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音乐对中国电视节目叙事的构建——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作者:徐梦瑶来源:《视听》日期:2015-06-05人气:1337

一、音乐对节目内容的构建

(一)强化节目风格

中国电视节目中对音乐的运用并不像在歌剧院那样完整,电视音乐的结构多是不完整的,它会经过编导的二次创作,选择符合节目风格的音乐。比如在偏向科教节目的电视节目中,我们更容易听到节奏缓慢,以抒情为主的音乐。而在偏向娱乐化的节目中,我们则多听到许多节奏轻快甚至模仿现实声音的搞怪音乐。不同类型节目中对于音乐的选择、运用会有所差异,音乐必须符合节目风格才能更好为其服务,达到叠加的效果。

(二)缔造故事情节

在节目策划过程中,当叙事主体(导演)有意识的把音乐视为情节的制造手段时,音乐就不再作为一种辅助的表现方式,而是从平行的叙事空间进入到画面的叙事空间,其本身成为故事情节,并且推动剧情的发展。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使其能间接引导受众,带给受众想象的空间。受众通过听觉,在脑海中形成虚拟的叙事空间,虚拟叙事空间与画面叙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三)暗示人物心理

音乐可以左右观众的情绪,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一种看不见的场景,实现潜在的心理提示。在电视节目中,嘉宾内心的独白或是表情的含义无法像语言一般直接表达,音乐则可以起到一个带动作用。比如在严肃时刻配以随意点击的电声乐段,或是在尴尬时刻,配以哄笑的乐段,都能起到很好的娱乐效果。

二、音乐对时空的构建

(一)穿梭于叙事时空

由于电视节目都是经过人为编辑策划的,因此电影叙事原理仍然适合电视节目的叙事原理。叙事主体(导演)通过对叙事元素(音乐、画面、字幕、语言)的巧妙运用和安排,使得在一个节目中,我们能感受到节目中内容进行的时间、节目放映的时间以及节目嘉宾在回顾往昔、眺望未来时的时间。就空间而言,由于画面和声音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不同的渠道进入大脑的,使得对于空间的营造有所不同。音乐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又使其既可以作为叙事元素存在于画面的叙事空间,推动内容的发展,又可以仅作为背景音乐,不干涉内容,存在平行的叙事空间中。

(二)音画对位

音画同步建立平行叙事,而音画对位则建立对立叙事。音画对位即画面叙事与音乐叙事不一致,这使得听觉所引发的虚拟叙事空间与镜头画面空间相叠加,产生与镜头间叠印效果相似的空间感受,而两种向冲突的地方,就是意义之所在,可以引发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思考。

三、音乐对受众接受心理的构建

现代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又称完形心理学派)提出一个重要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是一种知觉的把握。这种知觉的把握是整体性的、构建性的,即知觉在观照对象时能进行积极地组织和构建,在知觉观照范围内赋予观照对象新的整体的意义。因此,一些没有内在联系的景物,知觉者在特定的情景下感触并在联想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完形”即“格式塔”,生成不同的意义。音乐对受众接受心理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音乐作为知觉元素之一,本身会在受众心中形成格式塔

由于先在经验使得不同音乐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体验,即使相同的画面、语言,配上不同的音乐也会形成不同的感知意义,使得在播出前就在受众心中形成格式塔。这也是为什么音乐能起到暗示人物心理的作用。同时,音乐相较于语言来说间接的叙事方式,扩展了想象的空间,带来更多空间的体验。

2.音乐弥补画面切换的间隔,形成自然过渡

由于音乐在时间中展现的是线性进程,即当我们听一个音时,即使前面的音已经消失了,我们依然可以感到旋律的连贯性。正是因为音乐的连贯性,使两个互不相关的镜头进行切换时,受众并不会觉得别扭,相反,因为音乐的线性进程让我们忽略了镜头的切换所带来的时空断裂,视觉上的不足用听觉来弥补。音乐发挥着转、承、起、合的作用来协助、配合镜头的转换、跳跃以及场面的调度的作用。

四、音乐在《非诚勿扰》中的叙事分析

选择《非诚勿扰》作为个案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自2010年起,《非诚勿扰》就是大陆综艺节目中收视最高的节目。二是《非诚勿扰》的音乐选择具有代表性,多数观看过该节目的人后,对于节目的音乐都有着很深的印象。本文选择的是《非诚勿扰》140622期的第一位男嘉宾作为样本,来分析音乐对该节目的叙事建构。

