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重视读图、活化思维、提升能力——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作为一名一线地理教师,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和标准答案的制定,面对学生的文综成绩,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备考策略如何?师生玩命拼搏的效率如何?我们到底教给了学生和让学生学会了什么?
一、 问题分析:
通过几年的备考分析和学生的反馈信息看,问题主要有以下6点:
1、 基础知识弱,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不扎实,特别是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宏观把握不扎实;
2、 审题能力弱,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3、 解题技巧弱,应变能力不足;
4、 知识迁移弱,思维不活跃,知识整合、重组、应用能力较差;
5、 文字表述弱,语言规范性差,文字表述非术语化;
6、 读图识图能力差。
二、 复习备考指导策略:
1、 强调主干、立足基础,突出重点、降低难度。
不少资深教师在谈到高三一轮复习时都强调“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对此我不敢苟同,现实中我们的学生水平到底如何?连最基础的地理学到底在研究什么都不清楚,大讲构建知识体系是脱离现实的,一轮复习课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必须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先吃胖、后朔体”,在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中、一个活生生的具体事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才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强调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文综高考的特点之一。面对8本教材,时间紧,复习时我总结了9大知识主干,对于每个专题的教学,大胆取舍、重新编排,做到了重点突出、节奏紧凑、反复演练,也起到了学生轻负担、高效率、夯实基础的目的。
2、 教学思路体现在总结图形、重视读图、变式图形。
一位教师曾说:地理备考“厚”书学“薄”落点在地图;一位教师也说:地理备考要让学生全方位背地图册;我羡慕前者的意境、但不喜欢后者的苦拼。地图是一种载体、一个平台,它构建了试题的框架,它的变化不是靠死记硬背能体现内涵的,如2007年2008年地理试题中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图 2009年等压线图 ;一条线、一个点。图像的变化不是死记出来的。我们在平时讲课时的具体做法有:
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图,化抽象为具体。这类题多为无图考图题,常用文字来描述地理情景,我们在讲解时,一般会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从背景材料中抽取地理问题有效信息,将文字转变成能充分体现题意的图画来,从而使抽象的地理信息明朗化、简单化,有助于迅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将原图加以修改,从多角度对图深化认识。当遇到某些题目无法解答时,可将试题提供的图形进行转换,转换成自己较为熟悉的另一种图形,这样变换一种思考方式或思维角度来解答,往往会有出奇的效果。比如说可以将景观图转化成原理图,将立体图转化成平面图,将原理图转化成详实的图等等。
再如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核地理原理和区域特征,是最具地理特色的主干思维能力考查的体现,备考复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有意识的从经纬度数、轮廓特征,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资源条件,从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特点入手,以图带课本,以图带内容,形成模式来训练考生的识图、读图和解图能力,效果会好。归纳类型、寻其关键、点拨思路是根本。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