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论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审美——文学论文

作者:徐静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22人气:3397

一、引言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古代诗人的诗句中记载了有关剪纸的描绘,在唐诗人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中,有“缕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有诗云:“人生无家别,亲故伤老丑。剪纸招我魂,何时一樽酒。”毛直方《悼亡》一诗中写到:“客中自有未招魂,剪纸空教夜祭门。”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剪纸艺术在我国的古老起源,同时也能体会到剪纸艺术在古代的基本用途是出于装饰美化生活和招魂祭祀。

    剪纸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象征性和丰富的装饰性,它是一种用纸剪出各种形象的民间艺术,形式小巧,体现淳厚朴实的民族风格和寓意深厚的内涵。剪纸艺术是诞生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自身独有的象征意义,符合民众的审美要求和内心渴望,是民众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因而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备广泛的受众群体。

二、剪纸艺术的起源

    剪纸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顶礼膜拜,其最早的形式可追朔到最早的艺术形式——岩画。在岩画的形象表现中,显现出和剪纸艺术惊人的相似,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剪纸起源于古老的岩画。那么在岩画与剪纸之间起到承接的艺术形式又是什么?如果我们将一些考古线索按历史的发展顺序放在一起,我们便获得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岩画——原始陶器装饰图案——青铜器装饰图案——镂刻艺术形式——剪纸。

    在岩画的心理作用中,表现出了人们能够战胜凶猛野兽和生命繁衍的愿望,以及神秘图腾的标志。从现存的岩画的题材内容来分析,最基本的一点是适应了人们的安全心理需求。由于古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对自然现象和力量强大的生物产生了种种神秘的心理活动状态,把危及生命安全的动物进行形象性刻画,便是这种心理活动的状态之一。因而,剪纸艺术在心理的表达上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同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把种种神秘现象都看作是天命鬼神的行为,从而予以祭祀、膜拜、占卜,祈求神灵的护佑和赐福,这种岩画形式便是原始的巫教仪式和原始的巫教文化,而剪纸艺术中剪成纸人模样用于招魂的民间风俗便是这种巫术的延续和发展。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纸钱和各种物像、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乡村仍可见到。同时,剪纸还会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这些现象既反映了原始巫教文化对人们的深刻影响又是剪纸起源于岩画的有力证据。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从周代起,宗教由巫教的天命鬼神观念逐渐转向礼教的宗法伦理观念,人们开始尊重礼制,凡事都要进行典礼仪式,这种礼仪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巫仪活动,同时促进了剪纸的诞生。早在汉唐的时期,民间的妇女就已经尝试使用剪纸作为头花,而这种装饰性的民俗还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一是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二是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三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这是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也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剪纸实物。

三、剪纸的起源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在我国的起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观点:

(一)巫术

    剪纸艺术的诞生源于古老的岩画艺术,古人在岩石上绘画动物等形象,原是基于一种巫术仪式,或是作为部落的图腾符号加以膜拜,总之,这种记事的方式通过某种方式得以延续,研究远古不同时代的石雕艺术,可以看到这种岩画艺术向玉雕、石雕的发展演变,因此,剪纸艺术的诞生应该是伴随着原始的这种图腾巫术性质的,因而在造型上才会有着和岩画惊人的相似性。并且往往还有着美好的寓意。在剪纸艺术中往往通过形象、谐音、寓意、象征的手法,表现祥瑞如意的主题。顺乎了人们渴望吉详、幸福和对自然崇拜图腾的精神内涵。如《鸡祥如意》、《喜上眉梢》、《莲生贵子》等。同时,在民间剪纸中还要杜绝那种缺胳膊少腿的不完整造型,突出对形象的完整性表现,这些禁忌也正是巫术起源说的体现。

(二)记事

    剪纸艺术起源于古代的岩画艺术,但是那些画在岩石上的形象是为了祝愿祈祷能够在狩猎的过程中捕捉到这些猎物,或是部落长老教会族人捕猎的形象教科书,利用形象的刻画教会族人认识这种猎物的长相、习性以及捕捉技巧等;或是用于记录部落里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喜庆场面。这种记录形式的延续在现代剪纸艺术中依然能够发现这种用于记事的表达方式。如描绘全年各个时节风俗的剪纸如《端午赛渡》、《七夕乞巧》、《过新年》、《打春牛》等。

