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所罗门之歌》的叙事

作者:周丹来源:《芒种》日期:2015-08-12人气:1722

1. 成长小说的写作策略

    《所罗门之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并不是晦涩而阴暗的,尽管莫里森要表达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黑人苦难命运(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命运)是复杂而黑暗的,但是在叙事上,莫里森采取的是成长小说的写作策略,无论读者的文化背景是什么,都可以很清晰地明白这部小说的大致线索,那就是一个黑人男性在冒险中成长的故事。早在莫里森之前,英美文学中就有成长小说传统,远溯至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到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以及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等,所以无论是评论界还是读者对这一模式都不会陌生。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详细地介绍了从密克曼出生在一个美国北方的富裕黑人家庭开始,到他历尽艰辛返回非洲寻找黑人的故土获得新生结束(在小说的结尾,密克曼跳下了悬崖,莫里森并没有直言他的生死,从小说一直强调的“飞”这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来看,密克曼是获得新生了的,正如整个从沉睡中醒来的黑人民族必将腾飞一样),小说贯穿了密克曼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主人公成长的不只是身体,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也逐渐成熟,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2. 现代小说与传统文学的联结

    如前所述,托妮·莫里森十分熟悉英语文学的经典,因此在创作时,她也展现出了她良好的学养。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驾轻就熟地运用传统文学中的文化典故,既增加了小说的深度,又使得主流文学批评家能对其作品进行到位的诠释。这并非二十世纪之前,黑人文学创作中对白人语境的讨好,而是莫里森作为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美国作家,一位英语文学的集大成者才华的自然流露,同时,在对传统文学的运用时,莫里森并没有将黑人摆在一个低下的位置上。以小说题名为例,“所罗门”之名并不是一个非洲文化中的概念,而是来自于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圣经》。所罗门(前961一前931),是古代以色列的第三位国王,也是开创了犹太王朝的大卫王的爱子,《圣经·列王记》中记载他以智慧著称,曾经撰写过《圣经》中的一部分。他还建造了宏大的“第一圣殿”耶路撒冷圣殿,换言之,在西方文化中,所罗门就是伟大与智慧的代名词。而在《所罗门之歌》中,托妮·莫里森让密克曼成为了会飞的所罗门王的后代,这就体现了她对黑人祖先的某种神圣化。在《圣经》创作的年代,以色列人是从埃及人的奴役中逃脱出来的,而莫里森显然隐喻的是黑人也终将从白人的压迫下站起,获得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由。

    托妮·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以她独特的视角以及女性炽热的情感,展现了黑人青年怀揣着“飞翔”的梦想追寻自我,找寻民族文化之根的心路历程。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莫里森完美地将神话传说和现实问题结合在了一起,将主流文化中的成长小说模式与黑人文化精髓融合在了一起,在不向大众文化品位屈服的同时又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从这两点来说,《所罗门之歌》确实是黑人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