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成都航空枢纽建设背景下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的思考

作者:肖芸来源:《对外经贸实务》日期:2015-05-12人气:1312

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同处一条产业链上,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交通运输业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旅游者选择航空作为出行方式,旅游者已占航空旅客的三成。航空运输业的兴盛与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密切。

一、成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成都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根据双流机场和双流政府网站的资料,2011年成都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2907.4万人次,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2012年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3159.5人次,与2011年相比,不仅增长率高于前面的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而且与后面的深圳、昆明机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截止2012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143条国内定期航线和56条国际(地区)航线,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加到52个,国内通航城市达到97个,经营国际(地区)定期航线的航空公司17家,航线覆盖率聚中西部首位。成都正致力于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和创建世界十佳机场。

国家高度重视成都机场的枢纽作用。《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强化成都、重庆、昆明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1]相比较其他中西部机场,成都建设航空枢纽准备充分,前景广阔。成都地理位置位于亚欧航路中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港澳、东南亚到欧洲、中亚的直航线路与中东地区到中国东部、东亚地区的黄金交叉点。

四川省已将成都航空业发展提上日程。《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确定将开工建设成都新机场,基本形成以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为中心,干支结合的民用机场布局网络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省际、国内干线和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巩固和强化现有双流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优势,全力推进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重要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功能。预计到2015年,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2]

二、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关于航空运输业对旅游业的影响,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其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许多研究从宏观上论述了二者间的影响作用。Maja Konecnik认为航空已经成为欧洲国家旅游者的重要交通方式,二者相互促进。[3]Thomas Bieger等系统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并指出了政府通过对航空的外界管理,对航空和旅游都有影响作用。[4]何调霞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中国旅游业与航空运输业关联发展的演变规律及其作用机制。[5]杨秀云等运用机场发展与地区旅游业关联的理论模型,以中国40家旅游机场2000—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机场发展对地区旅游业的贡献。[6]党亚茹等研究发现,在完善旅游航空网络过程中,强化与枢纽城市相关联的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7]魏春红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民航客运量与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的旅客人数之间的关系。[8]

一些文献以具体地方为例作实证分析,如Papatheodorou等以希腊为例,研究了1978-1006年希腊航空运输格局的空间演化及其对希腊旅游的影响。[9]B.J.Turton和C.C.Mutambirwa分析了津巴布韦国内机场航线与重要景区景点的分布关系,对津巴布韦机场业如何应对未来市场挑战提出了建议。[10]王冠云以云南丽江为例分析了航空运输对旅游导向型城市的贡献分析及发展建议。 [11]周蓓、李艳娜研究表明九黄机场通航对游客空间分布、年龄构成、收入构成、居住环境、来源地构成以及出游目的构成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12]

较多的文献还集中于航空运输业发展与我国入境旅游的关系。吴晋峰等通过构建入境旅游流网络,对入境旅游流网络与航空网络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航空运输对入境旅游流的规模和分布均具有重要。[13]马丽君等用1990—2006年外国人入境客流量、国际民航客运量、国际航线数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26个热点城市外国人入境客流量、民航客运量、航线条数等截面数据,对外国人入境客流量及入境后在各城市的分布与民航客运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14]王兆峰从入境旅游流和航空运输网络的客流关联度、空间结构、网络结点连接强度等层面,对1999—2009年西南地区入境旅游流与航空运输网络的协同演化规律及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15]苏建军等从30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分析,发现入境客流量与民航客运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16]

三、成都航空运输业对四川旅游的影响分析

(一)、成都航空运输业与四川旅游业的相关性

为具体考察成都航空业的发展与四川旅游业的关系,笔者对2001-2010年间成都航空进港人数与四川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总人数分别进行相关分析。旅游的数据来源于四川旅游政务网,民航的数据来源于《从统计看民航》。结果显示成都航空进港人数与四川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人数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96,且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可见,四川旅游业和成都航空业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四川旅游人数与成都航空进港人数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四川旅游人数与成都航空进港人数回归图

而成都航空进港人数与四川入境旅游之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二者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十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2003年和2008年由于“非典”和地震的影响,入境旅游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地震后的几年内都未恢复到震前水平。而航空客运与国内旅游人数受到的影响远小于入境旅游。成都的航空客运与四川入境旅游之间的关系不密切,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四川入境旅游的人数相比较国内旅游人数太少,航空客运线路也多为国内航段,故不能体现明显的关联性;二是航空旅客中旅游者只占少数比例,旅游活动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在震后出现较大波动,而其它商务活动主要与经济环境有关,稳定性较强。

(二)、航空运输业在四川旅游交通方式中的地位

旅游客流已成为民航客源的重要来源。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7年旅客的旅行目的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32.5%、38,4%、40.3%、36.7%。[17]旅游业与民航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航空运输始终是外国旅游者入境的主要方式,高达近60%,远高于铁路、公路等入境方式。

