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试论《蛙》的生命价值——文学论文

作者:丛扬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26人气:2028

    《蛙》中有那么多在生完女孩后,仍要违背国家政策,费尽心思的再次怀孕的现象,就是对“无后为大”的最好印证。作者写张拳的老婆宁愿跳河也不去做人流,王胆挺着大肚子乘竹筏逃跑的情景,都是在说明中国人从骨子里受传统思想的熏陶——重男轻女。文中那一位位奋不顾身,偷着、逃着、害怕着、不惜牺牲自我的母亲形象,深刻的触动着我,感染者我。这体现的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生育至上的理念,人们继承了从祖先那传承下来的对生殖的重视,人们崇拜那种原始自然的结合方式以及孕育生命的状态。“《蛙》是因为人物而产生灵感和激情,也是把塑造人物、展示人物命运作为最根本的追求。”[1]以下笔者将从王仁美、小狮子、姑姑等人的人生经历来探讨《蛙》中所蕴含的生命哲理,所表现的生命价值以及所传递的生命意义。

一、王仁美——生命的坟墓

    王仁美是文中“我”(蝌蚪)的妻子,曾像姑姑索要生双胞胎的灵药。“姑姑,那您就该把那种生双胞胎的药给我配了,我给咱老万家都生一个好后代。”[2]不论迷信也好,还是真实也罢,那一时期,人们渴望生命的降临,人们盼望生命的孕育,人们期待生命的延续。求子心切的王仁美违背了国家政策,最终再次怀孕。然而不幸变降生了,姑姑通过威逼王仁美家的邻居逼出了她,并把她推上了手术台,结果母子都死在了手术台。这是血淋淋的惨案,我们不禁探究为什么都怀孕那么多月了,还要逼迫母亲去流产呢?文中通过姑姑与母亲的对话流露了生命的政治,“姑姑气愤的说:‘毛主席说,人类应该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增长。’ 我母亲摇摇头,说:‘自古到今,生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人一辈子生几个孩子都是命中注定的,这还用的着你们计划?’”[3] 生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同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早在原始社会,人类面临高死亡率、低存活率的现实,必须争取高生产率,才能保证种族的繁衍。马克思说“因为像其他动物一样,人的繁殖自然同其生存资料相适应,所以对食物总是有或大或小的需求。”[4]而现如今,人口剧增,生产资料不足,若不控制,社会将无力承担,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这里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计划生育政策应不应该,公平不公平,而是为什么在一系列的明文禁止中,还有那么多热衷于繁衍子孙的人们。有学者认为“其《蛙》的要旨不是评述这一‘国策’(计划生育的功过是非),而是致力于表现个体人格、人性、情感、生命、灵魂在奇特的语境:比如严苛的政治文化禁忌,比如国家意志与民间理论下的矛盾畸变和冲突。”[5]王仁美死后,蝌蚪伤心欲绝,可没过多久他又娶了第二个妻子——小狮子,在与她的新婚之夜时,本能的结合在一起,可却无耻的说:“狮子,我觉得跟你比跟王仁美更像夫妻。”这里,我们意识到,蝌蚪是自私的,他有人性自私的一面,同时,他也有动物性的一面。王仁美在这段婚姻扮演的角色是悲哀的,为了丈夫传宗接代,不惜再次怀孕,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死在手术台,是伊人已去的悲哀。不禁思考,她这么做值得吗?笔者认为,王仁美彰显的是人们对生命渴望的态度,传承的是生命的精神,但她本身也走入了生命的坟墓。

