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二年》的色彩叙事
《为奴十二年》于2013年底上映,影片根据所罗门·诺瑟普所著同名小说改编。影片选取了近年来好莱坞少有的题材,因其直面奴隶制及其纪实性,在上映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影片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同时还成为美国高中课程内容,可见大众对其认可程度。《为奴十二年》以所罗门·诺瑟普作为奴隶的十二年经历为主线,将所罗门做为黑人种族的缩影,贯穿了自由、隐忍和救赎的话题,超越了黑人题材和奴隶制度本身,体现了黑人种族对生命礼赞的大爱。《为奴十二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神曲,奏响了献给所罗门的赞歌,奏响了献给黑人种族的赞歌。影片展示出了黑人文化的魅力,黑人灵歌《Roll Jordan roll》的齐声合唱,带给观众艺术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色彩运用上也十分出色。本文从色彩与叙事基调、色彩与情节发展、色彩与情感渲染三方面,浅析《为奴十二年》的色彩叙事。
一、色彩与叙事基调
影片《为奴十二年》是一个关于种族冲突的政治文本,里面充满着一种无所不在的“暴力等级次序”。而在这个等级次序的底端,就是黑人奴隶。但影片并不是一味的控诉奴隶制,而是在揭露黑暗奴隶制的同时,歌唱了所罗门为获得自由所做的努力。因此,影片在对色彩的运用上,没有一味沉浸在灰暗的色调中。所罗门是反抗奴隶制的一束微弱的光芒,照亮了黑人奴隶通往自由的路。
在表现奴隶制的残酷和对黑人肉体以及精神的摧残时,影片主要呈现为灰暗的色调。在奴隶制中,奴隶不仅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连生命也完全归属于奴隶主。奴隶们的生存条件,完全取决于奴隶主个人的想法。加之奴隶监工的压榨,黑奴们不但遭受精神侮辱,肉体上的劳作也丝毫不敢怠慢。从所罗门被哄骗灌醉后关进秘密奴隶转运中心开始,影片的色调就进入了灰暗为主段落。暗无天日的牢房,只有一个密布铁条的小窗口能透进光来。所罗门在这阴暗潮湿的地方关押着,还要遭受奴隶贩子的毒打,灰色成为影像的主宰,诠释出悲伤的叙事基调。当所罗门被贩卖到有“黑人终结者”之称的埃德温·艾普斯那里,他掉入了名副其实的地狱。在所罗门被解救之前,影片一直少有亮色出现。
当然,影片也没有一直沉浸在压抑的色调中。在表现所罗门自由人身份时,影片使用温暖的色调。所罗门自己是个音乐家,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妻子每年还可以带着孩子去旅行,他们的生活还算惬意。类似的,在奴隶主威廉·福特家中,影片同样运用了温暖色调。牧师出身的福特,与其他奴隶主有很大不同,他没有采取高压政策对待黑奴。在所罗门稽留在福特庄园时,影片多处展现了南方种植园的美景。尤其是所罗门将木材捆扎好做成木筏,他拿着长棍在河道中缓缓滑行的镜头,南方如画的风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埃德温·艾普斯种植园中,所罗门面对的是暗无天日的生活以及埃德温神经病般的脾气,这段是影片的主体部分,也是黑人遭受奴隶制迫害的集中表现。影片在这一段中沉浸在灰暗色调中,但是白人木匠、废奴主义者巴斯的出现,却使影像中产生了一抹亮色。正是他带出的消息,才是所罗门得到解救。
二、色彩与情节发展
色彩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色彩的调节,既可以预示的发展,也可以对情节产生补充作用。首先来看色彩对情节的预示。当所罗门被贩卖到南方,从船上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椅子上等待被转卖。此时的所罗门陷入了对纽约自由生活的回忆中。在记忆中,所罗门与妻子踱进一家箱包店,他在给妻子挑选旅行包。此时画面中的箱包店沉浸在温暖的色调中,在一个黑人走进箱包店后,跟着进来的白人显然是他的奴隶主,这个白人的进入打破画面中色调的和谐。他一身黑色西服套装,头戴黑色礼帽,只有那张脸是白色的。白人奴隶主和黑人奴仆走后,店主返回身继续照顾所罗门。此时的所罗门脸完全没入黑色阴影中,带给观众隐约的不安。此时镜头切换为所罗门坐在长凳上等待奴隶贩子念名字,叫到名字的人依次站了起来。只有喊到“普莱特”时,无人站起。奴隶贩子走到所罗门面前,把他叫起来,并责问:“你符合描述特征,为什么叫你不回答?”所罗门刚要辩解“我不叫普莱特”时,贩子的手掌已经狠狠的打在他的脸上,并以命令的口气告诉他:“你就叫普莱特!”所罗门名字的丢失,也意味着他身份的丢失。在黑人文化中,名字是与祖先的联系,丢失名字表示他从此失去了自由人的身份。由此可见,在箱包店中色调的变化,暗示出影片之后的情节中所罗门将要面临暗无天日的生活。
