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审美特征

作者:余丹丹来源:《芒种》日期:2015-09-30人气:2354

60年代是美国的多事之秋,一系列矛盾的总爆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在令人头昏目眩的纷乱之中,人们把握现实、把握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进一步减退,颇有困窘与惶惶之感,于是人们借助黑色幽默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与无奈以及愤慨与冷漠。黑色幽默最早由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在《黑色幽默文选》中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直到1965年,美国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弗里德曼在编辑的同名作品集《黑色幽默》,这一称呼逐渐被社会所承认,用来作为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小说流派的名称。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它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描写的通常是存在主义的主题,在黑色幽默作家笔下,世界是荒诞不恭、阴沉绝望的,人类的自我境遇是可悲无奈的,个人与社会是相互排斥并敌对的,主要代表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库尔特·冯尼古特、托马斯·品钦和约翰·巴思。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借用战争这个巨大而混乱的舞台,展示了一个由各种怪癖人物组成的疯狂世界,以此映射美国社会官僚统治的专横,反应小人物命运的岌岌可危;冯尼古特的《猫的摇篮》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关于世界上的一切都由谎言支撑的主观感受;巴思的《烟草经纪人》则以一连串苦味的笑料,取笑人能认识世界的当代神话,除以上这些作品,海勒的《出了毛病》、《像高尔基一样》,冯尼古特的《第五号屠场》、《顶呱呱的早餐》,品钦的《V》、《万有引力之虹》等都是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从叙事手法、人物特征、等三方面为切入点,重点分析黑色幽默小说的审美特征。

一、“反小说”的叙事手法

黑色幽默作家在创作上一般摒弃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原则,而是采用“反小说”的创作形式,时序颠倒、层次重叠,并运用极度的夸张,庞杂无序、意象奇特的比喻或是悖论反讽的形式显示出讥讽、自嘲以及睿智冷峻的语言风格。

首先,支离破碎的结构形式:黑色幽默小说的结构形式与传统小说截然相反,传统小说的结构都比较严谨,而黑色幽默作家却将这一传统摒弃,而是用一种反传统式支离破碎的结构形式,小说中的人物、事件以及情节等都失去原本的连贯性,进而使得小说的结构形式混论不堪。黑色幽默作家还打破了小说中常规观念上的时空限制,在时间上,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等时间顺序相互颠倒、随意跳跃且互相渗透,在空间上,将人物内心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中的世界杂乱无章的混合在一起,让读者完全抓不到任何头绪,这种不受任何叙事规则限制的形式带给人们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共有42章,每一章都描写一个人物,然而每章之间以及人物之间都存在极大的不连贯性,并且每章之中的每节之间的情节也不具有连贯性,同时作者又让多个小的情节一起发展,进而使得整部书的内容庞杂无序。作者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想向我们展示这个混乱无序、缺乏理性的现实世界。

其次,悖论化语言的运用:黑色幽默小说在语言上多选用悖论化的语言,所谓悖论(paradox)又译“反论”、“诡论”、“矛盾语”,“是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或荒谬的,但结果证明是有意义的陈述。”在黑色幽默小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独白都互相矛盾并带有非理性色彩,但读者却可以在这荒唐的背后看到事情的真相。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悖论化语言,如小说中写道:“这个得克萨斯人显得天性善良、慷慨大方、和善可亲。可是三天后,就没有谁能容忍得了他了。”;“他通晓文学,只是不知道如何欣赏文学。”;“因为他(梅杰少校)非常需要朋友,所以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以上的这些句子,读者并不能用自己正常的思维进行理解。其实这篇小说的题目本身就是个悖论化的语言:凡是认为自己疯了的人就可以亲自提出停止飞行,但是能提出这样要求的人就证明他有正常的思维并没有疯,那么他也就不能停止飞行,这种颠倒逻辑、语义矛盾的叙述正好揭示了世界荒诞的本质。

二、“反英雄”式的人物

传统小说的主人公多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他们或是社会进步理想的化,或是社会正义的代表,但是黑色幽默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反英雄”式的人物,他们与传统的英雄人物背道而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责任感与使命感,剩下得只是无尽的荒唐与无奈。

