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发言论的现状与引导机制
网络自发言论主要是指网络用户以帖子的形式在新闻留言板和BBS上发表的言论,它虽然迥异于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但却也是网民的意见性信息在网络上的一种表达形式,是网络意见空间和公众意见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新闻热点事件被网络媒体聚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例子越来越多,使得人们日趋关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对网络舆情管控策略的思考。
一、网络自发言论的特点
网络自发言论与网络评论文章和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评论主体更为宽泛,出现了从精英向大众、从官方向民间的转移,网络自发言论是由占绝大多数的网民或者说是网络用户创作,不再局限于职业的新闻媒体人或专家学者;评论对象更为广泛,几乎包括所有的新闻热点事件;评论形式更为灵活,仅为只言片语或一首打油诗,甚或几个字,不再受文章撰写体例的限制;评论风格更为多样化,理性表达、情绪化发泄皆有体现……网络自发言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征。
(一)即时性。虽然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也强调其时效性,但是网络自发言论的反应速度却更为迅捷,近乎于与新闻报道同步出现。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重大新闻一旦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后,也将马上成为舆论的中心,成为诸多网民评论的对象。比如2014年8月2日上午7点37分发生在江苏昆山的一金属制品公司爆炸案,当日10点27分网易新闻进行了相关报道的转载后,几分钟之内就有网民开始陆续发帖评论,在接下来不足一天的时间中跟帖数量达到4743条,参与人数高达46075人之多。网络自发言论的这种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受关注程度的大小所决定,此外也会受到广大网民上网时间段的影响。在上网集中的时间段中,这其中的时间差会缩小很多,反之则有适当延长,然而最多不会超过下一个上网高峰期的到来。
(二)碎片化。碎片化是针对当前社会传播现状尤其是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一种形象化表述。互联网络、智能手机的阅读和使用习惯决定了其传播内容不可能像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那样刊载长篇的论证严谨、表述精当的新闻评论文章。3G时代已经来临,无线网络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第一大终端,碎片化上网和阅读将成为人们当前和今后的一种媒介使用习惯。在网易跟帖中手机用户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发帖、跟帖的内容也全部表现为词语、句子、打油诗和段落,没有一篇能够称得上是完整的文章,大多数网民也很少有时间和耐心完整地精读一篇网络长文,网络自发言论从创作到接收均呈现出了碎片化状态。
(三)娱乐性。网络自发言论的创作主体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网民,或以普通网民身份登录的各阶层、各领域人员,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在网易的“精彩跟帖”栏目中,很多帖子评论角度出人意表、形式灵活、语言俏皮、活用多种修辞手法,读来不禁让人莞尔一笑。比如,针对《西安50米车道现5个标线 迷倒司机》的报道,有网友发帖评论说“这是酒后专用车道”;在江苏昆山的工厂爆炸事件被报道后,网易手机网友跟帖“呵呵,安监局走两步”。网络自发言论从立意、到表现形式、语言风格均具有明显的网络化、娱乐化特征;从评论对象上看虽然也有严肃新闻,但是大多数都是对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新闻的评析,即使是在面对严肃问题时一般也都颠覆其神圣性、严肃性对之进行解构从世俗化的来解读。
二、网络自发言论的问题与不足
网络传播的特点赋予了网络舆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环境的宽松和监管的不易催生了网络自发言论的问题与不足,综合起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意性和非理性。网络身份的隐匿性造成了网民发言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仅靠道德约束的微弱力量,使得很多网民在现有的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内大打擦边球,搞笑、牢骚、调侃、讽喻、灌水或简单、粗暴的态度表达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冷静、客观、公正、建设性、指导性的评论性话语较少。
(二)开放性和难控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导致网络自发言论的管控难度的增加和管理的滞后。在网络论坛上,只要注册一个虚拟的帐号就可以自由发言,虽然论坛管理员有屏蔽、删帖甚至封号的权限,但是这只是一个事后的弥补措施。很多网络用户拥有不止一个ID,当发表一些不负责任、攻击性的言论时,有人会使用一些马甲或小号以维护自己常用帐号的良好形象,在面对这些此起彼伏的马甲的时候,论坛管理员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标新立异和交互性。在网络自发言论中,有些网络用户为了获得“点赞”、“顶”,在内容、形式上极尽其标新立异之能事,力图“语不惊人死不休”,以此来达到情绪发泄和吸引眼球的目的。而后续的跟帖者既可以对主题对象进行评论还可以进行“评论”之评论,并且还有可能会无限地延伸下去,在跟帖者之间产生不同观点的交锋。
