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五台山现存寺庙壁画艺术历史悠久跨越时间长,分布相对集中,遗存壁画涵盖了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朝代。五台山跨五台、繁峙、代县、阜平四县。现存完好的寺观壁画多集中在五台、繁峙两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宋代壁画、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南禅寺西配殿的元代壁画、繁峙公主寺明代壁画、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的明代壁画、五台山南山寺明代壁画、虒阳岭衬大王庙清代关羽故事壁画15幅、国都殿村清代关羽壁画15幅、龙泉寺文殊殿民国年间绘的五百罗汉过江壁画等。佛光寺位于五台山南台外围的佛光山中,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年—499年),后毁于“会昌灭法”中。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于旧址重建。现存东大殿就是唐建构的遗物。敦煌61窟所绘《五台山图》就留有大佛光寺的图像。更为可贵的是殿内保存了内地寺观壁画唯一的唐画孤本。壁画内容为佛、菩萨、天王等为中心的宗教题材。前槽北次间画面构图分为三组:中心为“西方三圣”,弥陀佛居中,两侧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左右两组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中心,旁有胁侍菩萨、天王、飞天相伴。其画风近于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画。“这幅壁画画法劲秀,笔力流畅,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极为相似。”1 1964年在拆除堵塞的泥墙时发现了另一幅唐代壁画 ,壁画位于明间佛座背面,长80厘米,高30厘米,绘天王降服妖魔之景。因为特殊的避光保存条件,画面虽逾千年,然色泽如新。可与敦煌石窟的壁画相媲美。画面用笔磊落豪放、薄施淡彩,生动的体现了唐画“焦墨淡彩”的绘画之风。殿内现存宋代壁画则绘七个圆光,每个圆光画十尊佛像,题款为:“宣和四年”,壁画设色以青绿为主,格调雅致,尽显宋画之美。北侧的文殊殿,坐北向南,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430年)重建。殿内留有保存相对完整的眀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绘制的五百罗汉图。全幅画面人物众多,设色明丽,刻画栩栩如生,是现存明代壁画中的精品。岩山寺原名灵岩院,创建于宋元丰至金正隆年间(公元1078年—1161年),文殊殿现存壁画为金代遗物,据寺内碑文和壁上上题字可知:壁画作者王逵等人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绘制完成的。殿内四壁皆有绘画,面积达98平方米。画风秉承宋代院体风格内容丰富、绘制精美。壁画内容以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为主。西壁描绘了释迦牟尼一生的传记。画面以宫廷建筑为中心将释迦牟尼诞生、出游到成佛的种种情节巧妙地穿插其中,其中描绘当时社会各阶层民众衣食住行的种种生存状况,可谓刻画入微逼真传神,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东壁除佛、菩萨外,多为经变和本生故事。画面以佛祖为中心采用通景式构图:鬼子母住所、波罗奈国王宫、海水龙王相互交融,再加上穿插于其中的神众,画面越显得丰富多彩,波澜壮阔;北侧西隅绘五百商人航海行舟遇难的故事,北壁东隅则绘七层高塔一座;南壁损毁严重仅留东梢间有画,上为殿阁楼台,中为释迦二弟子和二胁侍菩萨,下为供养人像。岩山寺壁画作者王逵等人伏壁十年巧妙地将天上人间、宫廷市井合于一壁。画面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是我们研究宋金艺术、社会、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五台山寺庙壁画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相对较多。特别是繁峙公主寺明代壁画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现存明代壁画中难得的珍品。明代古刹公主寺坐落于繁峙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公主村。因北魏诚信公主曾在此出家,故名公主寺。寺庙坐北朝南,据殿内脊板下侧题记为眀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建,殿内塑像和壁画保存完好。壁画总面积达99平方米。大佛殿内容为仙佛鬼怪及历史亡灵朝拜佛尊的水路画。东西两壁中央分别绘弥陀佛和卢舍那佛,众菩萨、天王、罗汉、金刚及道教诸神袛布于四周。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北壁绘有十大明王护法驱邪,南壁绘历史人物和死者亡魂像及地府阎罗。作者以超人的智慧和大胆的创意成功的将470身形象和于一壁,众神袛皆因所处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或肃穆、或庄严、或祥和、或洒脱、或谦恭、或狰狞。整幅壁画设色以红绿补色为主调,中间加以白、黄作为调和,闪烁着浓浓的装饰意味。
佛教圣地五台山坐落于中国北方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台山、五峰,为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之首。五台山文化历史悠久,其佛教美术更是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例如:山西现存唐五代寺庙有六处:五台山唐建南禅寺大殿、五台山唐建佛光寺东大殿、平顺唐建天台庵大殿、平顺五代建龙门寺西大殿、平顺五代建大云院弥陀殿、平遥五代建镇国寺万佛殿。其中五台山就有两处唐代建筑,同其他现存唐五代时期的乡村小庙相比,伟岸雄壮的五台山佛光寺更显独特的艺术价值。另外,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敦煌莫高窟内容综述题记》统计:敦煌莫高窟中绘五台山图的洞窟有11个,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神异圣迹。特别是第61窟《五台山图》中出现了墨框文字“大佛光寺”,可见其影响之大。在这片佛光灵迹的厚土上来自印度的佛教艺术、中原的佛教艺术、西域的佛教艺术和后来的藏传佛教艺术相互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五台山佛教艺术的区域特征。其中包罗万象的寺庙壁画更是其艺术珍藏中的瑰宝。
