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寓言的角度看《郁离子》的艺术特点——文学论文
一、《郁离子》作者及作品价值
《郁离子》的作者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刘基自幼才识过人、卓荦不凡,“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1] ,现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存世。在儒家的经典教义的鼓励下,他总是积极地想要走进仕途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可是却因廉正守直屡遭豪强倾陷。方国珍起兵后刘基被荐为元帅府督事,他主张用兵力平定方国珍,但由于京中权要接受了方国珍的贿赂,元王朝决定用官爵招安,反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后“经略史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至此,已经四十八岁的刘基终于看透了元王朝的昏庸腐朽,从此对它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便毅然弃官退隐青田,将自己半生以来对政治和人生的彻悟写进《郁离子》 [2] 。
作品以寓言故事为主,兼杂议论,旨在讽世济民的书作。全书仅仅4300余字,却收文十八章,一百九十五则,每章都有章名,但每则并无定名,多是学者根据具体的寓言内容概括出来的,其中寓言故事就119篇。
刘基之所以采取寓言这种文学形式,正是由其创作动机、目的及作品强烈的政治性决定的。他要发表揭露朝政及黑暗社会现实的政见, 如采取公开论辩和指责的方式,定会催祸,因而自然而然地要采取曲折隐晦的“寓言”和“重言”的方式以出之。此外,将政治观点融进寓言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中,亦可达到言而有文,借以行远的目的,使读者喜闻乐见,并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郁离子》的写作特点
(一)强烈的讽刺暴露性
作为发源于民间的一种俗文学,寓言本身就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工具,也是人民向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3] 。
作为一个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刘基胸中的修、治、平的人生理想从未泯灭,但生于乱世,蒙人掌权,欲作为而终无法作为,只好将不平之气和所见所思所感诉诸文字。同时由于时代原因,《郁离子》中的优秀作品,大都采取了借古讽今、言近旨远的寓言方式,相当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了元末黑暗的社会现实,其视野之广阔, 提出的社会问题之重大,作者感情之急切和真挚都是可见一斑的。
尽管《郁离子》规模庞大,囊括众象,传统上生活哲理类和以史为鉴类的寓言的主题在它里面也多有指涉 [4] ,但结合《郁离子》的作品特色及写作目的,它主要侧重于对于现实政局的暴露和讽刺。讽刺暴露性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昏庸丑恶的官僚集团
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刘基充分认识到了元末官僚集团内部的昏庸丑恶,在《郁离子》中对高层统治者作威作福以及官僚内部的贪污受贿做出了充分的讽刺刻画。作者谴责他们的升官之道就是曲意逢迎,《蜀贾》写了三个药商的不同遭遇,专门卖好药,老实做买卖者门前冷落,贫困潦倒;好药、劣药兼卖的投机商人,慢慢地富裕起来;专门卖劣质药材者讨好顾客的商人生意兴隆,大发横财。作者明写商场黑暗而暗喻官场腐败,廉洁奉公者受贬黜,贪官污吏善于巴结的小人受重用,这里面既有对自己有功不录,屡遭排斥的控诉,更有对于糜烂官场的愤恨。
元朝末期朝政败坏,诸王贵族可随意杀人,也可随意荐人做官,从上到下卖官鬻爵,贪赃枉法之风盛行。如《周厉王》通过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对元王朝最高统治阶层贪贿之风的着意批判。此外作者还把当时的贪贿之风比作吃毒鱼,谴责贪贿者“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
作者的众多取譬泼辣犀利,描绘皇帝愚昧贪婪,走狗爪牙横行不法,奴才小人趋炎附势,贪官污吏本性难改,世风日下,这正是元末统治集团内部昏庸丑恶的生动写照。
2.黑暗腐朽的政治统治
刘基认为,要使国家兴盛,封建统治巩固,为政者就必须善用其才。而元王朝所推行任人唯亲以及民族歧视政策则使他产生强烈的不满。刘基不得志的经历和他对现实的深入观察,使他深切认识到元王朝的民族歧视政策摧残扼杀了人才,故而通过《郁离子》托物喻政加以针贬。在《千里马篇》里《郁离子之马孽得驮哭》写郁离子将千里马献给朝廷,朝廷却宣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因而“置之于外牧”。他谴责统治者任人唯亲,将“狗偷鼠窃无赖之人”“食之于玉食,荐之以珠履”。同时也奉劝统治者打破系族、乡土观念,广泛收取人才,指出失信于民、杀害忠良就会引起国家衰亡。对此,刘基在《郁离子》中影射说“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由此激愤之辞可以看出刘基对当时政治统治现实的极度忧虑与失望。
