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色彩对审美空间的开拓
在现代电影的制作中,色彩的运用是影片实现自身价值中重要一环。在电影艺术中,色彩的运用不是静态的,而是流动的、动态的,色彩成为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风格内 首先,在一部电影中,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两种色彩,但有时候导演会选用多种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前面说过,电影的色彩是流动的、动态的,所以在电影色彩的流动中我们的思维也随着飞驰奔腾,在跳跃中不断地感受电影所展示的空间,进而随着电影审美空间的不断开拓,我们的审美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在许多的电影中蒙太奇手法是最常用的手法,导演常常运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空间的变化,有时候采用循环变化的方法来展现同一时空的不同世间的景物与任务,所以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多思维的感受时间空间的变化,这样的处理,可以扩大空间的表现范围,造成时空的动态感与流动感,的确,电影在流动中诉说着她的故事,我们在动态中体会它的美感,所以,在这种流动的状态中,电影本身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其审美空间。另一方面,色彩的不断流动与变换,也可以是电影游走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并且在这两者中不断地进行切换,这都极大地拓展电影本身所要标新的审美空间。这样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在许多的影片中看到,例如《诺丁山》、《黑天鹅》等。
其次,简单的色彩运用同样可以拓展影片的审美空间,在写实、战争电影中运用的比较广泛。例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拯救大兵恩瑞》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这两部电影主要运用黑白两种色彩,黑白两色虽然是最简单最朴素的两种色彩,但是导演却希望通过这两种色彩传达出最为深刻的生命内涵,让我们在简单中感受最猛烈的震撼,进而在朴素中传达出出不同的审美空间。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真不影片都是字黑白中度过的,在在这氛围中,我们可以忽略电影的对白,仅仅从黑白两色的布景中就可感受到那种压抑、恐怖、痛苦、挣扎,我们会在心中不断的想象当时真正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时人们的内心承受怎样的煎熬......,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黑白两色中凸显出来,不再需要别的颜色进行补充。虽然是两种简单的色彩,但是并没有丝毫的限制我们想象的空间,而是让我们在简单中进行无限的想象,反映在电影中,不仅扩大了电影的表现力,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电影的审美空间。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