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配乐与电影情节的推动

作者:冯钰荃来源:《芒种》日期:2015-09-15人气:1574

    绝大多数观众在观影之前是未了解电影主创人员的总体艺术构思的,对整部电影的剧作结构的概念也无从谈起,换言之,观众对电影情节的接受是被动的,但是在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同时,部分观众可以对电影情节产生一种预测与融入,而配乐则能配合着五彩斑斓的画面,传达出某种听觉信息,帮助观众适时地产生应有的观影情绪。

    但是要想使得观众的情绪与配乐能契合无垠,无疑对于作曲家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也就是说,音乐并不存在有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读方式,同样的音乐不一定能调动起所有人的相同感情。人们在理解音乐的表意时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而电影与交响乐等艺术又有细微的差异,它始终是立足于最广大的普罗大众,以期能获得最大的市场收益的,因此电影配乐的制作也与交响乐、叙事曲等单纯音乐题材的制作有所区别,必须兼顾到绝大多数人的主观感受。在电影《莫扎特》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位伟大音乐家传奇的一生,还让我们漓淋尽致欣赏了他完美绝伦的演奏。影片中的音乐运用的都是现有的音乐,都是已逝的音乐家而作品,除了配合电影之外,也有向伟大音乐家致敬的含义。这些配乐是对已有音乐的借鉴,当然,更多的电影配乐是崭新制作的篇章。

    在冯小宁执导,金复载作曲的电影《红河谷》中,主题音乐“雪儿达娃”就带有明显的西藏地域特色,绝大部分的场景下,都由双簧管对这一旋律进行渲染,并加入圣洁的女声吟唱,代表了汉族与藏族两位为保卫西藏而献身的女性丹珠与雪儿达娃的形象。而在某些场景如祭祀等,则直接使用了西藏音乐与当地的法器,即使是对藏族文化较为陌生的汉族观众,也可以在这种旋律中感受到异于内地的风情。而在表现蒙古族勇士的电影《嘎达梅林》中,冯小宁则未启用金复载,而是选用了蒙古族作曲家三宝,三宝在熟知嘎达梅林故事的前提下,对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进行改变,使得全片充斥着浓重的内蒙古特色,主人公嘎达梅林抗争的悲壮也在这种旋律中一再得到强化。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