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因为呼吸系统的发育还未成熟,在出生后极易会因为呼吸功能的不完善,导致引发呼吸衰竭,且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1]。新型CPAP是一种凌驾在传统治疗上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了了解该种治疗方法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效果,文章将选取本院儿科在2012年8月~2013年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并随机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在2012年8月~2013年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其中男患儿有63例,女患儿37例,早产儿56例,足月儿40例,过期产儿4例,体重在1.5~4.3kg。并随机将10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两组患儿在人数、性别、年龄、体重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儿采用新型CPAP技术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采用头罩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均给予两组进行补液,并维持患儿体内的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2]。
观察组:选用CPAP-Ⅰ型氧疗器通过患儿的鼻孔,在正压的情况给氧治疗。要保证气道的氧流量控制在5L/min,气道的压力控制在0.49~0.78kPa的范围内。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采用头罩吸氧,给氧的氧流量控制在5L/min。
在治疗前后的1h内,需要抽取患儿的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
1.2.2综合护理
⑴在治疗期间时刻注意患儿心率、血压、水肿变化;⑵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95%;⑶定时的对患儿的血气进行分析,并根据血气结果及时的调整压力与氧浓度;⑷必要的时候对患儿进行鼻饲或是进行胃肠减压[3]。
1.3疗效判定
在治疗结束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显效、好转以及无效。
显效:患儿处于一个安静、呼吸平稳的状态,心脏跳动有力,手脚温暖;血气中的pH值在7.30~7.40之间、PaO2 值在80mmHg以上、PaCO2值控制在35~45mmHg之间;
好转:患儿呼吸有些急促、四肢肌张力正常,手脚微凉;pH值在7.30以上,PaCO2 值在50mmHg以下,PaO2 值在50mmHg以上;
无效: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未有所改善[4]。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其数据采用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
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两组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52%,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例 n 显效(n/%) 好转(n/%) 无效(n/%) 总有效率(n/%) |
观察组 50 35/70% 10/20% 5/10% 90/45% 对照组 50 18/36% 8/16% 24/48% 26/52% |
2.2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1h,抽取患儿股动脉血液对其血气进行检验,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pH值、PaO2 值与PaC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2。
组例 n 治疗前 治疗后 pH值 PaO2(kPa) PaCO2(kPa) pH值 PaO2(kPa) PaCO2(kPa) |
观察组 50 7.27±0.16 5.25±1.27 6.47±1.71 7.39±0.19 10.57±2.71 6.23±1.39 对照组 50 7.24±0.13 5.28±1.23 6.51±1.61 7.31±0.18 7.33±1.54 6.24±1.61 |
三、结论
3.1新生儿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中枢或是肺部发育不完全,在缺氧时出现了呼吸困难,肺表面活性物质出现不足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其直接后果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一旦持续的时间延长,将会导致患儿呼吸受到抑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患儿死亡[5]。而当前在治疗该种疾病时,氧疗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而选择供氧的方式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本次临床治疗中,给予观察组患儿选择的是新型CPAP的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儿选择的是头罩吸氧。
3.2两种治疗方法
CPAP是目前一种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其是通过维持呼气末一定的正压,扩张呼吸道,从而增加身体功能的残气量,增加肺泡的稳定性。在患儿呼气时,能够放置肺泡和终末气道受到萎陷,增加肺部气泡氧弥散面积,使得PaO2 升高,PCO2下降,缓解患儿呼吸衰竭的情况。但是针对PaCO2特别高的患儿,还是应当采用刺激啼哭或是机械通气的方法,降低酸中毒的几率。头罩法吸氧是将患儿的头部置于头罩内进行吸氧的方法,但是因为该种治疗方法针对性不是很强,所以其治疗效果劣于新型CPAP。
综上所述,当前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采用新型CPAP进行治疗,虽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是临床上疗效比较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巧芳,曾立春,卢文青.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66-67
[2]夏世文,宋飞,罗粹萍.新生儿2005-2010年病房呼吸衰竭临床比较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 07(03):26-27
[3]徐凤玲,张亚明,薛梅.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 10(12):55-54
[4]陈平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 10(14) 49-50
[5]梁永辉.新式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10(11):91-9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