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思想建设历程与经验启示-党建论文
摘要:党的思想建设是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90年来,党思想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指导、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建设 经验启示
党的思想建设是特指党为实现党的纲领、贯彻党的路线、提高党员素质而在思想理论、道德修养、政策策略等方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要求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入党。党思想建设的实质是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90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又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逐渐成为民主、繁荣、富强、和谐的东方大国。
一、党思想建设的历程
党的思想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再到实践中接受检验,最终形成党特有的宝贵的思想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2年党的二大明确指出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在思想上得到最初的统一,发挥了先锋队作用。1929年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特别是首次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再次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对维持党的纯洁性和革命性起到了保障作用。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同时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533页)。在1941—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又系统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中都谈到了实事求是,做出了完整的表述和科学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801页)。这一科学的阐释,给实事求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其成为党的思想路线。1947年,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党运动,开辟了“开门整党”的新途径,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有了更大进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创造工作汇合成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展开为相应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党的建设的思想。毛泽东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三大法宝”,概括了党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思想创造。创造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和中华民族灵魂文化的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持党在思想上的转变和统一。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号召全党努力学习,增长领导经济建设和执掌政权的本领。1950年上半年,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1951年下半年又进行了全党范围的整党运动。
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的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1963年,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改称“四清运动”,对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从1969年到1971年,开展了以思想上整顿和组织上“吐故纳新”为主要内容的整党建党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中央提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广大共产党员是一次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时期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关于整党的决定》。1987年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按照邓小平的思想,提出“从严治党”的要求。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结束,针对“两个凡是”,邓小平提出来“首先是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43页)。
1995年11月,江泽民提出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997年,十五大提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开展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998年进行了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三讲”教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和实践。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江泽民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思想理论基础。
十六大以来,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突出强调“两个务必”,要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党思想建设的经验启示
党90年的思想历程,总结起来经过了“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思想发展,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产生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奠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上启下、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的。90年来,实践证明,党在思想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1、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以哲学为基础
党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把哲学工作放在党的思想创造活动的中心地位,致力于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法,把握住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从而促成了党的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过多少先进性的明确次整风运动,次社会变革和武装革命,都没有能取得彻底的胜利,来改变中国的现状。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宁主义,共产党人首先学习它的哲学,“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毛泽东以解决思想路线和思维方法问题为主旨,进行了哲学的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确立了关于“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辩证命题;开辟了关于“这种革命以农村为根据地、以农民为主力军、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特殊革命道路。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为了拨乱反正、开辟新路,同样是首先抓哲学,支持和领导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来了“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示范特区”的英明抉择。以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4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验和国际国内现实情况,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的思想建设要放在党其他建设的首位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是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重要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全党思想,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3、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思想理论
党关于学习的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条红线,贯穿于党的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科学理论武装等优良传统和执政经验。胡锦涛指出:“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通过加强学习来统一全党思想,就是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并且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党员觉悟,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的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创造了集体学习、集中教育、整党整风等多种形式,针对党内特定时期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错误倾向,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学习马列著作、党的文件和领导人讲话,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广大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从而达到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团结同志、统一全党思想的目的。通过学习统一全党的思想,不仅能保证全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能使全党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至建党以来,党始终注重思想理论的创新。经过“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思想发展,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建立。思想理论的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4、坚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保持党的生命活力;要使先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使党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就要“解放思想”。胡锦涛在2007年“6.25”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思想解放,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64页)。这一科学说明的要旨在于指出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实事求是而不是其他,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实事求是上。解放思想的标志,是否解放思想的标准,也是要落实到实事求是上。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开拓创新,顺时应势,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的本质就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和统一。
5、善于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她有着丰富、优秀的思想文化理论,需要我们有鉴别的去吸收、传承和发扬。我们党就改造、吸收了“实事求是”等传统文化思想,并将其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以及“有的放矢”的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总之,通读党的领导人关于党建的著作就会发现,有很多思想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而来的,或用传统文化中的语言形式来表述的。事实说明,党的建设理论之所以丰富生动,利于接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6、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党之时明确写入党章。党在思想创造活动中,过去侧重讲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从现代哲学的视角去看,党的思想创造活动,还有它的人文性、价值性。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决断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的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地位,强调发扬人的个性,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充满活力。与此同时,党又明确了包容个人利益的人民本位的价值原则,制订了“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的价值方针,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富裕和幸福。
参考文献:
1、王浩斌. 毛泽东党的思想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柳州师专学报. 2009年05期
2、吴家庆. 新时期党思想建设初论[D]. 湖南师范大学. 2003年
3、钟德涛.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先行者、旗手和奠基人[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4期
4、吴家庆. 新时期党思想建设初论[D]. 湖南师范大学. 2003年
5、姚海荣.郭杰. 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灵魂[A]. 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 2001年
6、刘松洁.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当前党的建设[D]. 厦门大学. 2001年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