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透纳先生》看电影色彩对影片主题的揭示
由迈克·李导演、蒂莫西·斯波倾情演绎的电影《透纳先生》于2014年上映, 在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过程中,《透纳先生》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平衡,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复杂灵魂。影片一经上映就斩获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蒂莫西·斯波也凭借对透纳的成功演绎获得了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的奖项。通常意义上来讲,以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为表现主要对象的纪录片,会给人一种很深沉的历史厚重感。这样的纪录片通常选取人物一生中的几件代表性的事件为主要轨迹,来表现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影片结束之后通常我们会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但《透纳先生》这部电影却颠覆了传统的纪录片表现手法,以普通的甚至琐碎的视角对透纳先生日常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展现。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远离我们生活的历史人物,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知道,透纳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他的画作品以对线条和光的处理著称。现实中的透纳通过不断地旅行,从自然界中找到灵感,来进行创作。为了真实的诠释这个角色,老戏骨蒂莫西·斯波花费两年时间精心学习绘画艺术,阅读了大量关于透纳的书籍。由此可见,从导演到演员都对这部电影的制作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目前学术界对于迈克·李电影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数不多的几篇主要集中在对迈克·李电影的创作特色的分析上。本文以《透纳先生》为范本,旨在对电影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关照电影色彩对影片主题的揭示。
一、影片整体色调对电影主题的揭示
迈克·李用独特的镜头语言,试图模拟透纳的画风,他成功的做到了。影片整体呈现出一种平静舒缓的风格,没有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在平静舒缓的叙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勾勒。影片的许多镜头都像是一幅幅生动展现维多利亚时代风貌的油彩画。影片描述了透纳最后25年的生命,通过许多生活片段的拼缀,迈克·李把一个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画家复杂又矛盾的多重性格显现出来。关于亲情,他与父亲关系亲密,他与父亲相依为命,但他对两个私生女儿和过去的情妇的却显得异常的冷漠。关于爱情,他对对他百依百顺,却不时受到他侵犯的女仆人保持着暧味的关系。影片中最动人的一个场景是他最后与一名寡妇的平淡深远的爱情生活。
首先,历史上的透纳很早就表现出了非凡的绘画才能,他14岁就进入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附属附属中学进行关于绘画方面的专业训练,接下来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这里是透纳梦开始的地方,导演正是用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孕育出强烈的戏剧感和命运感,表现了透纳的与众不同的梦想。透纳作为印象派的画家被誉为“光的大师”,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各种不同强弱程度的光。为了生动表现出透纳的生活和创作常态,导演迈克·李用镜头再现了大量透纳画作里的风景与构图,为整部影片营造了一种维多利亚时期的类似水彩画的印象和梦幻般的风格。其中,对光线和格调的把握堪称精准,生动还原了透纳作品的魅力。在迈克·李近乎精致的镜头下,我们仿佛正漫步于展有透纳作品的艺术长廊,流连于他作品里的神秘莫测的自然界,享受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其次,导演凭借极为平常的镜头勾画出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头不高、臃肿的胖老头,这就是真实的透纳先生。观众都会被电影开头的画面所深深吸引,整个屏幕被分成两份,一半是天空,一般是绿油油的草地。透纳先生就站在天地之间,他不时地抬头向天空张望,呈现出略显严肃的表情。紧接着镜头拉近,透纳的形象变大了,充斥了整个屏幕。另外,影片中透纳先生似乎对黄色的情有独钟,黄色是一种柔和的色彩,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透纳在进行创作时,大多数时候在使用一种黄色的颜料,他年迈的父亲在帮助他调制颜料时也是黄色的。这些细节都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温暖和怀旧的感觉。
二、道具色彩对电影主题的揭示
不同的评论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电影的主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透纳先生》作为一部纪录片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在观看影片之前,我们作为非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可能对透纳一无所知,但通过这个电影,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艺术家近乎疯狂的创作态度。对大自然的狂热喜爱,对光线和色彩的大胆展现。
