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由于动物疾病对我国畜牧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各级部门开始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行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采取多种措施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但是,动物疫病还是市场发生,形势不容客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转变,就怎样防治动物疫病,人们进行了深刻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就必须找出目前动物疫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1.1.思想落后,政府宣传不到位,对疫病防治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有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由于其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范围和宣传方式的不当,加之有些农村地区村民的思想落后,导致他们对动物疫病的防治知识不能够有清醒的认识,使得疫病的防治工作难以全面的展开。比如说有些地区由于对防治知识的缺乏,在对没有检测的引突发死亡的动物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的是就地掩埋任其自然腐化或者是不管不顾,更严重的是有的是为了避免浪费,在对于病死的动物可能就会采取食用的处理方法。而这些缺乏有效知识培训的解决方法,不仅不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能导致其他难以控制的疫情出现。
1.2.缺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养殖户(场)众多,多饲养的动物品种也繁多,饲养方式多样,且多以散养的方式为主,所以需要疫病防治的种类也多[1]。因此,各养殖户对动物的疫病防治的免疫程序也就不一致,而具体开展各种疫病免疫的时间同样的不一致的。这样,有些地区可能就会因为错过了最佳的免疫时间,从而导致免疫效果的失效,和免疫的空白,最终促使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而如今,各地方主要采取的春秋综合防疫手段,就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1.3.疫病防治监测工作存在缺陷,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
防治监测的基础设施和防治监测处理手段的落后,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能得到顺利展开的重要原因。比如在一些边防港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就需要先进的动物疫病监测设施和高素质的监测技术人员,来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还有一些偏远地区因为经济技术的落后,缺乏基础设施,使得动物疫病防治疫苗因得不到有效的冷冻储藏,免疫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防治的效果不佳。
1.4.重防疫轻消毒的思想
各级政府积极宣传动物疫病的防治,在防治的同时却忽视了防治中的消毒过程。消毒是控制动物病源体的传播,预防动物感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目前,消毒工作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消毒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完善;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方法不科学;药物使用不当等。
二、对策
2.1.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全体群众,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群众,了解到动物疫病监测及防控的重要性。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一些养殖户进行上门亲自传授疫病监测防治知识,使其了解认识到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更要加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使群众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从一开始就断绝疫病的发生,使之明白动物实行强制防疫是法律的规定,使动物的疫病监测防治工作普及有效进行。
例如湖南农村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举措就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该村在村里开始出现散发病情时,就立即进行动员培训。对所有农户发放防治宣传资料,对所有养猪户进行培训。通过讲述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村民疫病的可防治性,并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家提出的具体方法告诉村民,确保每个村民弄得懂,会实际操作。
2.2改革疫病防治模式,突出工作重点
在新形势下,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该以重要家畜(猪、牛)和重要家禽(鸡、鸭)的重大防疫为重点;以流通领域的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以国家、个人、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与防治工作并重。
例如对猪的疫病防治以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重点。对生猪实行仔猪骗割、强化免疫制度,这样使得猪瘟、口蹄疫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既省时、工,又减少了疫苗的浪费,并且还可以减轻猪蓝耳病的危害,可以有效控制生猪重大疫病的流行。
同时对家禽实行集中育雏免疫制度,推行规模化育雏。对规模化的育雏禽,由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确认雏禽免疫2次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之后,贴上免疫溯源标志之后方可卖出。而对于牛羊的免疫实行春秋两季免疫口蹄疫疫苗,同时也要由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加挂免疫标志方可出售。
2.3.加大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
畜禽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加强对各地动物市场的疫病监测防控是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保障人民饮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地区都应该加强执法监管工作,依法对动物疫病进行防控[2]。
2.4.改善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意识和防疫质量
对于技术落后地区,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改善设施建设,增加技术指导,不断的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心,逐步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的科学规范。
三、小结
目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不断的改善。在新形势下,各级部门加大防疫力度,提高动物的疫病防治效果,人们群众也在学习各种防疫知识,积极应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想从整体上改善动物疫病防治效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人们群众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连国,王力.浅谈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1(12).
[2]傅启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及对策.2011(2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