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思索—浅析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制约因素
摘要:高中新课改的顺利推进,是一个教育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究的问题。任何一次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本文着重分析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制约因素,希望从中找到突破口,给新课改沉重的翅膀减负。
关键词:新课程 制约 突破
势在必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从实验到现在的部分推广已历时几年,去年又在部分省市推广。这标志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已全面展开,而高中语文新课改也正以锐不可当之势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得到了师生的认可。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推广和深入,诸多制约新课改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地凸现出来,新课改背负着沉重的翅膀,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达预期的目标。
一、高考制度的制约
实行了二十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了极为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就练什么,师生已经习惯于按应试教育的思维去教与学了。因为如果只按教学大纲和要求进行各项常规训练,远远不能适应语文高考试题的要求,也就得不到高分,也就影响了升学率,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争取得高分,就千方百计地与高考对口,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应试训练,有的学校甚至在高二就结束了新课,用高三这一年的时间进行应试训练,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中三年,除应试能力有所提高外,真正的语文能力几乎没有什么长进。
语文高考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也对语文教育苗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高考试题高度不足,难度有余。过多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法,出了大量的选择题,人为制造困难,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给出多项选择,让考生一项一项地辨别,费力劳神,表面是为了考查思维能力,其实是在玩文字游戏,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且一卷定终身,仅仅靠几道貌岸然题就作为判断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标准,造成了学校用考分压老师,家长和社会用考分压学校的现象,教师们只能让学生埋头于题海,这些都束缚了教师们课改的手脚。因此,只要有高考升学率的“指挥棒”,第一线的教师胆敢吃“螃蟹”?那么课改势必变味,形成“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搞应试”“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则会挫伤改革者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新课改的目标打折乃至流产。
二、评价方式的制约
“评价”是新课改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制约新课改的瓶颈。假如一门课程最终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那课程管理就会落空。目前的课程评价仍然是旧的评价机制,它存在着过于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忽视激励功能;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忽视评价本身的意义;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等问题。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具有千差万别的学生,简单的评判标准,抑制了多向性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对语文科的评价也是如此,尤其是高考的功利性目的,进一步强化了考试这个评价手段,最终导致语文评价功脂的异化,这是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这与新课标规定的语文课程融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激励功能”,要以“发展性”课程的评价理念为指导,评价的宗旨应该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应“以人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因此,旧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下,教师依据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和教学往往取得的教学实践是比较差的,这样,他的晋级、考核、评奖以及社会影响力都不得会受到影响,新课改仍会走上“换汤不换药”的老路。
三、师资因素的制约
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理念都非常好,但能否全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看教师的水平。现在高中的师资一般都比较紧张,有的学校师生比为1:20以上,教师的负荷很大,没有时是充电,只有疲于奔命,长此以往,必然力不从心。而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师资水平差别也很大,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学历偏低,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培训时间少。而新课程实验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内的师生式、探究式学习、选修课就存在很大的弹性,上好这种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泉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但目前许多教师多是“经验型”、“苦干型”,较少“研究型”、“创造型”,这就使新课改的施行失去了教育科研这个很重要的前提。另外,大部分教师是在旧的课程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无论在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习惯于旧的课程体制,因而,在实践过程中,旧的课程体制始终在制约着他们的思维,尤其是现在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但是由于不熟悉教材,因而他们仍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已经从事多年教学的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不乐意去从事新课程的实验。
四、其他因素的制约
城乡差别的制约,传统观念的制约,语文新课程本身的限制,成班率的制约,传播媒体的制约。
总之,语文新课标的推行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实行时势在必行必会碰到许多困难:教师既无成功验可借鉴,也不可能沿用传统教法照本宣科,学生知识平乏,以往养成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但我们除了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存在的差距外,同时也应辨证地发现积极有利的因素。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和培养他们浑厚的学习兴趣,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渗透新课标理念,实施新课标还是有章可循的,新课改的预期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蓄势已久的新课改已经推行,与之配套的评价机制和考试制度也即将推出,新一轮课改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也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同时关心和支持新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面临的是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共同努力,使新课改这只欲飞的雄鹰展翅高飞!
参考文章:
1、《素质教育之语文教学改革》 郑卜安著
2、《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杨亚鲁著
3、《语文教育反思与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 陈俊祥著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晓雄著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