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措施——教育论文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原名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划归云南农业大学管理,2014年5月13日正式挂牌,更名为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学院通过对高职教育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培养了大量有技术、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许多用人单位选聘的对象,就业率也一直较高。采集分析历年就业数据,从学院内涵建设、就业工作有效性开展和毕业生培养提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1.1历年就业统计
2012至2014年就业率分别为98.18%、96.6%、97.38%,协议就业率为27.3%、21.8%、23.6%,灵活就业率为69.61%、72.8%、73.78%;从统计数据来看,就业率较高,灵活就业所占比例较大,协议就业较少。
1.2就业待遇
毕业生就业薪水不平衡,部分专业就业薪水较高,特别是橡胶企业最高年薪可达10多万,部分农资企业年终奖金可达20多万;部分专业就业薪水较低,工资待遇只到1500元每月。
1.3专业对口率
2014年毕业生就业行业统计看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306人,占30.85%;住宿和餐饮业和商业服务业就业248人,占2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117人,占11.76%;符合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办学定位就业专业相关度和对口率较高。
1.4岗位适应度与前景
从统计看毕业生工作职位类别岗位适应度不算太高,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和经济业务人员只占到23.29%,而这两类的毕业生属于主要毕业生专业群体。从2014年毕业生就业统计看,单位性质中毕业生就业企业中其他企业类就业人数所占比例较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所占人数较少。
1.5生源和就业去向对比
2014年毕业生中生源主要来自云南省曲靖市208人、红河州99人、大理市94人、昭通市83人、昆明市80人,就业主要去向昆明市215人、普洱市213人、西双版纳州154人,统计反映出学院的办学、服务特色、建设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办学方向相符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学校服务当地社会效果明显,当地社会认可和回报高,有牢固的行业、企业基础,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二、就业质量分析
虽然从各项统计中得出热作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专业对口率也不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毕业生就业质量还不算很高,基于就业质量衡量的各方面因素来看,在高的就业率背后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很多,主要方面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2.1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不够
热作院在边疆办学,又是农业类院校,专业行业性强,就业资源相对较少,就业市场相对狭窄,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2.2就业工作的有效性不够
为更好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促进毕业生就业,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在教学上进行改革,提前一年离校进行“2+1”顶岗实习,学生离校后造成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和推荐就业,影响就业质量。
2.3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学院涉农专业较多,大部分用人单位离市区远,周围环境条件艰苦,毕业生没有去努力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盲目追求好生活环境,缺少吃苦耐劳精神,频繁换单位现象普遍存在。
2.4毕业生就业观念需不断改变
三、提高就业质量的几点措施
根据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原因分析,要提高高职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要坚持办出学院的特色,依托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改进就工作,促进就业质量提高。
3.1提升学院内涵品位
结合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教学内涵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发展定位的差异性,努力构建以现代大学精神为内核、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热作特色是学院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优势,要不断体现学院的办学方向。深入剖析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特色项目建设。改革传统的栽培和管理类专业,向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转变。
3.2加强实践教学和管理
完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技术与人文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有效设计“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加强订单教育,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明显提升办学条件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强跟踪和管理校外实习。
3.3提高就业工作有效性
通过有效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政策和措施,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素质能力特点,到真正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开展好校园招聘会,不断的挖掘潜力,扩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和境外就业渠道,建立就业岗位信息库,多渠道、多形式推荐毕业生,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充分利用手机、微信、QQ群等手段,收集、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对就业工作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招聘企业提供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公司简介、招聘信息,规范要求和严格统计提高就业质量。
3.4深化开展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寻找学院与用人单位的利益结合点,促进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社会关系资源,主动邀请相关企业前来招聘,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作事迹报告,为校友当领导的企业举行专场推介会,增强学生职业规划的自信心。对计划录用多人的单位息,开专场面试,使学生赢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3.5提升毕业生素养和转变就业观念
针对学院学生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职业适应性,就业和创业能力。结合学院特点、专业优势、社会就业形势,认清个人的长处与不足、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实现职业目标的行为策略,拓宽就业途径、降低就业成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容参与就业竞争,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不断走向职业成功。
总之,提高高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政策,学院自身的改革与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特色办学,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通过卓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不断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瑞. 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1):21-22
[2]张伟.地方性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性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7,(10):34-35
[3]郭琳琳.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学校的系统实践.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7,(10):6-7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