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的语料库定量分析
1. 《战争风云》简介
《战争风云》是赫尔曼·沃克所出版的一本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小说。它出版于1971年,在1978年时这本书的姊妹篇《战争与回忆》出版。原本沃克是想将这两本书作为一整本书来出版,但是最终他还是决定将二者分开,因为第二本书中有将近1000页的篇幅都是在描绘偷袭珍珠港的场景。
故事发生在一名普通的美国士兵身上。小说主人公维克多亨利二战前是一名美国海军中校,在海上度过了大半生,精通炮术。虽然身材较为矮小,但是非常强壮。在二战前,维克多得罪了自己的上司,因此被调到德国使馆做海军武官。在德国期间,他利用他足智多谋的头脑赢得了总统的注意,深得总统信任。在二战中他多次出现在众多外交场合。他的机智、勇敢为美国屡立战功。战后,亨利晋升到中将。然而战争过后他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罗达由于性格不合离了婚。战争中他与一位英国少妇帕米拉产生了情愫,最终走到了一起。
主人公维克多亨利的三个孩子也有自己的故事。他的大儿子华伦亨利是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生性风流,战争期间结识了一位议员的女儿杰妮丝。他们最终结婚,还有了一个男孩,也叫维克多。二儿子拜伦一名没有恒心的大学毕业生,在意大利的锡耶纳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娜塔莉,这是一名犹太人。然而在1939年他加入了海军潜艇舰队,战争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而勇敢的潜艇长官。主人公维克多亨利的小女儿梅德林亨利战前是一个学生,由于不愿意学习,在父母去了德国后只身到纽约闯荡,在种种困难之后,最终和一位研究原子弹的青年人走到了一起。
正如沃克所言,这本书真实的记录了整个战争的历史,虽说亨利家族是不存在的,但是书中的数据是真实的;书中人物的言行是有据可循的,不仅忠于历史,也添加了一些想象。在这本书中,沃克努力还原给世人这个战争的全部面目。
2. 什么是语料库定量分析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语料库分析方法在文学评论领域也开始了自身的发展。随着语料库分析法在文本分析领域中的运用日益增多,语料库检索软件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方法一般采取两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如果是基于语料库定量视角下的文本分析就涉及到文本的检索和数据统计方面的内容。语料库的分析软件一般是针对整个文本进行操作。整个语料库的总体统计特征包括以下几种:文件的字节数、形符数、类符数、类符形符比、标准化类符形符比、平均单词长度、句子数、平均句长、段落数、平均段落长度等等。针对这些的定量分析能够得出整个文本的本质特征和某种特质,以及用词的变化。
要对作品做出基于语料库定量视角下的分析,首先要对作品用语料库的软件生成单词列表,这是对作品进行主体和情景检索与分析的第一步。生成单词列表之后,可以通过列表来得出文本中所出现的词的频率,软件会自动将其进行大小排列。针对这些用词的初步分析可以让我们首先得知关于文本内容的大概信息,并且从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区分,从中提取必要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来分析整个文本之后,得出串联在文本当中的故事线和主要故事框架,这对于小说的分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 《战争风云》的语料库定量分析
从微观方面来讲,针对《战争风云》的语料库软件生成单词列表之后,所提取的关键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名词方面(包括人名)包括Pug, Victor, Henry, Byron, Rhoda, Warren, Natalie, Jastrow, Slote, Hitler, Germans and Germany, President and Roosevelt, War, Air, Navy, Girl等等;动词方面包括is, was, be, are, have, had, were, do, been, has, would, will, can, said, could等等;形容词方面包括other, new, good, old, different, local, great, small, social, important, national, high等等。这些都是在《战争风云》这部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语料库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整个文章的篇章架构,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虚构出一个名叫亨利的美国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包括维克多,罗达,华伦,梅德林以及拜伦。这个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包含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位成员的故事都有一条故事线来串联。维克多亨利是一位处于中年的海军上将,在某天突然被指派参加柏林的海战突袭。在他和他的妻子到达柏林的当天,夫妇二人就有机会与希特勒会面。在他们夫妇二人在柏林期间,维克多提交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维克多声称纳粹政权与苏维埃政权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因此这份报告引起了当时政府总统罗斯福的注意。在确定报告的准确性之后,维克多被任命为罗斯福总统在德国的代言人,并有幸见证了大西洋宪章的签署场面。另一方面,拜伦遇到了贾思洲和他的侄女娜塔莉。拜伦与娜塔莉陷入热恋,并且在1941年结了婚。然而贾思洲和娜塔莉是犹太人,因此他们被困在罗马无法回到故乡。在狂热分子的种族歧视下,他们眼睁睁的见证了针对犹太人的杀戮。其实这本《战争风云》主要就包含两条故事主线,另外两条主线被隐藏在作者的另外一本小说《战争与回忆》当中。
4. 针对《战争风云》的前景化研究——象征手法研究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借助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形象或事物来间接地寄托作者思想与情感的文学创作手段。在《战争风云》这本小说中,每一部分的标题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使小说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
小说第一部的标题是“娜塔莉”。这是出现在书中的拜伦的犹太妻子的名字,而“娜塔莉”就象征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被无情杀戮的犹太民族。在整个书中,沃克不止一次提到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无情迫害,这是沃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磨灭的记忆。根据娜塔莉这个人物,作者牵出了一条犹太线索。在这条线索中,他展现出自己对犹太人的同情,以及对法西斯势力的厌恶。根据这种对犹太人超越民族界限的感情,使得这本小说更具有普遍的意义。沃克本身就是一名犹太人,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理解最深,因此他才选取娜塔莉这个人物以及她的犹太叔叔来作为犹太民族不幸的代表、作为受难者的象征,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命运追踪来展示整个民族的不幸。
小说第二部的标题是“帕米拉”。帕米拉是一位英国少妇,是主人公亨利的第二任妻子。她的出现,改变了亨利和他第一任妻子罗达的命运。人物的关系方面出现了转折。亨利觉得他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而罗达却感觉“失足”,因此这对夫妻选择了离婚。此时帕米拉似乎就成了主角,她和亨利两情相悦,英雄美人,二者的存在相得益彰。帕米拉的出现也使亨利展现出了铁骨柔情的一面。沃克用了很多笔墨去渲染帕米拉这个人物,从她小时候,到她遇到亨利的时候,历经种种苦难,二人终成眷恋。所以,帕米拉这个标题展现出未来和希望。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