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色彩的处理艺术
色彩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来自于人类对自然适应过程中的基因沉淀,对某一种颜色的恐怖感无疑会提升人类的生存机会,“原型理论”告诉我们,原始人类对黑暗以及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保证种群存续的根本。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同样和会使世界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产生不同的颜色心理固着,从而造成诸如东西方文化环境下对颜色赋予不同的意向,西方的恐怖艺术与宗教的神秘感相关,而东方人的恐惧艺术则多源自于自然和灵魂的不可知论。但从根本上说,通过色彩来塑造恐怖视觉冲击的途径都是由激发人们的关联意识来实现。
在恐怖影片中,通过黑白色场景来烘托恐怖氛围是东西方电影都惯于采用的手法,黑与白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是视觉效果最为经典的组合之一。黑色通常使人们产生未知、神秘、诡异的联想,白色在普通环境下一般象征圣洁、安静,但再特定背景下,则常使人联想起病态、冷漠,因此也被众多的恐怖影片导演所钟爱,黑白两色是到目前为止恐怖电影中使用最多和最为有效的颜色。《我知道你那年夏天干了什么》中的场景的总色调都是以黑色为主,而在泰国影片《鬼三惊》中以及日本早期的《咒怨》和《贞子》等影片中,都大量采用这种黑色背景和高亮的白色人物之间的强烈反差来冲击观众的视觉,美国电影《鬼屋凶灵》中黑蓝色深夜中的古堡犹如死亡的寂静,而古堡上的两个高亮度两扇窗户和在光线掩映中的雾气在这种幽暗冷色背景的反衬下,形光怪陆离的狰狞恐怖气氛。
灰色在恐怖影片中也常被作为背景色来大量采用,灰色是介于黑白之间的浑浊色,它常具有阴暗模糊、神秘低沉或坑脏的象征意义,如在蒂姆·波顿的哥特式电影大都采用了这样的色彩对进行场景处理,如《断头谷》中的无法分辨白昼和黑夜的晦暗场景让观众直击痛苦、孤独、黑暗感官世界。其中灰色作为背景颜色出现的最为典型的影片非《最后一次驱魔》莫属。在该片中,灰色充斥着整个故事,灰色地板和灰色墙壁是影片中最常出现的大手笔渲染。地板上的尘土悄无声息的展现了偏颇农场里老房子的破旧和沉寂,斑驳的墙壁带我走进一个阴暗迷茫的世界。灰色极易让人产生倦怠感迷茫不知所措,以灰色作为背景色有助于向观影者传递一种疲惫懦弱毫无生机。与此同此,海报中简短的红色字符与黑色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暗示着在朦胧低迷中所酝酿的恐怖与疯狂。灰色不似黑色那样直接,反而给人以一种似有似无含蓄及委婉,让观影者在无形中被带入一个邪恶惊悚的世界。
明暗对比色也是恐怖片常用的场景色彩处理手法,电影制作者除了应用常见的黑白色,红色灰色等主流色彩外,还会通过使用不同亮度的颜色渲染气氛。而色彩对比手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可以直观清晰的传递给观众影片所表达的。在对比中牢牢吸住观众的眼球,抓住观影者的神经,牵引观众的情绪,让影片在无形中处于主动地位。《蔷薇与红莲》是韩国恐怖片的代表作品,该片突破传统恐怖片阴暗沉闷的用色,碧绿色湖水,金黄的麦田在影片中数次出现,尽管如此,也难掩这甜美落幕后的残忍与可怕。在主人公们生活的房子里,继母灰暗的房间与姐妹两人阳光明媚的房间用色也存在鲜明的对比,随着影片的进一步发展暗色渐渐占据影片的主体地位,这也从暗示着影片最后令人无奈的结局。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