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与影片主题的关系
电影音乐是在电影发展到一个阶段后才出现的,伴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音乐也成为了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无声电影的阶段,这是电影发展的原始阶段。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影院里出现了专门为电影配乐的钢琴家,这是电影音乐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是电影音乐的雏形阶段。音乐开始在电影中出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影音乐按照出场次序可以划分为片头曲、片尾曲以及出现在影片中的插曲;按照音乐配器可以划分为打击乐、交响乐等等;按照电影音乐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音乐,营造特定氛围、特定环境(比如交代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者是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还可以按照音乐性质划分为纯音乐和带歌词的音乐两种类型。综上,无论是按照哪种划分方法电影音乐与电影本身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一部优秀的影片,它的音乐一定是能够打动观众的。本文主要从深化主题、符合主题以及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来表现主题三个方面,浅谈电影音乐与影片主题的关系。
一、深化主题
无论是纯粹的音乐电影还是电影中穿插的音乐,所有音乐的出现都是带着一定的使命的。导演不会无缘无故或者单凭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音乐。换句话说,他们都是为剧情服务的,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深化电影主题的效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格意义上电影音乐不是任意选择一首流行音乐在电影中播放就能称之为电影音乐,它是专门为影片创作、编曲的音乐。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有效信息:第一,电影音乐带有一定目的性;第二,音乐是经专门创作的。当然,这是电影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的面目和模式。
首先,深化主题的作用体现在推动情节的发展。电影音乐的创作与电影剧本的创作在深化主题方面同样重要。一方面,它不同于普通的歌曲,但又具备普通歌曲能够舒缓心情、释放情绪的功用;另一方面,电影音乐作为一种专门性质的音乐,它是传达导演意图的重要手段。盘点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我们发现无一例外这些被评选为最佳音乐的影片音乐都在深化影片主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不仅影片俘获了观众的心,影片的主题曲《我心永恒》也成为传唱的经典。它由好莱坞著名的作曲家詹姆斯·霍纳精心打造而出。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爱尔兰民族特色,曲调婉转悠扬、凄美动人。旋律起伏跌宕而又变化多端,开始的部分平缓激昂,然后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得缠绵悱恻,结尾的地方又荡气回肠。虽然歌曲只有短短的四分钟,但着实让观众感受了情绪的起伏波动。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了多次,每一次的出现都具有不同的含义,都是随着剧情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当我们看到杰克和琼斯在船头伸开双臂展翅飞翔时,影片的发展进入了高潮,这时主题曲也进入了缠绵悱恻的部分,声音和画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动了观众的心。伴随着悠扬的歌声,二人的爱情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其次,深化主题的作用体现在为影片营造特定的氛围。影片音乐是对影片内容的一种精确而浓缩的阐释。恰当的音乐能够为影片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从名字上看这部单影就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事实上,无论从影片的故事架构、叙事方式和场景设置这部影片都显示出浓浓的中国风。为了配合影片的主题,导演专门邀请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影片谱写了主题配乐。影片中出现了富有中国特色鼓声,这种鼓声节凑鲜明、铿锵有力,完美的体现了影片中中国功夫的力度。另外,电影中还出现了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比如二胡、琵琶和杨琴,这些乐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曲调和低沉的声音,与影片的情感纠葛和高深的传统哲学思想互为映照。
二、符合主题
电影是光影声像的艺术、叙事的艺术、“求实”的艺术、充分产业化的艺术和整体性的艺术,而音乐则可以传达情绪性含义及非情绪性含义。电影音乐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影片的完美诠释,对整部影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的选择除了要表现主题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必须要符合影片的主题。比如要表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就会选择音调悠扬的歌曲;表现滑稽的场面就会选择节奏欢快的曲子。总之,不同的主题的影片需要不同类型的音乐来烘托。而音乐的长处,就在于传达情绪性含义,或欢乐或哀伤的音乐,与影片所要诠释的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构成艺术的整体。
首先,以欢快的音乐为例。中国古代的哲人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这是阐释古代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我们今天当然不能用这样的标准来判断政治的得失,但是这句话也向我们侧面阐释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音乐所呈现出来的情绪与所要显示的内容是一致的。太平盛世的音乐是祥和安乐的,相反,王道衰落时的音乐是怨恨愤怒的。同样的道理适用于电影。如果一个电影的整体风格是轻松愉快的,那么影片中的音乐也一定是节奏欢快的。这种类型的音乐在动画电影中应用的较多。比如《蓝精灵》。影片讲述了一群聪明可爱的蓝精灵在面对敌人格格巫时团结起来,利用聪明智慧战胜格格巫的故事。《可爱的蓝精灵》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相比于电影,我们对这首主题曲更熟悉一些。电影中的音乐节奏感非常强,充满动感,跳跃紧凑,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这与蓝精灵的形象是吻合的。
其次,以悲伤的音乐为例。悲伤的音乐最能够感染观众的情绪,观众在观看悲伤的电影时,内心隐藏的情绪能够释放出来,而悲伤的主题曲对这种情绪的产生起到了催发作用。比如《辛德勒的名单》,这是一部轰动世界的鸿篇巨制。影片深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它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几乎是无法超越的。除却影片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之外,这部影片的音乐也是值得注意的,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大奖。影片中小提琴哀婉动人的旋律贯穿影片始终,从独特的音乐视角诠释了这段沉重的民族灾难。影片接近尾声时,当辛德勒与犹太人告别时,小提琴的音调突然提高了八度演奏,表现出来了犹太人的感激之情。当悠长、绵延的旋律悠荡在耳边,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辛德勒与他倾尽权利营救出的犹太人之间结下的难舍难分的亲情。《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将生活在残酷的战争之下的犹太人那种凄凉的心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三、与其它表现形式联合起来表现主题
相对于电影发展早期阶段的无声电影而言,音乐不是电影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却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电影音乐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音乐与影片的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它的复杂性表现在一部电影是由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比如美术、灯光、服装、场景等等,电影音乐能够与这些元素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共同表现影片的主题,为电影的成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先,电影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共同深化影片主题。《礼记·乐记》中记载:“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揭示了舞蹈在表达情绪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影片中也经常出现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主题。这种形式在印度的歌舞电影中经常出现。电影中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独特形式赋予了印度电影极强的生命力。可以说,印度电影歌舞是印度电影的一张具有鲜明标识性的名片,同时,这种歌舞形式具有极强的叙事功能,二者的完美结合能够为影片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里,阐释人物的情绪,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对影片主题的表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印度电影增添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场景。
其次,电影音乐与电影剧本相结合,是剧本语言的延伸。音乐是兼具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但当音乐出现在电影中,它就获得了另外一种属性,成为剧本的附属品,必须配合和迎合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影片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剧本内容,就必须图、文、声有机地结合。电影音乐只有依附于电影剧情才能展现音乐的艺术性,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音乐具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神奇效果。当影片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遗忘了电影的剧情,但是出现在影片中的音符却总是能够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让我们回想起电影中的经典情节。音乐的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音符、节奏等要素为电影增添深远的意境、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意味深长的文化意味。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