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高教英语论文

作者: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冬平来源:原创日期:2012-01-26人气:1065
摘要: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现状,进而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能力教学中,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评估采取多元化标准,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多元智能  英语听说能力  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o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Abstract: The paper expounded briefly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analyzes ability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then will appl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combin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evaluating diversified standards. So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Keywords: multivariate intelligent; ability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一、引言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为此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改革,获得了不少启示和经验,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还原为交际工具,并进行交流,然而交际作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其过程体现为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也就是所谓的“听”和“说”,两者相辅相成。最近几年国家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也依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就是说明着要依据作者获取的就业反馈信息,使得毕业生在英语相关岗位上英语听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就业、择业和职务升迁等方面的竞争力的高低。因此,学的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关键。

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的,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补充,在90年代逐渐形成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每一个体都有相对优势和弱势的智能领域。在一定的情况下,相对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可向相对弱势领域迁徙;智能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人的智能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智能经过整合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智能的差异性,既有个体间差异,也有个体内部的差异,智能间并非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而且以组合的形式发掘着作用。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所以应该要对人尤其是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开发每个人身上的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以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基础来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全面地开发学生的多项英语智能——英语语言文字智能、英语人际关系智能、英语数学逻辑智能、英语身体运动智能、英语自然观察智能、英语音乐旋律智能、英语视觉空间智能。

三、高职高专的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按照书本要求在听完后完成练习,最后老师核对答案,口语是老师指定题目,学生完成,学习模式单一。同时,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加上以升学为本的高中并不偏向听说的练习,使得刚入学的学生觉得听说困难,在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的情况下,材料的选取又有些难度,会使得学生会对英语听说产生严重的厌倦抵触心理,甚至可能会对听说失去信心,对英语失去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英语基础太差。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掌握的词汇量也就很少,对于语法知识模糊,句型结构不清,习语记得太少,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也太少,听不懂,说不清,这是所有高职高专校都面临的问题;然而英语基础差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是生源质量差。高职高专的学生,一部分是“三校生”,也就是“职高生、技校生、中专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学过英语,或只在初中时学过一点英语;另一部分是从普高考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恰是普高生中英语较差的那部分,成绩好的基本上已考进本科院校了。到了大学,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课,学生根本听不懂;第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课后就说汉语,英语似乎只是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课后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少,说英语的机会就更没有了。平时听得少,其耳就生,耳生就听不懂,听不懂就不愿听,越不愿听就越听不懂;平时说得少,其嘴就生,嘴生就说不出,说出来了错误也多,出了错就怕说,越怕就越不愿说、不敢说,最终学了十来年的英语,仍然无法听懂外国人说话,也说不出几句正确的英语句子。

(2) 学校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设备差,资金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虽然有语音室,但容量有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有的还没有语音室,上听力课时教师提一台录音机;有的学校情况更糟,根本不开英语听力课,学生连录音机都见不着。其次,学时太少,且分配不当。按《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应开设180~220 节英语课,有些学校取的最低限180节。

(3) 教学管理跟不上。各高校在扩招时为其带来高额收入,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一,有的学校惟利是图,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及校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盲目的扩招,学生到校后管理跟不上,学校部门之间的管理常常自相矛盾,教学秩序十分混乱。第二,由于师资不够,只好进行大班上课,1个教学班的人数八九十,有的甚至超过100 人,学生太多,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就大打折扣,有的教师上了一年多的英语课,末了连学生都不认识。有的学校大量聘请校外教师、兼职教师、退休教师,这些教师的上课时间不能保证,东换西调,也给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和混乱;第三,次学校缺乏严格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措施,奖惩不分明,师资队伍不稳定,激励机制不健全,留不住人,教师流失严重;第四,教师的教学任务太重,许多教师的周学时都在25学时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学时,教师精力有限,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第五,有的学校长期不重视对教师的培养、进修和引进,没有一套完整的师资队伍培养管理办法,也没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奖惩制度,教师教得好与坏,都是按职称拿工资、领津贴,学校也很少关心教师的生活,教师遇到困难不知向谁说。