二、小狮子——生命的卑微

    文中的小狮子是跟随姑姑身边多年,一起执行计划生育,使无数生命夭折。成为蝌蚪的妻子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心期盼当妈妈,可是自己已过了生儿育女的年纪,心灵也开始萌生了忏悔,意识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残忍,扼杀了无数生命。此时的小狮子已经回归到一个正常女人的范围内,原始的那种母爱开始泛滥,而最终以非常人的手段(代孕),来满足自己渴望。具有戏剧性的是代孕的人则是她当年强行引产而顽强存活下来的孩子——陈眉,她曾经给予陈眉视如己出的关爱,然而在经历一系列苦难后,曾爱着的孩子(陈眉)长大成人了,在一次火灾中失去了姣好的容颜,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为了替父还债,无奈为人代孕,代孕的人竟是当年抱过她的小狮子,这里作者的安排绝非偶然,是有意而为之,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更大的震撼。更为可笑的是,文中的我(蝌蚪),本来让自己好朋友的女儿代孕是可耻的,但是他内心又是挣扎的,马克思说“国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的发展,就不应该在当自己肉体需要的奴隶,自己肉体的奴仆。”[6]他想起当年他为了仕途千方百计的配合姑姑使仁美流产。“我把陈眉所生的孩子想象为那个夭折的婴儿的投胎转世,不过是自我安慰。”[7]他是想借陈眉腹中的孩子的降生来替他的内心而赎罪,有轮回的意味。在陈眉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可是孩子出生后,被小狮子无情的剥夺了她做母亲的奢望。从对陈眉小时候的关爱到长大后逼迫,使陈眉痛彻心扉。我们不禁反思:人都是利己的,雪中送炭的现象太少见了。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作者这样塑造陈眉的形象,表达的是人类自私的一面,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忍心伤害她曾保护过、呵护过、爱护过的人,人性的丑陋、自私体现得淋漓尽致。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系列的转变过程中,小狮子由一个反对者变成了支持者,母性意识觉醒,人类最初的生殖渴望凸现出来,在牛蛙养殖场的背后,竟然孕育了她名义上的孩子,这一切的安排,绝非作者偶然提到,而是刻意的安排,以此体现了生命的强力、张力与震慑力。 但是,透观这一切,笔者认为,小狮子始终是卑微的,她曾是姑姑的追随者,从她手里流过无数的婴儿,而她自身也遭到了报应,尽管最终她得到了孩子,可终究血浓于水,因此她的生命是卑微的。

三、姑姑——心灵的忏悔者

    同样,作者安排姑姑嫁给了泥塑大师郝大手,“姑姑将手中的泥娃娃,放置在最后一个空格里,然后,退后一步,在房间正中的一个小小的供桌前,点燃了三炷香,跪下,双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词。”[8]姑姑通过为郝大手的泥人取名字,精心摆放完成一次精神救赎,仿佛像是对她亲手杀死的幼小生命体的一次纪念,一次祷告,一次超度!姑姑晚年夜晚失眠,总能听到青蛙的叫声,对于忏悔,只有忍着,熬着,生不如死着。“死不是一个赎罪的方式,善行也不是,忏悔的最好方式就是熬着,忍受各种各样的煎熬。”[9]佛家有句经典名言是“罪从心起从心忏,罪欲灭时心欲灭,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姑姑晚年她的心理发生巨大转变,她渴望通过泥娃娃而达到救赎,姑姑的内心世界在坍塌,她后悔伤害了太多的生命,她后悔给每个家庭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她的心也开始变得柔软起来,当恶念散尽时,便是真正的忏悔了,姑姑回归到了母性的本位上,不在一味专注于强制,而是开始将心扉打开,用心感受生命所带来的美,感受生命的张力。“感觉能力就是生命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生命机能引起来的,生命本身也就是感觉能力。”[10]生命是有价值的,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是肯定生命的,亦是热爱生命的。生命的意义,就是不违背自然,不断传承延续;生命的价值,就是尊重、理解、包容。晚年的姑姑是心灵的忏悔者,同时也是生命的忏悔者。

    生命至高无上,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尊贵的,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生命,每个生命都将有存在的价值。女性承载延续种族,繁衍人口的重责。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冥冥之中有种文化的巨大推力,使人们不失时机的、不遗余力的将生命传承下去,并展现出生命惊人的速度,表达出人类繁衍生命的真诚与渴望。生命在这里表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机,更是人类社会对繁衍后代,延续香火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莫言.姑姑的故事可以写了[J].南方周末,2010(2)

[2][3][7][8]莫言.蛙[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87,56;281;270

[4][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选自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3;8

[5]梁振华.虚拟的真实与真实的虚幻——莫言《蛙》阅读札记.[J].中华图书评论,2010(4)

[9]傅小平、莫言.谁都有自己的高密东北乡 [J].黄河文学,2010(7)

[10]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译者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