(三)技艺传承

    古代从事绘画、雕刻等形式的先人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总要通过某种方式将这种这些积累的纹样图案传承下去,总要寻找适合记录这种形式的方法和技巧,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传承这种技艺的方式通常是刻在石头上,后来青铜器的发明又使得一些纹样以青铜的方式记录,后人渐渐发现这种技艺传承的模板具有独特的美感,于是开始利用金银的形式制作这种早期的剪纸形式用来装饰,直到造纸术的发明以后,对这些装饰图案的传承才有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这种符号的技艺传承说可以从民间剪纸“蛇盘盘”的形象中得到印证,“‘蛇盘盘’的形象模式最早在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盘蛇上出现,经周代的青铜器上的盘蛇,这个盘蛇符号5000年来延续至今。”[]古人常把剪纸作为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今天的剪纸艺术就是从这种图案模板的技艺传承里发展而来的。在过去农村赶集有专门有人去卖售各式鞋样花纹,这些鞋样花纹被买来以后依照剪纸的样式绣在鞋子上面,用作装饰之用,而那些出售鞋样花纹的即是那些过去技艺的传承者。因此,今天的剪纸艺术在诞生之初即是用来传承这些古代技艺图案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证据已经不太容易去考证。

四、剪纸艺术的审美

    由于剪纸艺术的独特起源,导致在剪纸诞生后的发展过程中,剪纸和大众的关系都一直紧密相连,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其形式构成等方面也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总结起来大至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满”和“象征”式的方法。民间艺术家要在局限的篇幅里尽量多地载入形象和观念,只有选择这种“满”和“象征”的方法,才能将民间生活中的美好愿望、意义以暗示或象征的手法去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记事的方法,为了纪念某个节日或是历史中的人物,这也符合剪纸起源的“记事说”。

(二)剪纸构图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民间的文化观念对它的制约。因此,民间艺术家在创作构思的时候与主题无关的景物、自然透视规律等一概不会去考虑,这也恰恰成为了剪纸艺术的特色,并成为中西绘画的根本区别,也体现出剪纸艺术起源古老的特点。

(三)民俗文化观念对行为主体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中国农民的最大特点是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盼望发财致富,大吉大利,虽然生活艰辛,但心中一直盼望有朝一日能够“钱满柜、粮满仓、子孙满堂,多福多寿多吉祥”。这种希望虽然尽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实现,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虚幻的,但却是他们永远的追求目标,因而在剪纸中的形象表现便和他们的心理需求产生了情感上的一致,也就形成了审美趣味上的投合。

(四)剪纸中追求“实相”和“完整”的造型特点和对生命的敬畏。民众对造型的认知不是肉眼所看的“视像”而是出于事物本来样子的“实相”的形象,因此,剪纸的写实要符合客观物象的本来样子。同时,在民俗生活中的不少禁忌也表现出对“完整”的追求。如果造型五官不全,人们会认为损害了对象的生命特性以及它们对人生的积极意义,这也能充分体现了巫术起源对于剪纸艺术的影响。

五、总结

    剪纸作为我国最具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其从起源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色彩绚丽、构图喜庆、寓意祥和、传承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和标志性符号。”[]民间剪纸在创作中充满了厚厚的民族意识,同时还蕴含深深的文化意味,是一种古老文明传承的标志,也是研究远古艺术的敲门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演变,剪纸本身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今天,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虽然许多原始功能已经渐渐失去,但剪纸图案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却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民间剪纸艺术“在审美关照的过程中,受众与作品达到某种切合的刹那,艺术的隐域世界便完全与受众达成了一致,艺术家所追求的‘意’便通过‘象’的形式传递给了受众。因此,每个艺术家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求的都是尽可能通过‘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由此也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意象审美方式和非现实性特质。”[]随着现代先进设计技术与制作工艺与传统剪纸的融合,也给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使得剪纸艺术在当代具备更加广泛的受众。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