其次,色彩还可以对情节进行补充。当所罗门被卖到威廉·福特那里时,他的处境还不算太遭,福特先生是个牧师,他对待奴隶并不是非常严苛。在所罗门一行奴隶收工后,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群有色人种,他们扛着枪,还带着猎物。显然,他们是一群印第安猎人。
奴隶们围城了圆圈,圆圈的中间是火堆,上面烧烤着猎物,而4个印第安人在火堆旁跳舞,还有一个印第安人用随身的弦乐器拉着音乐。这里没有监工,没有奴隶主,奴隶们感受着自由的氛围。这里的印第安人,穿着红、绿、黄、灰等颜色的服饰,除了灰色外,都很鲜艳。他们如同野兽般的叫着,围着火堆偏偏起舞,令所罗门看到在南方也有自由的有色人种。色彩这里成为情节的补充。印第安人虽然同样遭受白人的压迫,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是自由的。那些艳丽的色彩仿佛在宣誓他们的自由身份,这与色调单一的奴隶服装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色彩与情感渲染
色彩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每个人都会根据生活经验,对色彩产生一定的情感联想。如,白色因与雪的颜色相同,会令人感到寒冷,同时也有纯洁的含义。红色可以与火联系在一起,这种联想会给人热情、温暖的感觉,而红色还可以与血联系起来,由此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暴力、杀戮等。色彩的这一作品运用在电影中,能有效的形成对影片情感氛围的渲染。
首先,色彩形成视觉冲击,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情感刺激。在表现奴隶制的残酷时,黑色和红色成为影片最倚重的色彩。如,帕特茜在休息日去肖的种植园,为了要一块香皂。在她返回自己所在的种植园时,奴隶主埃德温·艾普斯因找不到她而气急败坏,将她捆在树上毒打。因为所罗门帮助帕特茜说谎,所以埃德温责令所罗门来动手鞭打帕特茜。此时,镜头中的埃德温和他的夫人都穿着干净的白色上衣,而那两张脸在日光的照射下,苍白而冷酷。而所罗门也穿着白色上衣,他在镜头的远景处模糊不清,只是他手中挥舞的鞭子,不断抽打在镜头近景处帕特茜的身上。每一鞭子下去,都伴随着帕特茜的哀嚎。但埃德温还是不满意,用枪顶着所罗门的下巴,逼着他更用力些。所罗门无奈之下,只能用力的抽打。在日光下,大树的阴影中,帕特茜黑色的身体紧贴着树干,所罗门每一鞭子下去,都会看有血雾腾起。这红色的烟雾刺激着观众的眼球,也令他们体会到了奴隶主的残忍。埃德温抢过鞭子,尽情的凶狠抽打帕特茜后,满意的离去。所罗门哀启的解开帕特茜被捆的双手,帕特茜黑色的身体轰然倒下。此时,从帕特茜手中滑落的白色香皂再一次冲击着观众的视野。那一小块白色在灰褐色上的地面上十分显眼。仅仅是因为一块香皂,帕特茜就被打得皮开肉绽,奴隶制的黑暗,在影片被色彩诠释得淋漓尽致。
其次,影片通过色彩的对比,有效烘托出情感氛围。如,所罗门在被绑架之后,被转运至运往南方的船上。此时的所罗门还在与其他被困的黑人商讨逃跑的计策。入夜,一个奴隶贩子穷极无聊,想找一个女黑奴发泄兽欲。他提着灯进入了黑奴所在的船舱,并叫醒了一个身边熟睡着孩子的女黑奴,与所罗门同行的黑奴想要阻止,结果被奴隶贩子反身一刀捅死。所罗门和另一个奴隶慌忙上前查看情况,而镜头一切,则变成了二人抬着一个长条的袋子。所罗门二人将这个袋子从船舷上丢到水中。另一个黑人开口了:“这样更好,比我们好。”此时镜头处于逆光中,所罗门的脸在阴影中更黑了,但其悲戚的神色依然可以分辨。几个小时之前还在与他交谈的黑人,现在已经成了裹尸袋中的遗体。灰色的裹尸袋在泛着白沫的浑浊河水中越飘越远,逐渐被蓝绿色的水面及其反射的银光吞噬。在奴隶贩子面前,所罗门又上了一课。那就是不要与有武器的奴隶贩子争斗,他们都是恶魔,随时就能夺走你的姓名。一个黑人,转眼就变成了一个灰色的裹尸袋被水流吞噬,所罗门此刻的悲痛心情,都被那渐走渐远的灰色烘托出来。
综上,《为奴十二年》中,色彩的运用是影片的亮点。色彩不但奠定了影片的叙事基调,而且能够渲染情感氛围,并且对影片的叙事起到重要的参与作用。色彩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