱。 “主持人孟非虽然以一个光头甚至有点丑的形象亮相,重要的是他的学识、反应力、幽默、自嘲、低调、随性的主持风格颇具亲和力。孟非不拔高自己,还间或自我解嘲一下,但又有一个底线,绝不像有的电视台此类节目主持人那种油滑,这就是对电视伦理的无形塑造。”[3]丰富的生活阅历和9年新闻主播经历让他在节目中游刃有余又反映适度。比如20131207那期中讨论关于公共场合做好事被讹诈的话题,分析嘉宾宁财神说:“……道德基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作为主持人的孟非马上说:“道德解决不了法律层面的问题,道德只能解决道德层面的问题。”观点准确,及时救场。 “电子媒介时代电视交流的两端(制作和接受)生成了一个超出演播室和镜框之外更加巨大的效应场,新的叙事意义(效应/价值)在新的空间链条上不断生成。”[4] 理论界对主持人的定义中重点强调的是 “以个体形象出现,代表群体观念”,所以,主持人不仅是形象上的代言,还需要是节目导向的把控者。

综上,《非诚勿扰》成为了一档好看又能传达正确婚恋观念、传递正能量的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通过较高的收视率有效地传递了婚恋择偶中那些顺应潮流又不悖逆传统的价值观;通过节目形式的巧妙安排,真实地传递着在择偶中那些应该看重或看轻的价值观。这些也恰巧是其节目收视长虹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游洁.《电视策划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9,299.

[2]王思行.回顾《非诚勿扰》何以走红[J].青春岁月,2013, 9月下:51-53.

[3].王洪岳.视像转向下电视相亲节目的接受美学分析——以《非诚勿扰》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  2013,总第209期:32

[4].卢蓉.《电视艺术时空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第79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