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罗锋懋来源:《品牌》日期:2015-02-08人气:2913

近些年来,在当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的恋爱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给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因此,重新评价和认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恋爱观就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笔者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的四个年级学生为样本,对该校大学生的恋爱进行了调查研究。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共500份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态度、动机、择偶态度以及对待两性、婚恋的观念等内容。为了体现调查的科学性与广泛性, 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年级、性别、文理科等情况,因此调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代表性。由于受西方当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性开放等思潮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当前大学生恋爱特点

1.恋爱具有普遍性与低龄化

从调查中发现,有40. 8%的大学生正在恋爱, 20%曾经有过恋爱的经历,并且处于大学生恋爱状态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上升,到大四的时候有48.5%的大学生是处于恋爱的状态。从一开始进入大学就谈恋爱的比例高达34%,并且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从调查中可见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恋爱或者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一共高达为60.5%,由此可见大学生恋爱在高校非常普遍并且恋爱也越来越年轻化。恋爱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一种风气,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2.恋爱具有功利性

功利主义作为西方思潮与西方理论学的主要学说之一,其极力推崇个人主义、金钱主义与世俗化潮流。在此影响下,部分大学恋爱动机动不纯,态度不端正。在调查有近50%的学生选择了因为“寂寞”而谈恋爱, 有 46.5%的学生因为受身边同学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而恋爱。并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把恋爱的情感建立在家庭背景、家庭地位等条件上,并且这种功利化的色彩也逐渐明显。

3.恋爱方式公开化与多样化

在调查中,有14%的同学曾经在公开场合有过亲昵的行为,并且认为恋爱过程中发生亲密行为很正常,恋爱也不再是一件秘密的事情。随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恋爱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根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大学生恋爱的方式主要有近地恋爱、异地恋爱、网上恋爱等,有些同学甚至在网络中找到了认识了对方,并慢慢地恋上了对方,进而发到成了“网恋”。

4.对待失恋与性观念呈现开放性

根据笔者多年调查发现在大学里面的恋爱最终能“终成眷属”走在一起的少之又少,所以在大学里失恋在所难免。在对大学生对待失恋的态度的调查中, 有56.4%的大学生能理性对待失恋,并能很快走出失恋的阴影,仅有少数人因为失恋而无法控制情绪造成生活的困扰。在关于婚前性行为的调查中,有35%的大学生可以接受,有65%的大学生则选择“不在乎配偶是否有过性经历”,仅有14.6的大学生选择了不赞成。由此可见在西方性开放观念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待性持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对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且事物的两面可以互相转移。社会思潮也不例外,高校必须要重视对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引导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不良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端正恋爱态度,树立正确恋爱观

当前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与理解爱情本质与外延,树立科学恋爱观。爱情作为人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产物,具有人的自然属性特征,与此同时人也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对待爱情大学生应该在思想情感、精神境界、价值观念、理想情趣等方面协调一致。 [1]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不能完成功利化,要正确对待爱情,在爱情的必修课里逐渐学会爱与被爱,学会理解与宽容,学会情感的融合与升华。同时要学会正确认识爱情,爱情并不是大学生生活的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校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要把学习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把实现崇高理想与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养成学习、运动的习惯,平时要充实生活,不能把谈情说爱作为充实生活的方式,更加不能因为寂寞而恋爱,对待爱情要有一种豁然的心态。

2.培养宽容心态,提高恋爱受挫能力

失恋在大学里面是十分常见,因为在大学里面的爱情最终能开花结果的甚少,因此大学生对待失恋要有一种坦然、宽容的心态。毕竟恋爱是双方共同培育爱情的的一个过程,最终能否走向婚姻的殿堂不是当方面所能决定,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加,但是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面对恋爱受挫后,大学生要理智、客观对待,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在失恋的过程中成长,在恋爱中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与价值,切不可意气用事或有轻生的观念。在本调查中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失恋的时候无法客观理智地应对失恋危机,他们走出失恋的痛苦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2]这种应对恋爱危机的能力与个人性格、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关于恋爱心理保健、恋爱受挫知识与技能的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普及进新生入学教育当中去,可以通过编写一些实际的案例教材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危机所产生的心理烦恼,并充分认识产生此种烦恼是人之常情,并且可以采用一定的应对方法与技巧来调节自身的情绪,特别在面对恋爱受挫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暗示与自我疏导,从而提高缓解恋爱危机的能力。

3.开设心理咨询,加强性道德观念教育

除了大学生自学恋爱心理知识以外,高校应该开展课堂教育,教授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生理特点以及异性心理等心理学知识。根据调查显示,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婚恋关系的发展与稳定。毕竟大学生很多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与爱情的苦恼密切相关,但是一些大学生往往不愿意与他人倾诉,但是其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主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可以聘请有婚恋心理咨询经验的一些心理咨询师,开设一定的必修或选修课,通过讲授一些实际的案例,尽量避免空洞理论的填鸭式讲授,[3]并且充分利用QQ、微信、易信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恋爱心理咨询活动,通过线下与线上的结合,不断增强恋爱受挫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当代西方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人的自由与追求,但是由于过度地追求性解放导致了人类走向了极端文化,并带来了一定的灾难。合理的 “性”行为作为人类的生理行为,其具有一定的双面性。因此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西方过度的性解放造成的性泛滥所带来的高离婚率、高犯罪率、高传染病等危害,正确看待合理的性行为。作为性教育滞后的中国教育,高校必须重视起性道德、性知识进课堂的力度,把最专业科学的性教育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对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性”感到神秘而有渴望,容易在受尝试心理作用的影响下发生性行为,最终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因为高校必须加强性道德观念教育,引导其正确对待性观念,清楚认识到性行为的后果,要保持自尊、自爱、自信的姿态,[4]树立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的恋爱观念,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当代大学生受当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与社会主流思想相悖的思想和不良行为。相信只要我们通过对其加以正确科学的引导,帮助其融入社会主流思潮中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他们就能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勇.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 孔 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杜, 1998.

[3] 陶国富.大学生恋爱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 马福全.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