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对《2001太空漫游》的科学传承
自2014年11月12日上映以来,《星际穿越》一直高踞各大社交网站和门户的话题榜前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而在大众自发努力地恶补各种物理天文知识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另一部著名的超前的杰作——《2001太空漫游》,它的横空出世所运用的新型电影特技,如前景投影视觉特效技术等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拓展了人们对电影的观赏类型,可谓振聋发聩。从猿人手中的兽骨掷向天空转瞬出现的却是宇宙飞船,两者均是人类创造并加以利用的工具,这种切换手法为观众所惊叹,反映了人类对地球、自然、宇宙、高科技的具有丰富想象力和诗意的探索,它是百年影史上的十大经典之一。
之所以要提到《2001太空漫游》,是因为现在这部《星际穿越》中有多处是在向它致敬和借鉴的。第一,《星际》中的机器人是黑色的长方体形状,这与《2001》中多次出现作为一种无形的能量体指引人类前进的黑色立方体石头十分相似。“由动物至机器,乃至于人文与自然领域,我们都可以在很多电影中看到相关的‘人机一体’的组合与叙事情节”[2],《星际》在《2001》的基础上,对这种“人机一体的组合和叙事情节”描绘出一种新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机械人”形象,并借此映射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和现实中的诸多困境。而在这两部影片中,我们从中能看到的现实就是,太空电影正在借助这种“机械人”形象用影像来表现人类“现在是何物”以及“将会成为何物”。第二,《星际》中太空船进入地球轨道的旋转中的空间站时,响起的是古典音乐;《2001》里空间站也是圆形旋转的,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通过配乐,来衬托电影中轮形太空站与太空旅行的场景,“《蓝色多瑙河》让这些场景不只是炫目的科幻特效,而是一幕幕最诗意曼妙的影像诗”[3],使观众感受到电影创作者对人类技术进步的乐观与称赞。而在一进入宇宙真空的时候,就出现完全静默的状态,没有对白、没有配乐、没有声音,反映了真空中声波无法传播的客观事实,表现出电影制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显然,《星际》在太空航行和黑洞坠落中也借鉴了这些拍摄方式。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