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对比

作者:刘伟来源:《艺术品鉴》日期:2015-06-01人气:2720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与越南部分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长期的文化交流,两国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共性。其中竹制乐器便是两地十分流行的共同文化现象。将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的竹制乐器进行对比能够推动我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使得两国能够更加充分进行文化音乐交流。

1.竹制乐器的硬件对比

中越两地竹制乐器在硬件方面最大的共性就是其分类是相同的,其都是按照发音原理将竹制乐器分为三种类别。而在每一类发音原理下又拥有着共同结构特征的竹制乐器[1]。

1.1相同之处

两地竹制乐器硬件相同之处为:1)气鸣乐器:两地的气鸣乐器都有边棱类—缺口进气的竹制乐器,边棱类—吹孔进气的竹制乐器,拍簧类的竹制乐器。例如,簧振类—自由簧类别中,越南苗族的梗与我国苗族的芦笙,其两者发音原理是一致的,并且在形制结构与规格上相似度都很高;2)体鸣乐器:两地都拥有板体、管体、簧体等结构,发音方式都是分为击奏、摇奏、综合奏三种类别;3)弦鸣乐器:两地弦鸣乐器都可以分为拨弦、擦弦、击弦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两地均有相似度极高的越低,例如,击弦类乐器,越南芒族的叮当与我国壮族的竹筒琴形状、规格都十分接近,发音原理也都一致[2]。

1.2相异之处

两地竹制乐器的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与越南各民族的竹制乐器相对比,多了一类名为“膜鸣乐器”的类别;2)两地竹制乐器相对比,越南各民族的竹制乐器制作更加简单,并且现在依然存在。例如,气鸣乐器中管口进气泪厄别的有榜布、叮独等都只是越南才有。不管是开管还是闭管,其发音原理都是气流穿过吹口边棱,引发管腔体气柱发生,吹奏方式独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竹制乐器也有一些形制特殊,需要特殊演奏技巧的,只存在在中国的乐器,例如合欢萧、膜笛等;3)目前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统计的竹制乐器种类达144种,而在越南只有68种,在种类数量方面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竹制乐器数量多于越南各民族的竹制乐器。而在相同发音原理中,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的数量要多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竹制乐器[3]。

2.竹制乐器的硬件对比

2.1音列

两地的竹制乐器在基本音列上拥有许多共同特征。两地竹制乐器基本音列均为五声性调式体系。然而由于在音列中偏音运用的方式不同,而音列调式的色彩也有一定的不同的。例如,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五声音列使用偏音“b7”,而越南则使用“#2”与“#4”。

2.2音响

(1)气鸣乐器

“管口进气”方式的竹制乐器是越南特有的,例如叮独、咯隆布等,音色优雅清丽,田园风味十足。其与“缺口进气”和“吹孔进气”方式的竹制乐器相对比,音量较小,音色清新,没有多加修饰。簧振气鸣乐器中,越南的筚劳龙较为独特,其管身上设有膜孔,音色明亮优雅,而我国的乐器葫芦丝,则是使用多管制成,管内含有铜质簧片,相对于筚劳龙这类单簧单管的竹制乐器相比,可以演奏和音,音乐更为圆润、饱满,并且音量更大。两地簧振气鸣类乐器中,双簧类的竹制乐器簧片材质不同,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的簧片材质多于越南各民族,虫茧、芦苇均可作为制作材料,而越南仅仅会使用虫茧来制作簧片。该材质的簧片音乐沉闷,音量较小[4]。

(2)体鸣乐器

两地的竹制体鸣乐器根据演奏方式可以分为“敲击”、“互击”、“落击”、“混合击”这四类击奏方式。然而两地竹制乐器的形体结构不同,因此其音响各有特异。例如越南地区的竹制体鸣乐器主要是采用板体结构,音色清脆,而我国南方的竹制体鸣乐器则是使用管体机构,音乐更小。

(3)弦鸣乐器

两地的拨弦类乐器中均分为借助工具与指拨两种。当琴弦材质为竹皮弦的时候,乐器音色更加圆润,音量变小;擦弦类的音响特征主要是受到琴筒、擦弦工具以及弦数量的影响。上述因素不同导致乐器所发出的音响特征也均不同。两地的击弦类竹制弦鸣乐器都是从琴身上选取竹皮来当做弦,并且共鸣腔均为管体,所以击弦类的竹制乐器音色淳朴,自然,其音量大小主要受到共鸣腔大小以及演奏者力度的影响[5]。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与越南各民族都普遍流行竹制乐器,竹制乐器拥有独特的形制结构与极具特色的音色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与特殊。长时间来,竹制乐器伴随着两国人民渡过了漫漫的岁月,文化内涵沉淀深厚,可以说竹制乐器对于两地民族音乐来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巧.血脉相连的民族,一脉相承的瑶歌——广西优勉瑶歌与越南优勉瑶歌比较[J].大众文艺, 2011, (20):195-197.

[2]孙进.越南独弦琴专业教育调查——以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为例[J].艺术探索, 2013, (01):84-87.

[3]陈俊玉.浅谈广西与越南京族的舞蹈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1):152-153.

[4]赵春婷 , 施鹤皋.亚细亚传来的乐音(八)——邮票中的亚洲传统乐器[J].乐器, 2015, (02):53-56.

[5]刘洪健.浅析云南民族竹制乐器及其应用[J].民族音乐, 2011, (03):44-46.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4645.html  《艺术品鉴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