而四川距离国内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区域较远,通过公路和铁路到达省外主要旅游客源地的距离和时间普遍较长。来川长途旅行主要依靠火车和飞机这两种交通工具。研究表明,成都相对于国内多数城市,对民航运输依赖很强,属于强依赖型。[14]与中东部城市相比,成都的铁路通达性程度不高。[18]虽然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将改变现有的交通格局,但高速铁路并不能取代航空。从欧洲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看,短距离运输市场(500公里以内)基本上是高铁的绝对优势领域,在中等距离范围内高铁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展开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铁路的市场份额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远距离运输市场还是民航运输占据主要市场份额。[19]以2002年成都通航的60个国内城市航线距离数据[20]看,80%距离都在800公里以上,除重庆、西安、昆明、贵阳外,距离其他省会和直辖市距离均在900公里以上。相比较中东部城市之间的中短途通达,成都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未来,航空运输仍将是来川旅游者,尤其是入境旅游者的主要交通方式。

(三)、成都在四川旅游交通的集散作用

四川48.5万平方公里,面积宽广,且山地众多。如下图所示,高级别的资源中多数位于成都以外其他地区,但这些区域所占旅游人数和收入的比重远不及资源的比例。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其交通的可进入性是重要的一步。

 

世界遗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

5

15

16

31

128

26

成都

2

4

3

4

17

4

其他地区所占比例

60%

73%

81%

87%

87%

85%

由于四川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原因,尤其是四川盆地封闭的的地形结构,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成都市一直是四川唯一的一级客源集散地。[21]从2010年的数据[22]看,如图2所示,成都与省内其他机场的对比可见,成都的航空旅客与全省其他机场的对比极为悬殊,成都机场占了全省航空客流的87%。

图2  2010年四川各机场客流分布图

成都既是四川省最大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内外游客到四川旅游的集散地,形成了很高的首位度,是四川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四川省边缘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对成都市的区位具有很高程度的依赖性。[22]从区位来看, 游客入川后的空间流向呈现出以成都为辐射点和聚集点的单中心射发散型和收敛集聚型模式[23]。无论从公路、铁路还是航空,成都都占据四川省游客集散中心的绝对重要地位。通过到达成都后中转其他省内各景点,是多数省外及境外旅游者的必然路径。九黄机场的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以2009年数据为例,九寨沟机场起降架次13411,其中成都——九寨沟的班次为11820;九寨沟机场旅客总人数为1749316人,其中成都——九寨沟的航段运输量为1384493人。[24]可见,九黄机场的对外交通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与成都的通航。

由上可见,成都航空运输对四川旅游有着重要的作用,航空运输在四川旅游交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都是入川游客的集散地,其交通便利性不仅决定自身的城市旅游发展,还对全省其它城市的旅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四川旅游业发展策略思考

综上所述,成都航空枢纽建设为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四川旅游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一)、提高成都在区域旅游业中的中心作用。成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能对四川的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国内旅游的作用明显凸显。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成都航空运输业枢纽地位的确立将推动以成都为中心的盆地内其他区域的旅游业,甚至辐射更广的中西部区域,如西藏、云南、重庆等地区。在航空枢纽建设背景下的旅游业联动发展将增强四川在西部旅游区域集散作用,成为区域旅游中心。

(二)、发展综合交通,提高省内各地区与成都的通达性。如前所述,四川省内景点的可进入性一定意义上依赖于与成都的交通联系,成都的省内外交通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省内其他区域的对外通达性。故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构造以成都为中心的省内各旅游点与重要旅游客源地的交通网络十分必要。建议加强成都与省内重点景区的交通直达度,开通成都机场到省内重点旅游城市的直通车,实现无缝对接,使成都机场发挥旅游交通的枢纽作用。

(三)、积极发展国际旅游。国际旅游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于国内旅游。成都的航空业和旅游业中境外客源的成分还很低,需要多吸引境外客源。由于入境旅游者主要采用航空作为旅行方式,通过发展一个地区的航空业能带动其入境旅游业。成都机场的国际航线发展以及与国内三大枢纽机场的航班密度同四川的国际旅游关系密切,两者需要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与境外城市直航航线的开通以及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将有助于增强四川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

(四)、加强航空运输业的旅游营销作用。成都航空业迅速发展的条件源于成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务旅客的增加。建议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与机场和航空公司合作,利用旅客在机场和机上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在这些场所提供更便利的旅游咨询服务,设立旅游服务信息,宣传四川旅游形象,推广四川旅游营销活动,将增强航空旅客对四川旅游的感知,不仅便利游客的出行,也能扩大影响力,激发航空旅客的旅游动机。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