五台山寺庙壁画美学价值深厚,气韵生动的画面流露着佛教美术特有审美取向:注重绘塑合一、画面意境和绘画本身艺术性的营造。五台山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特别是其丰富多彩的寺庙壁画艺术更显珍贵。从现存的唐、宋、金、眀、清的壁画艺术来看,历代画家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构图、内容、笔墨、造型、设色等方面皆有独到之处,五台山寺庙壁画独特美学价值引起了众多中外学者的关注。五台山寺庙壁画在创作过程中皆自觉运用了绘塑相合的理念。壁画创作皆呼应了殿内的雕塑,使雕塑和绘画融为一体,做到了无论观者从哪个角度观看都能产生悦目之感。为拓展画面的意境,五台山寺庙壁画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构图形式,最为典型的是岩山寺金代壁画的构图。作者王逵等人匠心独运变以往对称、单一的平铺式构图为以建筑为中心的全景式构图方式。高大突起的建筑群撑起了整幅壁画的骨架,建筑的关键处大面积施以沥粉贴金,通幅画作更显富丽堂皇的高贵气息。远山近树、仙神信众穿插其间。画面追求层层遮挡又层层精妙,使画面的主要人物自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整幅壁画流露着温和隽美的宫廷绘画之风。正所谓:“骨架图形越简单,其显示的性格就越清楚明确,其发挥出的艺术效能就越发强烈彻底,反之,骨架图形距基本元素越远,形状越复杂,其显示出的性格就越含蓄微妙,其发挥出的艺术效能就越温和隽永。”2壁画内容安排作者大胆借鉴宋代卷轴画经验,正如柴泽俊先生所言:“画面布局精巧,人物生动,设色妍雅,画工精细,其画韵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寺观壁画,而与宋金卷轴画有些近似。”3画面采用了“异时同图”4的绘画方式.异时同图,即在一张画面上描绘不同时间、地点的若干场景。岩山寺文殊殿壁画多是运用多重空间来表现时间流变的。西壁巧妙地将摩耶夫人梦祥受胎、腋下诞生、太子沐浴、太子中年修行、牧女献乳等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绘于一壁。作者注重经营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将佛一生的故事描绘的真切而生动,使壁前的观者不用移步就能获得佛尊的丰富信息。东壁绘鬼子母故事:鬼子母龙宫赴宴、龙王迎鬼子母、宫中乐舞、驮行深山和戏婴等场景。作者巧妙地将天上人间、宫廷市井安排在一壁之内,画面故事情节多变、瑰丽动人、和谐自然。公主寺大佛殿明代壁画作者更是独具匠心:大胆的将仙佛鬼神绘于一壁,使儒释道三教融为一体。大殿合计神众470身,东西两壁各166身,南壁两次间各61身,北壁16身,作者以过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多个相对独立的时空个体贯穿在一起,成功营造了一个民众心目中理想的佛国圣境。五台山寺庙壁画绘制技法多样,画面注重传统的骨法用笔。注重线造型的“十八描(具体指: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混描、撅头描、曹衣出水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兰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柴笔描、蚯蚓描。)”5在这里体现的更为突出 。佛光寺东大殿佛座背面的唐代壁画用线劲挺、流畅痛快。线以兰叶描、钉头鼠尾描为主,分朱、墨、绿三色。人物丰满圆润,淡彩设色,典雅古朴。尽显“焦墨淡彩”的晚唐风韵。岩山寺文殊院金代壁画则秉承宋代院体画风,笔致工细、气韵生动。纵观东西两壁:佛、菩萨、弟子和宫女的衣纹主要以铁线描、曹衣出水描为主,使菩萨的凝重、威严,侍女的恭谨、顺从体现的惟妙惟肖;天王、力士、民众和童子的衣饰则以折芦描、钉头鼠尾描为主。在这里作者更多的强调骨法用笔,画面追求运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墨色的干湿浓淡,线条组合的疏密繁简等,使画面变化丰富,意趣横生。正如清恽寿平所谓:“气韵自然、虚实相生----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然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6岩山寺文殊院金代壁画使以书入画的美学特征得到了尽善尽美的表达,生动再现了力士的威猛、官吏的傲慢、儿童的天真、民众的淳朴----社会万象被作者描绘的活灵活现。公主寺壁画则继承了前代壁画酣畅淋漓、气势宏伟的绘画趋向。为突出道释神像的庄严、肃穆,以铁线描、捻子画为主,而为强调民间信众的多样变化则以钉头鼠尾描为主。五台山寺庙壁画的设色可谓雅俗共存,一类追求雅致,以岩山寺文殊院壁画为例。文殊院壁画秉承卷轴画风格,以青绿色为主调,间以石黄、赭石、朱砂、雄黄点缀其间。整幅壁画弥散着一种沉着古雅的格调。正如柴泽俊、阎瑜民先生所言:“画面布局精巧、人物生动、设色妍雅,画工精细、其画韵和风格不同于一般寺庙壁画而与宋金卷轴画有些近似。”7 “岩山寺壁画构图壮观,布局严谨巧妙,技法娴熟,设色妍雅,神态逼真是宋金院体画的佼佼者。”8公主寺明代壁画、三圣寺清代壁画的设色则追求靓丽的色彩对比效果。壁画强调红绿的补色对比效果,色彩单纯饱满,富有装饰意味。显示了热烈的民间艺术风格。
注释:
1.柴泽俊:《佛光寺》,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2 张世彦:《绘画构图导引》,海天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3柴泽俊:《略论山西壁画》,《山西文物》1982,28
4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5 (明)汪珂玉 《论古今衣纹描发——十八描》,《芥子园画传·人物》,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6 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7 柴泽俊:《略论山西壁画》,《山西文物 》1982年第3期,第28页。
8阎瑜民:《论岩山寺壁画艺术》,《五台山研究》1992年第3期,第38页。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