3.行将崩溃的末路王朝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在刘基弃官归乡之时,元末社会已是天下大乱。一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另一方面农民在不堪忍受压迫之下,起义的烈火愈燃愈烈,刘福通的红巾军纵横中原,重创元军主力,江南徐寿辉、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朱元璋等各路义军粉碎元军抵抗,割据一方。刘基在《郁离子之市》里把元王朝比作一所“坏宅”,“栋与梁皆朽且折矣,举之则覆,不可触已,…… 今医间之大木竭矣,规矩无恒,工失其度,斧锯刀凿不知所裁。”既无良匠又无良木,大厦之崩是定而无疑的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郁离子》是一部出色的政治讽刺寓言故事集。它写作目的明确,现实性较强,思想内容的基调之进步,所流露出的爱憎感情之鲜明激切,无不隐现着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忧愤和对时政的讽刺鞭挞。
(二)隐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关于郁离子的写作特点,徐一夔的评价可谓是一语中的:“牢笼万汇,洞悉群疑,辩驳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郁离子序》)。作者解剖人情世态远非冷峻与尖刻,而是稍加婉转,比喻、象征、映射等手法层出不穷,而归结到一点,可以说是作者对于隐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1.人物命名的隐喻性
为了突出寓言作品的讽刺效果,刘基采用了庄子曾经常采用过的一种隐喻手法,也就是将所要讽刺的对象和所要揭示的现象,通过人物自身的名字暗示出来。根据徐一夔序言的注解,书名“郁离子”就可以看做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寄托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在众多的篇章中,郁离子作为评论者的形象很多地方很明显就是作者自身命运、思想和意志的化身。而这种杰出手法,在刘基所批判的人物中,则表现得更加鲜明有力。如《蹶叔三悔》中的“蹶叔”,他做任何事情都倒着做,把好阴的稻种在高原,把喜阳的高粱种在平原,结果颗粒无收。而“蹶”就是“倒着”的意思。与此类似的还有都黎、若石、当蛇等等。这样的暗喻手法,将人物的行为与其命名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突出了比喻的深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使读者易于理解。
2.注重隐喻的连续性
与先秦诸子的寓言著作相比,刘基更加重视隐喻本身的作用,尤其是在使用中注重比喻的连续性。首先从整个寓言集来看,篇章之间构成了许多隐喻系列。比如以“坏宅”喻元末社会现实,又以树木来喻人才。在《论相》篇中,借名匠王尔的口说出:“梁实蠢不可以不易,然必先得材焉,不则未可也。”如果对己坏的大梁柱,“束群小木以易之”则必招致“梁折而屋纪”的结果。作者在这一系列比喻中,将传统的树木与人才的关系,进一步引申为“树与屋”的关系,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
通过系列隐喻,作者使我们对元季的现实有一个形象认识和整体性的把握。
3.大量隐喻富有创新性
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寓言集,刘基个人独立创作的《郁离子》对我国历代寓言都是有所借鉴的,但可贵的是他总能在旧题的基础上独出新意,从而使我国的寓言文学不断丰富和发展。如“狙公赋茅”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寓言。在《庄子·齐物论》和《列子·黄帝篇》作者通过同一题材,阐述不同的哲学观点。到了刘基手中,“狙公”就不再是“能者”的化身,而成了“养狙以为生”的剥削者的形象,“众狙”也不再是受“狙公”之“智”欺哄的“鄙者”,而成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者的形象。尤其是“小狙”,则成为极有智慧的觉悟者的形象。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肯定和赞扬了人民正义的反抗行动,警告了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应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所收敛这一反抗和觉醒的主题。
在《郁离子》中,富于创造性的比喻很多,像这样的新颖贴切的佳喻,在文本中时随处可见的。
三、结语
由于自身仕途的不遇和所处时代的混乱,《郁离子》虽为寓言小品,其中却处处充盈着作者怀才难遇的悲愤和为国为民的担忧。通过别出机杼的隐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传达出激切的讽刺鞭挞之意,对元明两代都有重大影响,徐一夔因此将刘基视为管仲、商鞅、申不害一类的人物。除具有文学、政治价值之外,对于研究刘基的哲学思想、政治观点、军事策略以及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郁离子》同样也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应当得到更多学者和读者的重视和欣赏。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刘基传》[M].上海:中华书局,1974.
[2]方中立.《刘伯温全书》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
[3]高等学校民间文学编写组.民间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
[4]张秉政 赵家新.《郁离子》对先秦寓言的继承和发展[M].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第四期
[5]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
[6]鲍延毅.《郁离子寓言故事选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7]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