 (4) 课外延伸不够。由于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任务太重,他们既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辅导学生,给学生答疑,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批改学生的作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许多高职高专还没有安装能收听英语广播、英语录音的校内调频台,没有外籍教师,没有“英语角”,有的有“英语角”,但也很不规范。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2006年教高16号文件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元智能化广泛应用的今天,其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元智能指出学生的能力是与生俱来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其最大智力潜能,引导学生探索对自己最有益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各个智能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一)对学生进行分类,确定其智能类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采用统一教材,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定的最优化的课堂设置,忽视了学生智能的个体差异,未能最大程度调动学习兴趣,适得其反,使其余未被规划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观察、对话等针对性的途径,认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依据其智能强项,确定职能类型,再因材施教,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转化角色,由被动受教到主动自教,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探究更适合的学习方法,并及时与教师交流。

加德纳认为,语言型学生对模式很有条理、敏感、有系统,喜爱听、说、读、写,对细节有很好的记忆力;视觉学习者通过视觉输入信息,喜欢想象,善于借助肢体语言和表情理解文章内容,运用图表摄入并加工信息;听觉学习者善于通过听觉接收信息,喜欢大声朗读或听录音机从中受益;身体运动学习者难以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在运动或动作中学习;人际交往型的学生善于谈判、善于交际和与人相处、善于交流,能够察觉别人的意图,有许多朋友;自我认识学习者喜欢独处,具有正确的自我知觉能力,擅长作独立性强的工作。可按照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智能分类,找出每个学生最明显的智能特点,再把具有相似智能特点的学生分为一组,以便进行后续实践。

(二)依据智能分类,整合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客观上促进教师改变教与学的观念,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与多元智能相应的多元选择,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朝着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的方向进行。这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分析优化教材,设计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活动。对于语言型学生,以鼓励为主,调动这类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他们依据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或者在听完后,让他们自由组合搭档,在未经演习下,直接模仿表演。或者让他们和其他类学生组合表演,以榜样的作用带动其他类学生的学习热情;视觉型的学生在听之前,让他们依据书上的图表提示,编造一个故事或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后再进行听力练习。至于听觉学习者,推荐几部有趣的或语言有吸引力的片子,边看边模仿,激发兴趣,有益学习。譬如看“奇幻精灵事件簿”时,学生就被其优美的发音所吸引,促进了学习的热情;身体/运动型的学生,提供台词,鼓励表演戏剧或情景剧,或依据情景自己设计台词也就是兴表演。结果有些学生会自己制作简单的道具或做一些符合场景的动作,使课程生动有趣;针对人际交往型的学生,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或者辩论赛的方式练习口语。可以让他们组织英语晚会,英语比赛或英语角等课外活动,带动其他类型的学生学习;自我认识型学生,相对于团队合作,更适合于自我表现,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情感或描述事情,让大家分享其独立的视野。下课前,可以请他们带领大家复习巩固这节课的收获。每个教学活动不是孤立,针对单个智能群体的。目的在挖掘某类智能学生的优势,带动其他智能学生参与其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教学活动都是多元智能的结合体,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教师必须把这些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英语听说教学发掘其最大的潜能。

(三)评估采取多元化标准

评估模式应采用多元化标准,加德纳认为:智能评价应采用多元化模式,评价的初衷是帮助学生,不是将学生进行分类和分等级,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评估。鉴于英语听说课的特殊性,打破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平时积累型的评分方式,将分数分配到每节课的每个环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其侥幸心理,每个环节都和分数挂钩。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评分标准可偏向其擅长领域,随后进行点评,并告知成绩。这是以称赞的方式,挖掘其潜力,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逐步增强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打破传统教师是单一主体角色,加入学生参与,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小结

多元智能理论传入中国后,正逢教学改革,我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最薄弱的听说教学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多元智能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对传统的教学和评估模式提出了挑战,有利于教师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挖掘其弱项智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和评估过程中来,进行有效地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多元智能理论会越来越有效地应用于高职高专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徐惠.“多元智能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咸修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与翻译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01) .

[4]孟晖.高职高专英语听力障碍及培养策略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

[5]王彩虹.初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实施初探[J].成才之路, 2008,(09) .

[6] 李红.近年来国内听力理解研究综述[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7] 薛越敏.认识听力理解 掌握听力能力[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

[8] 黄玉兰,刘寅齐,陈刚. 英语听力测试题型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

[9] 唐雄英.从二语习得视角研究写作测试任务难度[D].江西师范大学, 2003 .

[10] 张凯.关于建立英语听力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与实验验证[D].中国海洋大学,2003.

[11]高淑玲.语言测试及其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D].西北大学, 2003 .

[12]邱婉丽.高中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的设计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

[13] 李燕.折衷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

[14]黄洁.图式知识和语言水平对ESL听力理解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