首先,在表现电影里那个时代的特色方面,导演尤其注重从方方面面对时代进行还原和在现。在服装设置方面,真实的还原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穿衣特色。男女服装使用了大量的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这些衣服完美的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透纳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极具古典与现代气息的年代。影片里的故事是从透纳51岁开始的,所以蒂莫西·斯波从一开始就需要表现出几近老年艺术家的混沌的生活。为了表现出这种状态,导演为这个角色量身定制了配合着的衣服与发型,我们看到主人公透纳先生无论是在正式亦或是非正式的场合,都身着黑色西装。虽然这些衣服看起来不是十分整洁甚至还略显邋遢,和他臃肿的身体相协调,有一种滑稽的感觉。但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真实生活状态,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有着不羁态度对穿着不拘小节,对居住条件也并不苛求的胖老头却有着惊人的创造力。他像个笨重的怪物般咳嗽、颤抖,双眼却发着智慧的光,下嘴唇骄傲地突出,流露出对整个世俗都颇不以为然的表情。
其次,自然界的光线是瞬息万变的,透纳能够敏感的捕捉到大自然的神奇时刻。透纳的画室里总是充满阳光,有一扇宽敞明亮的大窗户,阳光透过窗户穿透进来,给人以特别柔和的感觉。透纳有一个专属的画廊,这里陈列着他的作品,一幅幅饱含作者心血的作品被一次排列开来。他们被挂在被红色油漆涂抹过的墙上,红色的墙色与他的作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显得那样高达和肃静。他的作品都用统一的黄色的边框镶嵌起来,这也体系那了他对黄色的钟爱。
三、自然界的色彩对电影主题的揭示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语言表现之一,它在向观众展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影片的主题表达。影片中的色彩展现出伟大的艺术家真实的生活,其中有着异于常人的生活状态。那是一个充满自由和浪漫气息的年代,透纳是自然的宠儿,他用神奇的画笔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个变幻莫测的自然界,翻来透纳先生的履历,我们发现他对自然界有着近乎狂热的热爱。
首先,影片中整个自然界的画面呈现出调柔和沉稳的总体格调。灰色的天空、高耸的连绵不绝的大山、平静的湖面、碧绿的草地,他站在这如画的风景之中不断地环视和张望着。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地方,他就会把自己置身在大自然的环抱之中,仿佛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释放自己压抑很久的内心。他来到海边的小镇,漫步在海边,无际的大海和软绵绵的沙滩,透纳一个人漫步在海边,镜头拉远,在广阔的大海面前,他显得那样渺小,却一直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态,迈着矫健的步伐,最后消失在海边。父亲的死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透纳独自一个人站在海边,傍晚的晚霞散发出迷人的色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透纳先生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高高的上山,向远方望去。他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我想,他就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沉思,才能创造出那样的作品吧。
其次,天空、河流、树木、草地,通过不同色彩的勾勒,透纳出现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画面内。天空的颜色并不是那张特别鲜明的蓝色,而是呈现出灰蒙蒙的感觉。树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绿,但都不是那种郁郁葱葱的绿色,河面一片平静。透纳先生穿梭在这样如花的风景之中。 影片中透纳要求其他人把他绑在船上感受来自自然界的狂风暴雨,这是一种疯狂的行为。狂风和闪电交织着、肆虐着,天空阴沉沉的。他要用自己独特的慧眼记录下自然界神奇的景象。他嘴里不断地咕哝着挣扎着,雨水无情的打在他的脸上,他尽情的享受这一切。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凝视着这个世界。最后,他病倒了,无奈的躺在床上,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终于露出祥和的表情。透纳性格上的缺陷,使他很难与周围的人建立舒适有效的沟通,他将自己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他认真作画的样子是非常迷人的,我们从他深邃的眼神里读到了孤独和执着。孤独源于他与生活的格格不入,执着源于他对艺术疯狂的热爱。
综上,《透纳先生》表现了英国浪漫主义画家约翰·透纳最后25年的充满激情的创作人生。影片里没有美丽的女人,没有高潮起伏的情节,一味追求戏剧性情节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沉闷。但是仔细品味,整部片子渗透着一股淡淡的伤感,却又不缺乏一种宁静致远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柳莺.《透纳先生》:大师级虚构传记[J].电影世界,2014(6):44-45.
[2] 鲁彦娟.论电影的美术色彩形态与风格[J].电影文学,2011(14):143-144.
[3] 周登富.论电影色彩的表现功能[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131-148.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