建构一:音乐暗示人物内心世界

此次节目在开场后没有直接介绍男嘉宾,而是请来了一位《非诚勿扰》的忠实粉丝,在现场向前男友表明心意。这个女孩开始诉说自己对前男友的感情时(视频02:16处),现场音乐由比较轻缓的音乐过渡到一首名为《放我的真心在你掌心》的歌曲。在受众还没有反应出女孩讲话的主要内容时,音乐的节奏与悠扬婉转的旋律就将她“出卖”,使受众早一步就知道女孩此番讲话的最终含义了。男嘉宾遗憾退场时一首《离开的时候》,也似乎道出了嘉宾的千言万语。音乐本身在受众心中形成的格式塔构建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加上歌词中的语言,暗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建构二:音乐为和谐过渡或戏剧性高潮奠定基础

《非诚勿扰》整场都有着背景音乐,从节目片头欢快激昂的标志性音乐,过渡到主持人开场介绍时舒缓“低”调的音乐,再到介绍后模拟掌声的音乐,这些画面的切换都运用了音乐进行过渡。同时,在节目的高潮部分,如24位美女出场,优质男嘉宾出场,牵手女嘉宾,遗憾退场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都使用不同的音乐。女嘉宾出场时艾薇儿的《Girlfriend》,男嘉宾出场时Jean Roch的《Can You Feel It》,曲调高亢、节奏轻快,而遗憾退场时的《离开的时候》则曲调伤感、节奏缓慢,两者的对比表现出音乐对于情节的渲染,作为叙事元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建构三:不同时空的相互转换

电视节目中画面和声音营造出来的空间,也是叙事主体艺术创作的空间。它常采用时空重组等多种表现手段,利用观众审美感知中的心理作用,将断裂或跳跃的时空连结起来,形成观众心理感觉上相互联系的画面时空流程。《非诚勿扰》中“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这三个环节分别要播放不同的视频介绍,而视频的拍摄风格、介绍内容也各异,在这三个环节,音乐也由之前的欢快、激昂变为抒情、缓慢,带领着我们在现场的时空、嘉宾工作生活的时空间穿梭。同时,各种声音元素经过选择、运用,不仅将空间由画面内部延伸到画面以外,也使有限的视觉形象扩展为无限的空间想象,体现出现代影视艺术的全新空间观念。

建构四:音乐弥补谈话中、镜头切换间的间隔

音乐弥补间隔这一功能可能不大会被人发现,因为镜头的切换频繁、切换时间较短暂,加上音乐对听觉的影响,导播专业的手法,使得较少有人注意,但仔细观察就会有收获。比如这一期宁财神在调侃女嘉宾提出的问题时(12:29),上个镜头对准情感嘉宾,下个镜头就转到了女嘉宾身上,不过观众并没有因为宁财神的调侃而欢笑,女嘉宾也有点面露尴尬,这时模拟笑声的音乐登场就化解了这一情况,现场观众似乎也受到影响,“噗嗤”一笑,而电视观众则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电视作品的创作者把作品里那些性质上容易脱节的场面或内容用视觉手段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比直接转场和空镜头过度都来得自然流畅,画面上就运用到了音乐蒙太奇的手法。音乐作为镜头与镜头的衔接,协调了电视节目的节奏,通过闪回镜头、平行蒙太奇等手法将不连贯的、相互的、有关系、无关系的镜头结合起来,使它们不至于显得凌乱。

五、总结

电视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消遣的媒介,主要通过图像和声音发挥作用,同时由于电视节目自身录播、剪辑等性质,蒙太奇技术使得叙事方式产生“时间畸变”,为不同时空的穿梭提供可能。而音乐自身的时代性、时间性和节奏性也使得其拥有隐性的叙事能力,作为叙事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叙事建构主要体现在对节目内容的建构、对时间空间的建构以及对受众心理的建构这三个方面,对节目叙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谈话间隙、镜头切换间隙的弥补,对人物内心世界、现场氛围的暗示、烘托,为节目中的高潮奠定基础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凤铸,胡妙德,关玲著.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

2.韩晋松.浅论电视音乐的分类及艺术特点[J].音乐大观.2012

3.张韵.从音乐美学角度分析电影音乐与电视音乐[J].黄河之声.2012

4.湛洋.电视音乐的作用功能和形式结构[J].当代电视.2013

5.伊未未.论电视音乐的表现力和规律性[J].音乐生活.2011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