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浅议-小学语文教学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问答为主线,让学生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努力往里钻的弊端,忽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和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如此,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课前激发兴趣,提高探究欲望。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课中点学议相结合,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性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来自学生。一般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讨论欲望,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围绕教学中心,不一定都切合教学要求,有些问题可能是钻牛角尖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言不及义的。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概括出符合教学要求、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其次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作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哪怕是极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即使完全错误,也不要直接驳斥,而应从发言的勇气、态度等方面加以鼓励。错误要指出,不能模糊过去,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恳切,措辞让人容易接受。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尽量淡化“裁判”色彩。这样,课堂气氛平等、民主、融洽,探究才能顺利进行。
三、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学习语言就必须积累语言,多读多背。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按照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因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最终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有了这个网络系统,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语感。有了语感,无论听话还是读书,都能理解其含义,感受其形象,判断其正误,体察其具体应用中的细微差别;有了语感,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遣词造句左右逢源,体味到“神来之笔”、“妙笔生花”的快感。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可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名篇和优秀现代白话文。背诵古诗文对人的语言训练作用是全方位的,从语辞的典雅到文脉的贯通到思想的睿智,无不浸染熏陶着读者。不过人们易于感觉的还是文字的典雅精练。背诵现代白话文则主要是领悟其哲理,学习其生动性、形象性。二是背诵的方法需要讲究。背诵时不要贪多求快,而是要仔仔细细地读,读懂意思,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背会的东西还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巩固。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