首先,“反英雄”人物的塑造:纵观黑色幽默小说,我们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反英雄”人物,如小说《第五号屠场》中的主人公比利,他在外在形象上就和英雄沾不上任何的联系,他从小到大都长着一副滑稽可笑的外貌并且身体还较为瘦弱并且从来都是无精打采的,他也没有英雄人物的雄心壮志,作为一个士兵,他所想的并不是上阵杀敌和报效祖国,他只想尽快的退出战争或者在战争中死去,同时周围的也没有对他抱有大的期望,他能在战争中活下来只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正面的战场,一直在在敌军的后方,他对一切的事情都无能为力,想通过自己拯救人类却没有任何的办法。除了比利,生活富裕却充满精神危机的罗伯特·斯洛克姆;有为了高官厚禄不愿赡养老人的戈尔德等人物都是“反英雄”式的人物,而海勒笔下的尤索林更是“反英雄”人物的典型,为了不参加飞行,做出来了一系列荒唐无理的举动,最后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了瑞典。

其次,“反英雄”式的反抗:黑色幽默作家笔下的人物虽然他们都是荒唐可笑的,但这种荒谬的言行却是他们对这个怪诞荒唐世界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与传统英雄人物的反抗不同,传统的英雄人物一般都是与社会的黑暗势力或反动思想发生矛盾冲突,以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英雄人物备受摧残或毁灭告终,用自己的死亡来实现对世界的反抗。而“反英雄”人物只是用了一种消极颓废的反叛方式对抗着荒诞的现实社会。尤索林原本是一个富有爱国情怀和正义感的好青年,但是参军后的现实却令他大失所望,卡思卡特上校是一个官迷,为了向上爬,他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部下的生命来换取自己职位的升迁;伙食管理员米洛却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甚至不惜与德国签订协议;斯克斯考夫中尉表面上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但是为了飞黄腾达既然魔鬼式的训练士兵,在这样的现实中,他只能用这种荒唐的方式进行反抗,为了生存只能成为这样的“反英雄”式人物。

三、黑色幽默的美学特征

黑色幽默本身包含两个部分:黑色和幽默,若果我们想要全面的了解它的美学特征,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黑色实质与悲剧相对,而幽默则与喜剧相对,所以黑色幽默本身带有悲剧、喜剧的一些特征,但在本质上却与两者的美学特征不尽相同。

首先,对喜剧精神的背离:构成喜剧的冲突都是生活中丑恶的或落后的现象,与人们进步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正义是矛盾对立的,主角多是被否定、被嘲讽的反面人物,他们是丑恶、落后势力的代表,喜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讽刺的笑,笑是喜剧的基本特征,然而黑色幽默却是对传统喜剧精神的背离。黑色幽默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什么丑恶、落后的人物,他们只是生活中无可奈何的小人物,用自己荒唐无理的行为表达着对这个冷漠荒谬世界的不满。传统喜剧总是在欢笑中带给我们轻松愉快的感觉,但是黑色幽默的笑却给我们带来一种压抑、无奈的感觉,是人们在绝望、痛苦、恐惧中发出的无奈的笑,借此希望可以摆脱自身的痛苦,这种笑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荒唐世界以及境遇悲凉自我的一种嘲笑。无论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或是《第五号屠场》,当我们当我们用理性思维对这种荒诞的行为进行深入思考时就会为这个荒谬不合理的世界而发笑,但是这种笑却不同于喜剧的笑,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

其次,对悲剧意蕴的消融:悲剧因为使有价值的东西遭受毁灭,使好人善行遭受苦难和死亡,所以必然引起观众悲痛的感情,悲,是悲剧效果的核心因素。而悲剧中的人物因为受难或者死亡都是由恶势力造成的,这必然让读者在悲痛的同时对恶势力产生愤慨和憎恨,所以悲剧产生的悲剧效果是悲愤、敬仰。而黑色幽默小说则对这种悲愤、敬仰进行了消融,黑色幽默小说中不在有传统悲剧中那种严肃、激烈的冲突,而是在荒诞平淡中展开故事情节,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在面对如此困境的时候并没有选择与其他人展开正面的冲突,同时也没有继续的抗争下去,而是选择逃离,虽然带有悲剧色彩,但与传统的英雄人物的悲剧性有着巨大的差别。海勒这种荒诞的悲剧形式是对传统悲剧的一种错位,进而表现出人物境遇的可悲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相互排斥与对立。

综上所述,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以其自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二战后的西方文坛占有正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些评论家认为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小说唯一的或最重大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