三、网络自发言论的引导策略
网络传播的特点赋予了网络舆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信息发布的低门槛、舆论环境的宽松和监管的不易催生了网络自发言论的问题与不足。质量良莠不齐,各种议题纷呈,不但消解了舆论的凝聚性,而且多元化的分散的意见性信息容易误导公众,导致整个舆论环境的失衡。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新闻热点事件被网络媒体聚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例子越来越多,使得人们日趋关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对网络舆情管控策略的思考。
(一)要加强对网民发言的规范与管理。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甚至是无门槛给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信息发布的便捷平台,同时也促生了网络言论环境的无序和乱象状态。网络发言的规范性仅靠网民自我道德约束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对网民发言规范性引导和管理。
首先,进一步提升网民的评论水平。网络自发言论的创作主体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网民,或以普通网民身份登录的各阶层、各领域人员,他们在面临自己的意见表达需求的时候,缺乏专业的评论知识的支撑。网络自发言论从立意、到表现形式、语言风格虽也机智诙谐但娱乐性有余而理论性不足,没有新闻评论应具有的严谨性和指导性,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建设性意义不大。因此,普及新闻评论的创作常识,提升网民的评论水平是有效改善网络言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有意识地引导网民的发言行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各领域的矛盾凸显不但为网络言论提供了评判的对象而且强烈地刺激了大众心理的不平衡,特别容易滋生偏激、非理性的舆论心态。因此,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在保证网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使其态度有边界,言论有禁区。
(二)强化网站自身的“把关”作用。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网站作为网络言论的最终展示终端,应该对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内容进行选择,切实负起监管的责任,不能任由所有言论不加限制地进入传播渠道。网站管理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树立牢固的舆论引导意识,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轰动效应而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话题策划、内容审查制度、积分制度、关键字过滤、内容监测等加强对论坛发帖的管控力度,尽量杜绝问题帖子的发布,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帖子也应及时处理,力争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网络自发言论中需要的“意见领袖”既要具有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中的“舆论领袖”的作用,在传播活动中处于主导位置对某一领域的事件比较关注和熟悉,能向身边的受众提供相关信息并能做出相应阐释。此外,自发言论中的“意见领袖”还应起到会议“主持人”的作用,能够有机地协调各种不同声音,组织整个讨论的有序进行。网络自发言论大多聚集于各色论坛中,其呈现形式多为网民交互式的自由发帖。跟帖者既可以对主题对象进行评论还可以进行“评论”之评论,而且这种评论有可能会无限地延伸下去,在跟帖者之间产生不同观点的交锋。只要在网民的这种意见交流中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和统摄作用,能够有效地将偏颇性、多元性的观点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并趋于统一,“意见领袖”的这种引领和统摄性作用如果发挥得当将有效地担当起网络舆论环境“净化剂”的作用。
(四)多渠道改善网络舆论的生态环境。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是由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舆论所构成的一个动态的、日趋平衡的系统,而自发言论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然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和左右。当前,网络自发言论的观点、倾向多为批评性、讽喻风格,正面肯定和引导型较少。当整个网络舆论环境趋于平衡和积极向上的时候,自发言论将会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修复,最终会回归舆论主流。所以说,要改变网络自发言论的现状还离不开整个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净化。
如果说网络是联系受众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扇窗户,那么网络自发言论的无序状态无疑会给其抹上一缕灰暗的色彩,受众透过这扇窗户看到的世界也将是带颜色的。所以规范和引导网络自发言论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感性回归理性势在必行,它将是今后净化网络环境、改善舆论生态的一个重要内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