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有关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教学论文

作者:赖丽清来源:《考试与评价》日期:2014-10-23人气:1176

    目前,很多教师对试卷讲评课关注得不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改完试卷就讲。其实,考试后进行讲评,不仅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主要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重要的作用。

一、试卷讲评课的功能

1.激励功能

    教学评价给予学生的分数和表扬,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和强化剂。每次考试后,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分数和名次,进步会让他们精神振奋,热情高涨;退步会令他们神情沮丧。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讲评课的契机,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

2.诊断功能

    任何教学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诊断的方法分为教师统计诊断和学生自我诊断。教师统计诊断可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予以判断。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在哪些知识上不到位;影响成绩的症结所在(知识方面、非智力因素)等,找出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对症下药,进而不断改善教学工作。

    内因是学习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学生诊断可诊断自己在知识上和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让学生看到自己能达到的目标,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3.示范功能

    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技巧与规范方面予以示范。讲评时,对典型问题给出完整、简练、规范的表达,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

二、怎样上好讲评课

1.课前,认真备课,准确地描述出问题。讲评课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这就需要教师在阅卷时做好一些必要的数据记载。

(1)亲自答卷,备好答案。教师亲自做过整份试卷,这样才能了解试卷内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所占的比重是多少,以怎样的题型来考查,试题的难易度是多少,目的是可以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及思路,知识的侧重点,在讲评时胸有成竹,有理有据,讲出个“所以然”来。

(2)认真阅卷,捕捉信息。在批改时,认真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在改卷过程中,边改边记录哪些题目错得比较多,有哪些典型的错误,每一位同学错在哪些题上。建立好学生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档案。并对学生错题加以剖析,作出分析,学生答错的实质在哪里,还要记录解题思路清晰,方法灵活,解答规范,甚至书写规范的学生,以便作出表扬。

2. 课中:贵在精炼,重在思维,注意延伸

(1)师生互讲,让课堂活跃起来

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试卷学生都已经做过,对题目的解答已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大可不必包办代替,最好的方法是谁错就请谁讲,错哪儿讲哪儿,发动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当学生完全不懂时,这时就需要教师来讲,讲什么呢?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讲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繁简得当,突出针对性

试卷讲评一般不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强调其针对性。讲评的内容应具有普遍性,大错误大讲,小错误点到为止,共性问题重点讲,非共性问题可采取课外个别辅导的形式加以解决。

(3)错误分析,暴露隐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

     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果教师仅仅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而没有着重分析错误的原因,学生对这种错误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例1:用同一小车分别从同样的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

 

 

……

③从实验得出的推论是: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____________运动.

本题第③问错解: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正解:匀速直线运动。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或”字,而是机械地记忆,忽略了在此题的情境中,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处于运动状态,故作以上的解答。

(4)思路点拨,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

例2: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不考虑机械

摩擦和滑轮、弹簧测力计的重力,若拉力

F = 5N,则弹簧测力计甲的读数为________N,

弹簧测力计乙的读数为________N。

这道题许多同学无从下手,教师在进行讲评时,先进行思路点拨:进行受力分析,据此得出这个解的解题思路,在研究弹簧测力计甲时,可将图2简化为图2A,其受力分析见右图;在研究弹簧测力计乙时,图13可以简化为图13B,受力分析见右图。

3、课后,落实好知识的巩固

(1)变式训练,落实好知识的巩固

    学生在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完全掌握。老师要事先设计一定分量的与之配套的跟踪练习,以达到反复强化,拓展知识和形成持久学习能力的目的。如对上题所示的题型,可设计如下变式训练:

    如图3所示的装置中,不考虑机械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当物体匀速上升时,若拉力F = 6N,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N,物体重力为________N。

7.个别辅导,让落后的学生也“富起来”

    在课堂上,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但不同的学生在基础、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会有一些学生对某些问题搞不清楚,课后非常有必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的辅导,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帮助他们彻底弄清没有弄懂的问题,让这部分学生也“富起来”。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